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30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外围以三缩四乙二醇单甲醚修饰的烷基芳醚骨架两亲性树枝形聚合物Gn(n=0—3),化合物通过了1H-NMR,IR和MALDI-TOF-MS的表征.利用吸收光谱,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了水溶液中Gn对尼罗红分子的增溶作用以及Gn内部微环境的极性.研究结果表明,高代数树枝形聚合物Gn对尼罗红具有更好的增溶效果.1—3代树枝形聚合物Gn内部疏水孔腔微环境极性随代数增加而逐渐降低,G1和G2树枝形聚合物具有相似的微环境极性,而由于构象的变化使G3具有更加疏水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2.
设计构建了以羧脒盐桥联接的萘和蒽超分子组装体系,NA-(脒基-羧基)-An以及相应的模型体系.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表明,置于羧脒盐桥两端的萘和蒽基团之间发生了从萘到蒽的单重态能量传递,NA-(脒-羧)-An超分子体系中单重态能量传递效率和速率常数分别大于0.99和9.9×109s-1.推测羧脒盐桥介导了体系中的单重态能量传递过程,单重态能量传递‘通过键’以电子交换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13.
用Matlab语言对FA251A型精梳机分离罗拉运动的位移曲线,角速度曲线,角加速度曲线进行了计算分析,重点介绍了其曲线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丙二酸作为连接体,将9-蒽甲醇连接到硅胶上生成硅胶固载的光敏剂.利用此固相光敏剂分别在乙醇和甲苯溶液中敏化反式维生素D3.实验结果表明,此固相光敏剂能够有效地敏化反式维生素D3为顺式维生素D3的反应,并且非常容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15.
李婧  曾毅  张小辉  于天君  陈金平  李嫕 《化学学报》2014,(11):1157-1163
合成了1~3代外围修饰萘的聚酰胺-胺(PAMAM)树枝形聚合物Gn-NA,化合物通过了1H NMR,13C NMR,MALDI-TOF MS,IR的鉴定.稳态和时间分辨光物理研究表明,水溶液(含DMSO 0.3%~0.5%,V/V)中Gn-NA分子内相邻萘基团形成激基缔合物,猝灭了萘单体的荧光发射,随代数增加,对萘单体荧光猝灭作用增强.向体系中加入葫芦[7]脲(CB[7]),CB[7]与萘形成的准轮烷结构1∶1的包结复合物,1~3代Gn-NA中萘与CB[7]的结合常数分别为768,887和823 mol-1?L.准轮烷结构的形成抑制了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生成,使单体荧光发射大大增强.本工作为可调控发光树枝形聚合物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离子液体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在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体状态的有机物质.而聚合离子液体是一类每个重复单元中带有离子液体基团的特殊的聚电解质.这种功能性的离子液体高聚物在导电材料、有机反应催化、气体吸附以及萃取  相似文献   
17.
树枝形聚合物是一类围绕着中心核,外围链段和官能团呈指数增长的支化高分子.合成方法的发展使发色团可被精确地置于树枝形聚合物的核心、外围甚至支化节点处.树枝形聚合物的特殊结构使其作为模拟光捕获体系被广泛研究.光诱导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是光合作用中的重要过程,研究树枝形聚合物体系中的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对未来树枝形聚合物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光捕获树枝形聚合物体系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光捕获树枝形聚合物体系中的能量传递和电子转移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外围修饰香豆素PAMAM树枝形分子Gm-2(m+1)C, 外围和核心分别共价连接香豆素和紫精的树枝形分子EV-Gm-2(m+1)C (m=0, 1), 以及香豆素和紫精的模型化合物C-Model和EV, 化合物均通过了1H NMR, IR和MALDI-TOF MS的鉴定. 1H NMR和光物理研究结果表明, 在pH=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 CB[7]与紫精和树枝形分子外围的香豆素基团均可形成1:1的包结复合物, 结合常数分别为3.3×106 mol-1·L和1.4~1.6×105 mol-1·L. 香豆素基团中7位二乙氨基及取代侧部分香豆素环包裹在CB[7]刚性的疏水空腔内, 包结复合物的形成限制了香豆素7位N,N'-二乙氨基的扭转, 抑制了香豆素基团从发光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态向不发光的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态的转变, 而且CB[7]内腔的疏水环境有利于香豆素ICT态辐射跃迁, 使体系发光大大增强. EV-Gm-2(m+1)C与CB[7]的主客体作用为分步结合机制, 加入的CB[7]先与紫精基团作用形成包结复合物, 待体系中紫精基团与CB[7]结合后, 体系中香豆素基团再与CB[7]作用形成包结复合物. 无论是Gm-2(m+1)C还是EV-Gm-2(m+1)C体系, 均可以通过加入CB[7]的量调节体系中香豆素基团与CB[7]形成包结复合物的多少, 从而实现对Gm-2(m+1)C和EV-Gm-2(m+1)C体系发光的调控. 本工作为可调控发光树枝形聚合物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设计合成了1 3代芳醚骨架树枝形聚合物修饰的双8 羟基喹啉衍生物.对这些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随着代数的增加,目标树枝形聚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增大,树枝形聚合物对核心发色团具有一定的隔离作用,并且目标分子内可以发生从骨架向核心发色团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20.
羧脒盐桥介导的萘-二苯酮单重态能量传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镭  李迎迎  曾毅  陈金平  李嫕 《化学学报》2009,67(13):1481-1486
设计构建了以羧脒盐桥联接的二苯酮和萘超分子体系, NA-(脒基-羧基)-BP和NA-(羧基-脒基)-BP, 以及相应的模型体系. 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表明, 置于羧脒盐桥两端的萘和二苯酮基团之间可以发生有效的单重态能量传递, 超分子体系NA-(脒-羧)-BP (NA-Am/BP-COOH=1/1)和NA-(羧-脒)-BP (NA-COOH/BP-Am=1/1)中单重态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0.998和0.970, 速率常数分别为6.8×1010和1.5×1010 s-1. 推断羧脒盐桥介导了超分子体系中单重态能量传递过程并具备方向性性质, 单重态能量传递“通过键”以电子交换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