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89篇
物理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51.
陈焕文  李明  金钦汉  张燮 《分析化学》2006,34(6):839-842
近年来,以RDX为代表的痕量爆炸物检测已经是反恐斗争和国土安全领域的重要课题[1]。本实验将醋酸作为辅助试剂直接添加到待分析水样中,采用电喷雾电离直接进样,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建立了直接快速测定水样中衡量RDX的电喷雾质谱分析方法。在样品流量为10.0μL/m in,喷雾电压为5.0 kV,毛细管温度为200℃条件下获得的RDX的检出限为0.001μg/L,线性范围为0.005~100μg/L。对天然湖水、矿泉水和自来水中添加的衡量RDX的回收率分别在92%~108%之间。单个样品分析(含串联质谱分析)所需时间不超过2 m in。  相似文献   
52.
甲基迁移反应在合成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所报道的甲基迁移反应大多数发生在不同种类分子之间.因此,寻找新型甲基迁移反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环境中常见的杀虫剂倍硫磷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喷雾质谱技术为分析工具对反应体系进行高灵敏分析,探究在CF3COOH及纳米二氧化钛(TiO2)条件下,倍硫磷分子中发生甲基迁移反应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CF3COOH和TiO2共同作用下,倍硫磷分子中的甲基可以从同一分子的氧原子上迁移到不饱和硫原子上,发生分子内1,3-甲基迁移反应,形成异构体硫甲基化产物;同时,异构体产物中的甲基还可以从硫原子上再继续迁移到另一分子倍硫磷的不饱和硫原子上,发生分子间甲基迁移反应.同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倍硫磷分子内和分子间甲基迁移反应的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并对其迁移机理进行解释.本研究发现了倍硫磷能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甲基迁移反应,提供了一种研究甲基迁移反应的质谱方法,为倍硫磷的降解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3.
液体辅助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LA-DAPCI)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的初级离子和高密度带电液滴,能够对样品表面的中性待测物进行解吸电离,该离子源具有较高的离子化效率,适合复杂基体样品的质谱成像研究.为了满足质谱成像对空间分辨率的要求,本实验通过优化离子源结构、萃取剂组成、萃取剂流量、载气流速、离子源的几何位置参数等实验条件,有效提高了LA-DAPCI源的空间分辨率(从(441±14) μm提高到(58±7)μm).应用LA-DAPCI-MS/MS方法对罗丹明6G进行测定,检测限为0.01 ng/cm2,实验结果令人满意,为其应用于复杂基体样品的质谱成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质谱快速分析猪肉中痕量沙丁胺醇及克伦特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 iEESI-MS)技术,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前提下,采用标准加入法直接对猪肉组织中沙丁胺醇与克伦特罗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对猪肉组织中沙丁胺醇与克伦特罗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单个样品单一指标的检测时间少于30 s。在0.01~1000μg/kg浓度范围内,信号强度对数(Y)与浓度对数(X)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定量限分别为6.2和9.8 ng/kg。本方法分析速度快、样本耗量少、灵敏度高,适用于猪肉中痕量沙丁胺醇与克伦特罗等“瘦肉精”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选择杂化密度泛函TPSSh和TZVP基组, 对一个UO2(CO3)34-负离子的结构进行优化, 理论计算所得结果(键长等参数)与实验数据一致. 应用TPSSh/TZVP(ECP)方法对醋酸铀酰负离子UO2(CH3COO)3-的气相分解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 成功地解释了含+5价铀的气相自由基负离子的稳定性, 并对2个负离子(CH3COO)UO2CH3-和CH3UO2OH-分别与水的复分解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 所得数据与质谱的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56.
胡斌  陈焕文  张燮  杨水平  冯守华 《化学学报》2009,67(12):1331-1335
采用醋酸铀酰为原料在气相中制备了HOUO2OH负离子, 在一定条件下再与O2反应, 从而制备了UO5负离子, 并采用串联质谱法对UO5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生成条件对制备UO5负离子的影响. 初步实验表明在不同能量作用下UO5负离子能释放出O2. 探讨了气相中负离子与分子反应生成UO5负离子的可能机理, 指出通过调控分子与离子的碰撞时间和碰撞能量可以控制离子的电子活动半径, 合适的能量可使电子云的半径落在rinert≤rReactiverreactive≤rdecomposition之间, 从而促进某些化学反应的进行, 以合成某些通常状况下难以生成的物质.  相似文献   
57.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法快速测定茶叶化学指纹图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茶叶;指纹图谱;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8.
提高光度分析灵敏度的两种新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吸收光度法是一种历史悠久而富有活力的分析方法。本文评述了液芯波导在吸收光度法中的最新进展,指出光强度差测量模式与长程吸收技术的结合将是提高光度法灵敏度的一种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近年来用于癌症诊断的新方法——代谢组学及其在该领域内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代谢组学通过定性与定量测量生物样本(血液、尿液、组织等)中数以千计的小分子代谢物,可灵敏地反映代谢组中与病理状态有关的细微变化,从而可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及更好地理解癌变过程提供一种新颖的思路。本文还讨论了代谢组学与系统生物学中其它一些组学在癌症检测上的关联,介绍了一些用代谢组学进行不同癌症的诊断、治疗监测以及药物开发的前期研究工作,并探讨了用于临床癌症诊断的代谢组学方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微量果汁中痕量乐果的快速质谱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自行研制的纳升级微量取样器,建立了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前提下,对纳升级的市售果汁中痕量残留农药乐果进行快速分析的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微量取样器的最小取样量为0.11nL,果汁样品中的乐果在0.0010~10.0mg/k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为0.988,回收率为80.5%~120.6%,相对标准偏差为8.4%~17.2%,检出限可达1.2×10-11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