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7篇
化学   108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5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合成了一系列含七元内杂环联苯化合物 ( 6,6′位不同取代的 2 ,10 二溴 6H 双苯 [d ,f] [1,3 ]双氧杂和 2 ,10 二醛 6H 双苯 [d ,f] [1,3 ]双氧杂 ) ,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 ray单晶衍射测定了部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刚性扭曲构型 ,其二个苯环扭曲角的大小受 6,6′取代基团的影响可以发生 8° ( 3 5°~ 43 .1°)的变化 .  相似文献   
6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发光三吡啶钌[Ru9bpy)3^2 ]分子的三官能度硅氧烷预聚液,并通过旋转涂敷及凝胶处理制备了高性能的薄膜,探讨了载体的微结构和发光分子的微环境效应,与传统的四官能度正硅酸乙酯(TEOS)/Ru(bpy)3^2 膜体系相比,含条链不饱和酯基的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PMA-TMS)/Ru(bpy)3^2 体系具有成膜性能好,气体的猝灭响应值高,响应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64.
非晶态粘土矿物是泥页岩的组分之一,其中非晶态的硅、铝、铁的含量虽不高,但对钻井液泥浆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在钻井过程中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调控,对泥页岩中非晶态硅、铝、铁含量的准确测定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5.
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了Lal-xCexFe1-y-nCoyRunO3(x,y=0.1~0.5,n=0.01~0.1)系列催化剂,XRD对晶体结构的表征发现,掺入Ru后基本结构未改变,但2θ值减小,晶胞参数变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Ru改性的催化剂对应的特征峰位和峰形基本相似,但随着Ru掺杂量的增加,600cm^-1附近的谱带向高波数方向移动,n=0.01的样品,v1和v2向低波数方向移动,n=0.05样品的v1带出现最大吸收峰.XPS研究表明,掺杂Ru后Fe的外层电荷密度增大,并以多种价态存在;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表层中的Ce由与氧结合转变为与多羟基结合,其它氧种含量增加,催化活性增强.O2-TPD结果表明,掺杂Ru使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氧和晶格氧脱附温度降低,A离子空位增加.H2-TPR研究表明,掺杂Ru使A离子空位增加,晶格氧活动性增强,催化活性提高;La0.8Ce0.2Fe0.7Co0.2Ru0.1O3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6.
采用巨正则Monte Carlo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11-丁烯在MCM-2222分子筛中的吸附现象和扩散行为, 得到了11-丁烯吸附在该分子筛孔道中的相互作用能和在不同孔道中的扩散轨迹和扩散系数. 结果表明11-丁烯在MCM-2222分子筛中主要存在两个相互作用能区间, 11-丁烯优先吸附在十元环孔道中; 11-丁烯的扩散和移动主要发生在十二元环超笼的中部, 十元环孔道中的11-丁烯扩散速度明显小于十二元环超笼系统中的扩散速度.  相似文献   
67.
π-共轭分子堆积、光电性能与超分子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π-共轭分子堆积模式与发光效率和载流子迁移率的关系, 以及分子堆积模式的调控方法, 特别是超分子相互作用在实现分子堆积模式调控中的作用等相关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8.
小檗碱、和厚朴酚、槲皮素都是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以其为原料合成了三个新型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2D NMR、HRMS、IR和UV等方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体外抗HepG2肝癌细胞活性结果显示,两个化合物对Hep G2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远远优于原料药和厚朴酚与盐酸小檗碱,且活性与阳性对照药顺铂相当,有望成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69.
It is found that the volatile products of methyl methacrylate plasma can very actively initiate the polymerization of the monomer to produce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s. This polymerization of MMA occurs by a livlng free radical mechanism with instantaneous initiation and monomer transfer.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