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化学   5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唐建  普崔  臻欧  俊含  姚池  仰大勇 《高分子学报》2022,(10):1261-1270
为开发新的DNA组装模式、整合杂化功能模块、丰富DNA水凝胶的合成方法和功能,利用双滚环扩增策略合成了超长DNA链,通过茶多酚(TP)与DNA链间的超分子组装,构建了TP-DNA杂化水凝胶.优化了水凝胶组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变测试等对水凝胶进行表征,以此研究TP的引入对DNA水凝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P的引入不仅可以调节DNA水凝胶受核酸酶降解的速率,还赋予水凝胶抑菌、促进伤口愈合的特性,在大鼠伤口模型中显著地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92.
Schiff碱是一类含有亚胺或甲亚胺基团的化合物,具有许多诱人性能。作为优良配体,可与金属离子配位,制备Schiff碱金属配合物。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因分子结构独特、易于合成、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优良,在很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5年国内外有关Schiff碱及其配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进展,为探索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应用与结构、性能之间关系提供一定支撑,以期吸引更多学者关注并加入到该领域研究,通过分子设计实现目标功能,开发其更多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3.
方真  曲栗  古淑青  陈柔含  李优  邓晓军  郭德华  冯峰 《色谱》2020,38(7):782-790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药食同源性食品中16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过加速溶剂萃取后用QuEChERS方法净化,液相色谱分离,在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和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下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伏马毒素B1采用内标法定量,其余毒素采用基质外标法定量。在较宽的线性范围内,16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8~0.3 μg/kg,定量限为0.03~1.0 μg/kg,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0.8%~118%,RSD为2.5%~10.2%。采用建立的方法分别对市面上销售的30个批次的山银花、葛根和沙棘产品进行检测,部分产品检出不同含量的真菌毒素。该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药食同源性食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94.
X射线TICT在复合材料工件检测中的能谱硬化修正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X射线TICT中,由于X射线能谱具有多色性, X射线在透射物质时,能量较低的射线优先被吸收,也即较高能量的X射线的衰减系数比较低能量的X射线的衰减系数小,射线随透射厚度增大,变得更易穿透,也就是发生了能谱硬化现象。如不加修正,必引起赝像。文中对能谱硬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X射线TICT在复合材料工件检测中, X射线的衰减系数与透射厚度的关系, 并根据Beer定律和X射线与复合材料作用的特点, 推导出X射线TICT在复合材料工件检测中, 严谨精确的能谱硬化修正模型及其修正方法。对修正后的衰减系数再做卷积反投影重构, 即可有效消除能谱硬化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以乙二胺、磷酸和硼酸为反应物,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荧光碳点(CDs)溶液,进一步加热水热反应溶液,获得了磷光CDs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对CDs的结构、形貌和尺寸、表面基团与化学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CDs粉末为无定型碳,形貌为单分散的近球形,尺寸分布在 3.78~7.64 nm范围之内,其表面存在大量的 N、P和 B杂原子基团。CDs粉末在 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呈现明亮的蓝色荧光,关闭激发光后,呈现长达10 s的绿色室温磷光。该CDs粉末可作为指纹试剂应用于具有复杂背景图案且有强荧光发射基质表面的潜指纹(LFPs)显现。显现后的LFPs在激发光关闭后均呈现明亮完整的磷光指纹图谱,指纹细节特征清晰可辨,有效消除了背景图案与背景荧光干扰。同时,制备的CDs粉末对不同干扰背景客体表面老化7 d的LFPs也能够显现出清晰可识别的磷光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96.
用三种不同方法(水热合成法、浸渍法、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含Ga的ZSM-5分子筛,采用XRD、SEM、FT-IR、NH3-TPD、ICP、XPS和氮吸附等多种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硅源、Ga含量和Ga的存在状态等对该分子筛结构、酸性及其在甲醇芳构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源种类(硅溶胶、白炭黑、正硅酸乙酯)显著影响分子筛的形貌、晶粒粒径大小及杂原子Ga的存在状态,进而决定其在甲醇制芳烃反应中的芳构化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分子筛中Ga物种主要有骨架Ga、骨架外表面游离态(与分子筛无相互作用)的Ga2O3以及与分子筛有相互作用的非骨架Ga三种不同的存在状态。骨架Ga物种以四配位形式存在,提供酸性位点;非骨架Ga作为芳构化活性中心,主要起脱氢芳构化作用。适量的非骨架Ga中心与酸中心协调匹配能有效促进芳烃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97.
针对企业提供螺旋藻干粉灭菌前菌落总数远超国家标准(≤1×104 cfu·g-1),可能严重限制其国内外消费及出口应用的问题。利用微波辐射的热效应及非热效应杀灭螺旋藻干粉中的微生物,探索了微波功率、处理时间、样品量及作用面积等因素对螺旋藻干粉灭菌效果的影响,结合微波灭菌前后螺旋藻干粉色泽及营养成分的变化,确定螺旋藻干粉的最佳微波灭菌技术条件。结果表明,微波灭菌技术对螺旋藻干粉具有良好的灭菌效果,其最佳灭菌条件为微波功率750 W、样品15 g、处理3 min和接触面积7×7 cm2时,该条件处理下螺旋藻干粉菌落总数由1.25×104 cfu·g-1降低至2.5×103 cfu·g-1;灭菌前后粉末的颜色无显著性变化。该条件下灭菌前后藻蓝蛋白含量(%)分别为10.37±0.56和9.74±0.15(750 W)、9.53±0.44(900 W)。  相似文献   
98.
正1引言Kaczmarz算法[8]是求解超定相容线性方程组的最受欢迎的方法之一,Ax=b,(1.1)其中矩阵A=(a_(ij))∈C~(m×n)(m≥n),b=(b_1,b_2,…,b_m)~T∈C~m,a_i~T(i=1,2,…,m)表示矩阵A的行.由于其简单且收敛速度快,Kaczmarz算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最早是被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高阶模高斯光束的整形方法.在高阶模高斯光束和平顶光束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别选择了平项洛仑兹函数和费米狄拉克函数作为平顶光分布函数,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分别推导针对拉盖尔-高斯光束和厄米特-高斯光束整形系统中入射光与出射光的映射函数.最后利用ZEMAX软件设计了针对TEM01模高斯光束进行整形的非球面透镜元件.结果表...  相似文献   
100.
粗粒化模型通过简化原子性质以及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生物大分子长时间尺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深度学习通过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实现海量数据的准确分类和回归过程. 本论文将这两种技术进行融合,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分子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变化过程,并提出基于TorchMD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分析框架. 在本工作中,MFDP聚类算法被用于在三维的CV变量空间中进行聚类,并确定分子的若干主要状态,在完成聚类的同时,给出各类中的代表分子构象,并给出类之间的分子构象. 这为后续利用String算法分析分子在不同状态间的转换路径打下基础. 通过String算法,迭代搜索得到分子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变化路径以及对应的势能变化曲线. 通过与已有文献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TorchMD的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理论框架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尺度里研究分子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