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化学   140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铋钒钼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丙烷选择氧化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程序升温还原(TPR)和微型反 应测试等手段研究了Bi-V-Mo-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组成、结构与丙烷选择性氧化催 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组成的Bi-V-Mo-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可形成白钨矿型晶体结 构,丙烷选择氧化催化性能与催化剂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Mo组分的引入使催化剂 的丙烷安全氧化催化性能受到抑制,丙烯醛选择性增加且在Mo/(V+Mo)原子比为 0.45时达极大值。Mo含量进一步增加,催化剂的丙烯选择性增加而丙烯醛选择性下 降。LRS和TPR结果表明,不同组成的Bi-V-Mo-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丙烷选择氧化 催化性能与催化剂的金属氧物种性质相关联。  相似文献   
92.
王喜章  胡征  吴强  陈懿 《中国物理》2001,10(13):76-79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NTs) have been synthesized on γ-Al2O3 supported unitary, binary or trinity metal (Fe, Co, Ni) catalysts with benzene as carbon source in the range of 600 to 810 ℃. The growth of CNTs was carried out in a fixed bed flow reactor and the quality of carbon deposits was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preparation was optimized and the high-yield production of CNTs has been achieved for three mixture catalysts with the yield of high-quality CNTs higher than 200% within 60 min, reaching a maximum of 278% for 1.51 mmol/g Fe-1.51 mmol/g Co/γ-Al2O3 catalyst. This provides a good alternative for future large scale and low cost production of CNTs for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3.
吴勇  胡征  陈方  陈懿 《化学学报》2001,59(11):1904-1908
通过调变反应温度,制得了B含量变化范围较大的Fe100-xBx(x=23~40)系列纳米金属玻璃。用Mossbauer,ICP,XRD,TEM,DSC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制备条件对B含量的影响及其原因,样品的结构、晶化温度/微粒的聚集状态和表观粒度等物性与反应温度(B含量)的关系,揭示了Fe-B纳米金属玻璃的化学制备研究中反应温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NiO在γ-Al2O3及 TiO2/γ-Al2O3载体上的表面存在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LRS,XRD,UV-DRS考查了γ-Al2O3上TiO2的分散容量,分散态Ti^4 离子的配位环境;NiO在经TiO2改性后的γ-Al2O3载体上的分散容量,结果表明,(1)TiO2在γ-Al2O3表面的分散容量约为0.65mmol/100m^2γ-Al2O3,当TiO2含量低于该分散容量时Ti^4 在γ-Al2O3载体表面以嵌入形式呈离子态分布,而含量离于分散容量时还有结晶态的TiO2出现,(2)NiO在TiO2/γ-Al2O3载体表面的分散容量约为1.1mmol/100m^2γ-Al2O3,比之在γ-A2O3载体表面的分散容量(1.5mmol/100m^2γ-Al2O3)要低,这是由于γ-AlO3表面上部分空位被Ti^4 离子占据,用表面相互作用的“嵌入模型”(Incorporation Model)讨论的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95.
丁维平  郭学锋  莫敏  祝艳  陈懿 《催化学报》2010,26(8):887-894
 在 Tween 系列非离子/阴离子混合型表面活性剂与过渡金属盐所形成的溶致液晶体系中加入 NaBH4, 制备了过渡金属 (M) 与 B 的非晶态合金纳米管 M-B (M = Fe, Co, Ni); 制备时若在含 Ni 盐溶液中添加第三种组分 (可为 P, Co 或 Cu 的化合物), 则还可得到相应的 NiPB, NiCoB 或 NiCuB 三元非晶态合金纳米管. 讨论了这类反应的机制, 指出层状液晶相模板的存在是获得纳米管的关键, 层中过渡金属离子被 NaBH4 还原的同时析出 H2, 导致层状液晶相解离并卷曲形成纳米管. 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微调实验条件并添加适当的稳定剂, 可得到稳定的二元或三元过渡金属非晶态合金纳米管, 并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控其管径. 在某些加氢反应中, 非晶态纳米管具有比相应的非晶态纳米颗粒更好的催化性能, 而且管径小的纳米管的催化性能比管径大的更好. 由于非晶具有与结晶材料迥异的特性, 非晶态合金纳米管可能具有独特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NiO在γ-Al_2O_3及 TiO_2/γ-Al_2O_3载体上的表面存在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 LRS, XRD, UV-DRS, TPR考查了γ-Al2O3上 TiO2的分散容量,分散态 Ti4+离子的配位环境; NiO在经 TiO2改性后的γ-Al2O3载体上的分散容量。结果表明:( 1) TiO2在γ-Al2O3表面的分散容量约为 0.62 mmol/100m2γ-Al2O3,当 TiO2含量低于该分散容量时 Ti4+在γ-Al2O3载体表面以嵌入形式呈离子态分布;而含量高于分散容量时还有结晶态的 TiO2出现。( 2) NiO在 TiO2/γ-Al2O3载体表面的分散容量约为 1.1 mmol/100m2γ-Al2O3,比之在γ-Al2O3载体表面的分散容量 (1.5mmol/100m2γ-Al2O3)要低,这是由于γ-Al2O3表面上部分空位被 Ti4+离子占据。用表面相互作用的“嵌入模型” (Incorporation Model)讨论了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97.
1962年8月,我国著名化学家们聚会北京,正紧张地讨论和制定化学学科的科学规划,从南京传来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大学副校长李方训教授逝世的噩耗,会场上全体肃立致哀,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特发来唁电,并送了花圈。在隆重的公祭仪式上,当时南京的大学校长兼党委第一书记郭影秋同志沉痛地追忆  相似文献   
98.
一些离子化合物在CeO_2和γ-Al_2O_3载体上的分散嵌入模型的新证据董林,陈懿(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嵌入模型,离子化合物,分散容量,二氧化铈,γ-氧化铝我们曾提出嵌入模型说明一些金属氧化物在γ-Al2O3载体上的分散作用,指出?..  相似文献   
99.
王国雄  陈懿 《化学学报》1992,50(1):49-52
本文研究了桥联二茂铁衍生物(η-C~5H~4)~2FeTe~2S的动态一维核磁共振谱, 得出了桥臂反转过程的速度常数k和能垒△G^≠~2~9~1~k=56.3kJ/mol。同时用半经验 分子轨道法(CNDO/2)的计算比较了两种可能过渡态的相对能垒, 指出交错型过渡态比 重合型过渡态较易实现。  相似文献   
100.
铋钒钼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丙烷选择氧化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程序升温还原(TPR)和微型反 应测试等手段研究了Bi-V-Mo-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组成、结构与丙烷选择性氧化催 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组成的Bi-V-Mo-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可形成白钨矿型晶体结 构,丙烷选择氧化催化性能与催化剂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Mo组分的引入使催化剂 的丙烷安全氧化催化性能受到抑制,丙烯醛选择性增加且在Mo/(V+Mo)原子比为 0.45时达极大值。Mo含量进一步增加,催化剂的丙烯选择性增加而丙烯醛选择性下 降。LRS和TPR结果表明,不同组成的Bi-V-Mo-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丙烷选择氧化 催化性能与催化剂的金属氧物种性质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