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43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7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以及低剂量(0.3g/kg)、中剂量(0.9g/kg)和高剂量(2.7g/kg)雄黄混悬液处理组,通过4周连续灌胃给服雄黄混悬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了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研究了雄黄对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雄黄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NE、DOPAC和DA含量均呈增加趋势,而5-HIAA呈降低趋势.雄黄可对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产生影响,单胺类神经能系统可能是雄黄毒性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52.
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以及低剂量(0.3g/kg)、中剂量(0.9g/kg)和高剂量(2.7g/kg)雄黄混悬液处理组,通过6周连续灌胃给服雄黄混悬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三磷酸腺甙(ATP)的含量,研究了雄黄对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雄黄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AT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剂量组间未表现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雄黄对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3.
霍雅静  李军刚 《物理学报》2012,61(21):50-56
研宄了非马尔可夫噪声环境影响下两个量子比特纠缠的动力学行为.对比讨论了因式化纠缠在描述纠缠动力学演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对于贝尔态、最大纠缠混合态等特殊初态,当噪声环境的影响比较弱时,利用纠缠的因式化分解形式可以有效地刻画纠缠的动力学演化;对于一般初态的情况,当系统的纠缠比较大,噪声环境的影响比较弱时,纠缠的因式化分解形式也可以有效地刻画纠缠的动力学演化.  相似文献   
54.
InGaAsN/GaAs量子阱中进行铍(Be)元素重掺杂能显著提高其光学性质,并且发光波长发生了红移.X射线衍射摇摆曲线清楚地证实了铍掺杂抑制了InGaAsN(Be)/GaAs量子阱在退火过程中的应力释放.对比退火前,退火后的没有进行铍掺杂的量子阱样品的量子阱的X射线摇摆曲线衍射峰明显向GaAs衬底峰偏移;而对于掺铍的量子阱样品而言,这样的偏移要小很多.  相似文献   
55.
采用欠采样技术为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直线加速器研制了全数字化束流相位测量电子学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测量原理、整体设计情况,并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采用324 MHz,100 mVpp的正弦信号,测试结果显示相位分辨率优于0.1°,通道间相位不一致性可控制在±0.2°以内,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6.
为研究实际火灾与标准火灾对高温全过程作用后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了6根大尺寸钢筋混凝土短柱经历不同火灾模式的高温全过程作用后轴压力学性能试验。选择一典型住宅房间,根据欧洲规范得到了模拟火灾温度-时间曲线,利用等效曝火时间方法获得等效标准火灾,考察火灾模式、轴压比对高温全过程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承载力、刚度和延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n0.4)增大,高温后剩余承载力、刚度和延性损伤程度降低;火灾升降温模式影响显著。根据等能量法进行的火灾试验结果和模拟实际火灾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而等面积法过于保守。建议相关规范采用基于能量的等效曝火时间方法进行抗火设计和火灾后剩余力学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57.
合成了六齿配体N,N,N′,N′-四(2-苯并咪唑亚甲基)-1,2-乙二胺(EDTB).对该配体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和红外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晶体结构,依据晶体结构数据使用G98程序对配体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荷电液滴的变形机理,对滴状模式下荷电液滴的脉动变形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综合考虑毛细管经、荷电电压及液滴的物性参数,采用带有显微变焦镜头的高速数码相机对荷电液滴进行了微距拍摄,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荷电液滴的脉动变形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加,液滴的最大变形率逐渐增大,但其脉动变形周期却逐步减小。对于导电性液体,电导率对荷电液滴的变形率及脉动周期影响微弱。表面张力与荷电液滴的最大变形率呈反比,与其脉动变形周期呈正比。  相似文献   
59.
Bi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a Si02 matrix were prepared via the high energy ball milling method. The melting behavior of Bi nanopartiele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rid high- temperature in situ X-ray diffraction (XRD). DSC cannot distinguish the surface melting from 'bulk' melting of the Bi nanoparticles. The XRD intensity of the Bi nanopartieles decreases progressively during the in situ heating process. The variation in the normalized integrated XRD intensity versus temperature is related to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Bi nanoparticles.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Debye Waller factor and Lorentz-polarization factor, we discuss the XRD results in accordance with surface melting.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 situ XRD technique is effective to explore the surface melting of nanoparticles.  相似文献   
60.
为改善传统立体匹配视差图中目标边缘的毛刺现象,以及弱纹理和视差不连续区域的"阶梯效应"等,提出了一种结合局部二进制表示和超像素分割的立体匹配方法。首先融合二进制表示的窗口内像素的空间和颜色特征进行代价计算,并以此求得初始视差;然后将简单线性迭代聚类方法分割的结果作为像素的空间和颜色标记,为超像素内的目标边缘和其他像素点选择恰当的稳定点进行视差传播,以达到视差优化时边缘保持和空间平滑的目的。在Middlebury数据集上分别进行代价计算与优化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获取的目标边缘的视差更为平滑,在左右视图中的遮挡区和不重叠区域获得的视差也比较准确,有效地降低了非遮挡区、全图、不连续区域的误匹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