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3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11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26篇 |
晶体学 | 4篇 |
力学 | 28篇 |
综合类 | 17篇 |
数学 | 59篇 |
物理学 | 2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4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首次合成了一个含氰基二噻吩乙烯闭环体化合物(Lc),用IR、1H NMR及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其结构,表明它是一对R,R和S,S对映异构体组成的消旋混合物,证实了光化学顺旋环化反应中己三烯结构转变为环己二烯结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其在THF溶液和固相均具有可逆的光致变色性质,可见区最大吸收波长为607 nm。光异构化动力学研究表明开环反应为一级反应,而闭环反应为0级反应。将其进一步用作配体与Ag(CF3SO3)自组装合成了配合物1,并用元素分析、IR、1H NMR及电喷雾质谱进行结构表征。1在固相具有可逆的光致变色性质,但与开环配体组装的配合物不同,由于刚性的闭环配体结构限制了2个噻吩环的自由旋转,银离子与闭环配体配位未能修饰配体的吸收波长,1的可见区最大吸收波长与配体相同。与闭环配体相比,1的光异构化反应速度更快,这和循环伏安法测得其具有比配体更小的带隙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2.
邻硝基苯丙酮酸乙酯烯醇钾的合成和乙醇钾的制备新方法研究张本才,李宝林,李安祥(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2)邻硝基苯丙酮酸乙酯烯醇钾用作合成邻硝基苯甲醛(一种难于合成的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硝苯吡啶等药物)的关键中间体早有报道 ̄[1,2]... 相似文献
43.
44.
聚酰亚胺对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择不同比例的聚酰亚胺(PEI)与多官能团的环氧树脂(MY0510)和 NovoIak 树脂(DEN431)共混,以3,3′—二氨基二苯亚砜(DDS)为固化剂,制备一系列的共混物样品。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扫描电镜和动态力学热分析分别测定共混物的应力强度因子(K_(1c))和临界应变能松驰速率(G_(1c))、形态结构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当加入 PEI 时,共混物的 K_(1C)和 G_(1C)都有显著的提高,即增加了环氧树脂的韧性。虽然所有共混物只有一个Tg 峰,但电镜的观察结果说明为两相结构。当 PEI 的含量为10%时,PEI 开始从分散相转变为连续相。后固化作用使 Tg 提高了6—20℃,同时也有利于 K_(1C)和 G_(1C)。 相似文献
45.
熔融法同时测定催化裂化催化剂中5种稀土氧化物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X射线荧光光谱熔融制样方法测定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分量稀土氧化物的方法.实验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曲线,并对其精密度和准确度作了考察.熔融制样方法测定不受样品自身物理结构的影响,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定试样中分量稀土的含量. 相似文献
46.
47.
稀土长链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筛选配体、优化合成条件,设计合成了以Tb3 为中心离子,以苯甲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大茴香酸、间氯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磺基水杨酸为第一配体,以十一烯酸为第二配体合成8种铽三元荧光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EDTA配位滴定分析以及电导率的测定确定了铽三元荧光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组成,采用热分析仪研究了铽三元荧光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能,其热稳定性强弱顺序为:Tb(SSA)(UA).3H2O磺基水杨酸>大茴香酸>对氨基苯甲酸>苯甲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间氯苯甲酸,同时对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