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801篇
化学   1272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80篇
综合类   346篇
数学   144篇
物理学   6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合成了铜(II)与羟基丁二酸和2,2'-联吡啶形成的配位聚合物{[Cu(malate)(2,2'-bipy)]•3H2O} (其中malate=羟基丁二酸根, 2,2'-bipy=2,2'-联吡啶), 通过X射线衍射测定了单晶结构, 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等研究. 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c; 晶胞参数: a=0.70132(10) nm, b=1.9730(3) nm, c=1.18998(16) nm, β=94.551(3)°; Z=2; 最终偏离因子R=0.0483. 配合物中每个铜(II)原子与来自2,2'-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和两个羟基丁二酸根的三个氧原子配位, 形成畸变的三角双锥结构单元. 每个羟基丁二酸根以R构型方式桥联两个三角双锥结构单元, 沿a轴方向无限延伸形成一维链. 两条平行链以面对面的方式重叠, 彼此吡啶环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 加之C吡啶环—H…O羧基弱相互作用形成新颖的梯状双链结构, 比邻的梯状双链又通过分子间O羟基-H…O羧基氢键沿a轴方向共同构筑了具有隧道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无水乙醇中, 用铜试剂(NaEt2dtc•3H2O)和邻菲咯啉(o-phen•H2O)分别与13种低水合氯化稀土合成了三元固态配合物(其中5种尚未见文献报道), 确定它们的组成可用通式RE(Et2dtc)3(phen)表示. IR光谱表明配合物中RE3+与3个NaEt2dtc中的6个硫原子双齿配位, 同时与o-phen中的2个氮原子双齿配位. 用RD496-Ⅲ微量热计测定了298.15 K下13种水合氯化稀土盐及两个配体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 两个配体醇溶液的混合焓及13种化合物液相生成反应的焓变, 并通过合理的热化学循环, 求得了标题配合物的固相生成反应焓变; 测定了标题配合物298.15 K的比热容. 用RBC-II精密转动弹热量计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恒容燃烧热, 计算了它们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 发现系列配合物RE(Et2dtc)3(phen) (RE=La, Pr, Nd, Sm~Lu)的多项热化学性质, 如低水合氯化稀土盐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以及配合物的液相生成反应焓变和固相生成反应焓变、常温比热容、标准摩尔燃烧焓和标准摩尔生成焓都与稀土原子序数作图呈现“三分组现象”. 较集中地反映出配合物中RE3+与配体间的化学键有一定程度的共价性, 这是由于稀土离子5s25p6轨道对4f电子的不完全屏蔽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脂族酰基过氧化物在苯中分解,形成的烷基自由基与苯反应生成烷基苯,文献中已有不少报道,而分解过程中由于烷基异构化可能形成烷基苯异构体的实验结果,则至今未见报道.我们用GC-MS法分离分析过氧化月桂酰(1)和过氧化丁酰(2)在苯中分解形成的烷基苯类化合物,都发现有少量氢原子重排产物.1在苯中分解形成的十一烷基苯的异构体为正十一烷基苯(3),2-苯基十一烷(4),3-苯基十一烷(5),4-苯基十一烷(6)和5-苯基十一烷(7);2在苯中分解形成正丙苯和异丙苯.烷基自由基在溶剂中发生自由基型氢重排,除1,5-氢迁移  相似文献   
14.
[H+]在0.01~0.70mol?L-1范围内,离子强度为1.00mol?L-1,[Fe(III)]>>[配体]、[H+]>>[配体]的条件下,研究了Fe(III)与2,3-二羟基苯磺酸钠(Tiron)的配位反应.发现当[H+]≤3.00×10-2mol?L-1时,[Fe(III)]2对反应速率有明显的贡献.求得了相关反应的动力学参数,从而揭示了FeOH2+和FeOH24+与Tiron配位的解离反应途径及FeOH32+的缔合反应机制,并提出了该配位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5.
在多肽的固相合成过程中,定量监测 N~α-保护基脱除反应后自由氨基和成肽反应后残余氨基的含量,以保证这两步反应进行完全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目的,已发展了多种方法,例如  相似文献   
16.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 在6-311+G*基组下, 对3-羟基哒嗪及其CH3, NO2和Cl取代衍生物分子醇式和酮式结构互变异构化反应进行了研究, 优化化合物的几何构型, 寻找反应的过渡态, 通过振动分析和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加以证实, 计算了反应的活化能. 结果表明, 3(2H)-哒嗪酮及其带取代基的衍生物不论是单体, 还是相对应的二聚体, 比其相对应的异构体能量低, 表明在通常情况下是以3(2H)-哒嗪酮及其衍生物形式稳定存在的, 这与前人通过实验数据对3-羟基哒嗪互变异构体的比率进行预测的结果是一致的. 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异构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以4-甲基苯磺酸作催化剂、用三乙胺调节pH值约为9的条件下, 由5-甲酰基-8-羟基喹啉和5-氨基-8-羟基喹啉合成了新的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 利用IR, UV, 1H NMR, MS确认了分子结构, 比较研究了其光致发光特性, 运用Gaussian 98量子化学程序包, 采用B3LYP密度泛函(DFT)的方法, 在6-31G(d,p)水平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结构优化; 并对目标化合物的稳定结构通过计算预测其振动光谱,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H2CCF自由基与HNC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东  李来才  朱元强  田安民 《化学学报》2005,63(19):1782-178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 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H2CCF自由基与HNCO的微观反应机理, 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能量信息, 还在QCISD(T)/6-311++G(d,p)基组水平上计算了各物质的能量.振动分析结果和IRC分析结果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 计算所得的成键临界点电荷密度的变化也确认了反应过程.对于H2CCF自由基与HNCO反应, 我们找到了六条可行的反应通道, 结果分析表明通道H2CCF+HNCO→IM3→TS5→H2CCFH+NCO控制步骤活化能最低, 是该反应的主要通道, 在此反应过程中有稳定的氢键复合物IM3生成, 还表现出氢原子迁移的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9.
针对钙/镁基矿物吸附剂的主要组分CaO、CaCO3、MgO在500-800 ℃下对Se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并选取天然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研究其对Se的吸附效果,且对矿物煅烧所得CaO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组分中CaO的吸附效果最佳,800 ℃时单位质量CaO对Se的吸附量可达368 mg/g。CaCO3对Se的吸附在700 ℃时效果最佳且其吸附产物的热稳定性较好。镁基吸附剂仅在中温段对Se具有一定吸附效果。方解石对Se的吸附效果随温度变化趋势与CaCO3相似,因其较好的孔隙结构,吸附效果略优于CaCO3。煅烧方解石得到的F-sor对Se的吸附效果优于CaO和CaCO3煅烧得到的C-sor,这与其良好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与抗烧结能力有关,且F-sor吸附产物的热稳定性相对较好。F-sor对Se的吸附量最高可达403 mg/g。  相似文献   
20.
首先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铀酰和钚酰离子的几何与电子结构, 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 表明DFT方法也能用于含铀和钚重原子的化合物计算. 然后对铀酰和钚酰水合离子的几何构型、Mulliken集居数分布以及铀酰(钚酰)与配体水分子的结合能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UO22+•5H2O和PuO22+•5H2O分别为铀酰和钚酰系列水合离子中最稳定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