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化学   14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氯-4-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光度法测定微量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Trion X-100存在下,钯(Ⅱ)与2-氯-4-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 10.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钯(Ⅱ)与试剂形成1∶2的暗红色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29×105L.mol-1.cm-1。Pd(Ⅱ)含量在0~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用于钯催化剂及矿样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2,4-二氯苯基荧光酮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铋与2,4 二氯苯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条件,该体系最大吸收峰位于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48×105L·mol-1·cm-1。在0~0 68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法可用于胃药和合金中微量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存在下,锌(Ⅱ)邻羟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显色反应,在pH 10.3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锌(Ⅱ)与试剂形成1∶2的暗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30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5×105L.mol-1.cm-1。锌(Ⅱ)质量浓度在0~40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铝合金、粮食、人发及水中微量锌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2%,回收率在97.5%~105.0%之间。  相似文献   
14.
1-(4-安替比林)-3-(3-硝基苯胺)三氮烯分光光度法测定镉(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的显色剂三氮烯试剂1-(4-安替比林)-3-(3-硝基苯胺)三氮烯(ANTA),并研究了该显色剂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在Tween-80存在下及pH 10.2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显色剂ANTA与镉(Ⅱ)形成2∶1的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8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3.4×105L.mol-1.cm-1。镉(Ⅱ)的质量浓度在30.0~45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的检出限(3σ/k)为10.0μg.L-1。方法用于废水样品中微量镉(Ⅱ)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一致,平均回收率为103.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6)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