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化学   6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8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A planar optical waveguide was formed in RbTiOP04 crystal by 6.0-MeV oxygen ion implantation with the dose of 2 × 10^15 ions/cm2 at room temperature. Annealing at 200℃ for 30min in air is performed to improv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waveguide. The dark modes of the waveguide are measured at wavelengths 633 and 1539 nm, respectively. The refractive index profiles in the guiding layer are re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reflectivity calculation method. TRIM'98 code was carried out to simulate the damage profiles caused by the implantation process to ob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aveguid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62.
Permutation Test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基于大量计算的统计推断方法———Permutation test。该法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构造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手头样本,按排列组合的原理导出检验统计量的理论抽样分布;若难以导出确切的理论分布,则采用抽样模拟的方法估计其近似分布,然后求出从该分布中获得手头样本及更极端样本的概率(P值),并界定此概率值,作出推论。本方法属分布自由检验,适用于总体分布未知的小样本资料,以及某些难以用常规方法分析的资料之假设检验问题。本文就“Permutation”的含义,“Permutation tes”t的特点,“统计量的构造”,“模拟次数的选择”,应用进展等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3.
非独立计数资料的内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了非独立计数资料的内部相关性的测度方法。利用多平广义线性模型 ,导出了相应三种模型的家庭和地区内部相关系数公式 ,并用 1 992年四川省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了实证性分析 ,结果符合实际。这说明本文有关非独立计数资料的内部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4.
65.
为了明确岩石破坏的能量演化特性,结合单轴实验和颗粒流程序获得花岗岩的细观力学参数,进行不同应力状态的花岗岩实验,研究不同围压下花岗岩破坏过程的能量演化机理并推导能量屈服准则。获得以下主要结论:花岗岩破坏过程中低围压下内部损伤出现较早而高围压较晚,表明低围压花岗岩内部损伤是渐进发展过程,而高围压下内部损伤一旦出现便快速发展破坏;高围压花岗岩峰值前一定应变范围弹性应变能基本保持不变,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耗散能,表明高围压破坏时花岗岩内部损伤程度严重;弹性应变能经历不断积累并达到弹性储能极限而后减小的变化过程,而弹性储能极限与围压之间存在线性变化规律,因此高围压下岩体开挖卸荷时极易诱发大量弹性应变能的急剧释放,引起围岩失稳甚至发生岩爆;花岗岩峰值破坏时的能量比与围压无关,为一定值;基于能量原理导出了能量屈服准则,该准则包含岩性参数和所有主应力,能够综合反映岩石破坏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6.
采用简单的水热方法成功合成出分散性良好、尺寸均一的Sb2Se3纳米线.研究表明,所合成出的Sb2 Se3纳米线直径约20 ~ 30 nm,长度达30 μm.与此同时,讨论了如乙二胺的浓度、反应时间和形成机制等很多反应参数.还详细研究了Sb2Se3的光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67.
陈峰  朱英杰 《化学进展》2015,27(5):459-471
微波加热作为一种新兴热源具有加热速率快、制备时间短、节能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合成包括磷酸钙在内的多种无机纳米材料.磷酸钙作为典型的生物材料,其制备新方法的探索、结构/尺寸/形貌调控、性能研究和应用探索是生物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阐述了微波辅助合成法用于制备纳米材料的优势,并综述了微波辅助液相快速合成磷酸钙纳米结构材料的进展.采用微波液相合成技术,可以制备出包括颗粒、一维、二维和三维结构在内的多种磷酸钙纳米结构材料,同时还可以通过功能性组分的掺杂/复合对磷酸钙纳米材料进行功能化.预期未来微波液相合成法在包括磷酸钙在内的多种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领域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另外,微波液相合成的磷酸钙纳米结构材料在药物递送和控释、蛋白吸附、金属离子吸附、生物成像及骨缺损修复等众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陈峰  万德成 《化学进展》2015,27(7):841-847
在超分子主客体作用力中,多点统计作用和多价作用及多配体作用有根本差别,前者对主体的空间形态、尺寸和电子环境没有严格要求,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多点统计作用是一种动态几率作用,合理设计主体的电子环境,可以显著增强主客体作用强度;而通过拓扑(几何)环境的设计可以削弱其他分子的统计竞争作用,同样可以显著增强主客体作用,作用常数提高近十万倍。利用多点统计作用可以实现对水中微量和痕量污染物的高效捕捉,包括尺寸较小的重金属离子、染料和那些高度亲油的致癌芳烃;也可用于多肽的分离提取,最低能达到飞摩尔级以下的痕量提取;调控统计作用几率还可以以热力学方式调控客体释放速率。本文就超分子体系中的多点统计作用的应用及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9.
超声速气流磁流体加速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激波风洞, 采用氦气驱动氩气, 在平衡接触面运行方式下得到高温气体,通过在低压段注入电离种子K2CO3粉末, 实现高温条件下导电流体的产生, 设计了超声速喷管及磁流体加速实验段, 采用大电容提供电能, 开展了超声速气流磁流体加速初步实验研究. 典型实验条件下, 当喷管入口总压为0.7049MPa、理论平衡温度为8372.8K, 喷管出口马赫数为1.5, 电容充电电压为400V, 磁感应强度为0.5T时, 对电压电流特性、电导率、负载系数、电效率、加速效果等进行了测量或计算, 主要结论有: 磁场作用下的超声速气流的电导率的值大约在150S/m; 磁流体加速通道负载系数约为4, 电效率约为28%, 平均输入功率约198kW; 采用电参数测试方法对磁流体加速效果进行评估, 速度增加约15.7%;超声速气流的电导率对加速通道的电效率及加速效果等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比较了抗冲共聚聚丙烯(IPC)和等规聚丙烯(iPP)熔体的动态流变行为, 确定了IPC的乙丙无规共聚物(EPR)、乙丙嵌段共聚物(EbP)和丙烯均聚物(HPP)3种级分的熔体动态流变行为. 研究发现, IPC在低频区域表现出偏离经典线性黏弹性理论的行为, 即出现了"第二平台". 经过二甲苯完全溶解的IPC试样的熔体流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 IPC分散相的团聚会提高熔体的模量. 对IPC 3种级分的动态流变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 各级分间的动态储能模量(G')及黏度存在明显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分子量和分子链链长的不同所致. EPR和HPP级分在低频区域的流变行为符合经典线性黏弹性理论, 为均相体系特征, 而EbP级分则出现"第二平台", 表现出非均相体系的特征. 对IPC中HPP/EPR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 当HPP/EPR质量比达到IPC中的比例时即可在低频区域产生"第二平台"; 当将EPR的比例增加至EPR和EbP组分之和时, EPR产生的平台要比IPC更为明显, 表明IPC中HPP与EPR存在的相分离足以使IPC产生"第二平台"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