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化学   7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报导烷基环戊二烯基钠与金属氯化物反应合成钛、锆和铪的双(烷基环戊二烯基)金属二氯化物以及通过卤素交换制备双(烷基环戊二烯基)钛的二氟化物的方法。同时报导了以上的二氯化物与酚反应制备的一系列芳氧基金属衍生物。本文还讨论了金属、卤素、烷基对于质子化学位移的影响并探讨了主要红外吸收峰的归属。  相似文献   
62.
本文用β,β'-双环戊二烯基乙醚二钠与TiCl4, ZrCl4, (C5H5)TiCl3和FeCl2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合成了新型氧桥环戊二烯基钛、锆和铁衍生物。在企图合成硫桥环戊二烯基化合物时, 得到的却是四亚甲基桥联双环戊二烯基金属衍生物。(苯二亚甲基)双环戊二烯基二钠与FeCl2反应合成了对、间(苯二亚甲基)二茂铁。讨论了新化合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Mossbauer谱。  相似文献   
63.
Rausch等报道由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与五氟苯基锂在低温、乙醚中按下式反应,得到含σ-碳-铪键的二环戊二烯基二(五氟苯基)铪:(η5-C5H5)2HfCl2+2C6F5Li→(η5-C5H5)2Hf(C6F5)2+2LiClSamuel等用同样反应合成了二环戊二烯基二苯基铪.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正庚基锂、正辛基锂同6,6-二烷基富烯反应的立体和溶剂效应对反应类型的影响。在弱极性溶剂中(方法A,B),正庚基锂、正辛基锂同6,6-二烷基富烯主要发生加成反应;在极性溶剂中(方法C),则倾向于加成和还原两种反应。利用上述反应形成的环戊二烯基阴离子同TiCl4、ZrCl4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取代茂钛、锆化合物。  相似文献   
65.
本文由Cp_2MCl_2和CP′_2MCl_2(CP=η~5-C_5H_5,CP′=η~5-CH_3C_5H_4,M=Ti,Zr,Hf)与芳基锂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钛、锆、铪的双(环戊二烯基),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芳基衍生物,研究了这些金属芳基衍生物的水解反应,锆和铪衍生物易发生水解,钛衍生物不易水解,它们与氯化氢、乙酰氯、溴和氢卤酸反应形成相应金属的双(环戊二烯基)二卤化物,文中还讨论了(η~5-CH_3C_5H_4)_2MAr_2和(η~5-CH_3C_5H_4)_2MX_2系列衍生物的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66.
标题化合物的晶体是单斜晶系,所属的空间群为P2_1/c,晶胞参数为:a=17.050,b=8.603,c=16.332,β=101.05°,Z=4。在PW1100四圆衍射仪上用CuKα射线在3°≤θ≤68°范围内收录了4266个独立的衍射数据,其中3802个衍射数据大于3σ(Ⅰ)。结构用重原子法和Fottrier合成法解出,经全矩阵和块对角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后的偏离因子R=0.068。结构测定表明,分子内具有非结晶学二次旋转轴对称性,锆原子周围的二(甲基环戊二烯基)和二氧原子构戍一个畸变的四面体配位。  相似文献   
67.
卤代苯甲酰二茂铁及其还原产物——相应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茂铁和卤代苯甲酰氯通过付-克反应合成了十二个邻、间、对的卤代苯甲酰二茂铁,用LiAlH_4或KBH_4还原可得相应的卤代苯甲酰二茂铁的醇。其中有十六个是新化合物,并对它们的IR和~1H NMR谱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8.
69.
文献中已报道了亚甲基桥联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锆、(CH_2)_n(C_5H_4)_2MCl_2(M=Ti、Zr;n=1,2,3)的合成和~1HNMR谱。我们按如下反应合成了四亚甲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锆化合物。  相似文献   
70.
1969年,Haag等首次证明某些聚苯乙烯衍生物的金属络合物对氢化、醛化反应有催化活性。近二十年来,高分子金属络合物的研究进展迅速。据报道,一些高分子有机钛络合物对不饱和烃的氢化、异构化反应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而且存在“位置分离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