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44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2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采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正戊醇/环己烷/水溶液所形成的W/O型微乳液中的水核作软模板,合成了不同形貌如球形、立方体形、纺锤形、梭形和棒形的PbS纳米粒子。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的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W/O型微乳液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的比(ω0)、反应物浓度和陈化时间等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对不同形貌PbS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
Co3O4 纳米棒的溶剂热合成及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o(NO3) 2 ·6H2 O为主要原料 ,H2 O2 为氧化剂 ,在油酸和正十二烷烃的混合溶液中 ,利用溶剂热技术于 160℃反应 10h ,成功地合成了Co3O4 纳米棒 .用X射线粉末衍射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 (VS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并对产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产物为立方型Co3O4 纯相 ,优化实验条件可得到棒状Co3O4 ,其平均尺寸约为 2 5× 10 0nm .Co3O4 纳米棒的形成与微乳液的棒状结构有关 ,棒状结构的胶束是形成这种纳米棒的模板 .在室温下 ,产物的矫顽力 (Hc)为 3 5 3Oe ,剩余磁化率 (Mr)为 0 .4emu/g .  相似文献   
43.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Schiff碱配合物 [ZnL(ClO4)·4H2 O (A)和CdL(ClO4)·3H2 O (B) ],其中L =2 { [2 (Aminomethyl amino) ethylimino] methyl} phenol.A(或B)、FeSO4·7H2 O和K3 [Fe(ox) 3 ]·3H2 O进一步反应 ,生成了配位聚合物 { [ML][FeIIFeIII(ox) 3 ]·H2 O} ∞ ,其中M =Zn2 + (C)或Cd2 + (D) .红外光谱和M ssbauer谱测定结果表明 ,C和D具有二维层状结构 ,其阴离子层由 [FeIIFeIII(ox) 3 ]-单元构成 .  相似文献   
44.
合成了1,7-二(2′-苯甲酰)-1,4,7-三氧庚烷双缩肼基二硫以苄酯西夫碱配体及其Cu(Ⅱ),Ni(Ⅱ),Zn(Ⅱ)的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IR和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5.
近二十年来,多吡啶钌?的配合物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这类配合物的光物理、光化学和电化学性质适合作为研究电子转移和能量迁移的超分子体系的建筑块,而且在光化学分子器件(PMDs)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犤1~5犦。三-(2,2'-联吡啶)钌?配合物,在可见光区具有强的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吸收带,这种电荷转移跃迁涉及分子内的快速氧化-还原过程。当三-(2,2'-联吡啶)钌?配合物中的一个2,2'-联吡啶分子被其它配体取代后,电荷转移激发态的氧化-还原性质明显受到影响犤6,7犦。通过改变钌?中心周围的配体,可微调钌?中心的…  相似文献   
46.
聚乙烯醇与氨基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光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致力于氨基酸类高分子药物的合成、表征。研究目的是研制一种氨基酸类高分子药物用于临床治疗;研究方法是将氨基酸与选定的高分子化合物进行高分子化学反应,联结到高分子链上;研究结果是合成了聚乙烯醇与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共聚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通过谱图对氨基酸的转化率进行了讨论,结果证明产物符号要求,且甘氨酸比丙氨酸的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47.
建立了HPLC测定市售阿莫西林胶囊中有效成分的方法.采用Agilent C18柱(250mm×4.6mm,5μm),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2mol·L^-1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5.0)(A)-乙氰(B)(97.5∶2.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10μL.实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为y=5.27x+2.83,r=0.9995(n=6),线性范围20-500μg ·mL^-1,RSD为3.97%,样品中阿莫西林含量为821.3mg/g.此方法具有简单方便、灵敏度高、快速、准确性和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阿莫西林原料药及其制剂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8.
自组装α-Fe2O3亚微米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友存  张凯  赵英国 《无机化学学报》2009,25(11):2003-2009
在乙二醇体系中, 通过简单的二步方法成功合成了α-Fe2O3亚微米球。第一步,以Fe(NO)3和C6H12N4为主要反应物160 ℃溶剂热反应8h制备出前驱体;第二步,煅烧前驱体成功合成了斜方相的α-Fe2O3产物。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吸收光谱(FTIR),能谱分析(EDS)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在300 W紫外灯(主波长为365 nm)照射下降解一定浓度的甲基橙溶液,研究不同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降解效果。由于制备产物的形貌和粒径影响其比表面积和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以及带隙能,使得制备产物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α-Fe2O3亚微米球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对甲基橙溶液有光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49.
水热法合成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在探针、器件等方面的巨大潜在应用,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水热法是合成纳米线、纳米棒、纳米带、纳米管和纳米电缆等一维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本文慨述了国内外利用水热法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0.
以七水合硫酸亚钴(CoSO4·7H2O)和无水亚硫酸钠(Na2SO3)为主要原料,以水合肼(N2H4·H2O)为还原剂,利用水热法合成了Co9S8纳米晶聚集体.运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物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主要为Co9S8纳米晶聚集体,其中含有平均粒度约为2.5 nm Co9S8晶粒.聚集体的形貌呈六角片状,其平均直径约为2.1μm,厚度约为20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