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4篇
力学   2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对现有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进行拓展开发,空间模拟试验系统通过法兰与外置原位真空池及光谱仪相连接,实现样品推送机构的建立.分析单元与主真空室之间采用双闸板阀联用实现双向密封,可独立对材料表面进行快速原位分析.摩擦试样可通过样品精密传送和定位装置移动至分析单元进行表征,实现了模拟空间环境下摩擦表面的原位分析功能,将润滑材料的空间摩擦学行为与其表面及化学状态准确关联,避免环境对摩擦表面的污染,为设计新型空间润滑材料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比考察了炭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水润滑条件下,纤维增强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明显比干摩擦下的低,水起到了润滑和冷却作用;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可见明显的裸露纤维及纤维局部磨平,无明显微观裂纹,基体和纤维结合较好,磨损表面存在转移自偶件的铁,表现出犁削磨损特征;在干摩擦下,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存在大量的微观断裂裂纹,纤维发生断裂和破碎,表现出疲劳磨损特征。  相似文献   
13.
球—盘微动摩擦件磨损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一般地说,由于微动磨损量很小,测定非常困难,所得结果的误差通常都相当大,尽管几十年来人们对微动磨损进行了好些研究,然而至今却还没有建立起统一而完善的微动磨损量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以至很难以试验结果进行定量比较,因此,根据SRV微动磨损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利用几何和数学分析手段提出一种能够比较精确地测量和计算球-盘接触型微动摩擦件磨损量的方法,并且利用不同的模型对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化,从而得到了球和盘的磨  相似文献   
14.
载荷对304不锈钢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RV-I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在干摩擦和水介质润滑条件下,载荷对304不锈钢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对磨损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载荷和介质对微动摩擦行为和磨损机理有显著影响.在干摩擦下,载荷明显改变了微动运行区域,当载荷增大到50 N时微动运行区域由滑移区变为部分滑移区.摩擦系数和磨痕深度随着载荷的增加依次减小.磨损机理由黏着、磨粒和氧化磨损转变为局部疲劳和轻微氧化.同干摩擦相比,由于水介质的润滑和冷却作用,表面黏着被抑制,摩擦系数显著减小,两接触面间易滑移,部分滑移区消失.随载荷的增大磨痕深度增大,因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在海水中的磨痕深度比去离子水中略大.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和轻微的腐蚀磨损.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铜包石墨和铜/石墨混合填充PTFE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铜包石墨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抗压缩性能、抗拉伸性能以及耐磨性能均优于铜/石墨混合填充PTFE复合材料,其原因在于铜包石墨既增强了填料与PTFE的界面结合强度,又保证了PTFE连续相的完整性.此外,石墨表面铜包敷层的结构疏松、晶粒细小,有利于提高转移膜的结合强度并减轻摩擦过程中对偶材料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铜包石墨填充PTFE基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研究了铜包石墨和铜/石墨混合填充PTFE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铜包石墨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抗压缩性能、抗拉伸性能以及耐磨性能均伏于铜/石墨混合填充PTFE复合材料,其原因在于铜包石墨既增强了填料与PTFE的界面结合强度,又保证了PTFE连续相的完整性。此外,石墨表面铜包敷层的结构疏松、晶粒细小,有利于提高转称膜的结合强度并减轻摩擦过程中对偶材料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铝基镶嵌材料的磨损特性及耐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镶嵌硬质金属和固体润滑剂的铝基复合材料,通过设计不同的摩擦配副方式,研究了铝基镶嵌复合材料在室温、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镶嵌材料的硬度越大,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越高;而镶嵌固体润滑剂并不能有效地改善铝基材料的耐磨性,对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机理进行了力学分析,为铝质材料的摩擦学应用指明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对石墨粒子以表面活性剂进行润湿处理后,利用电镀的方法制取了多孔性Ni-石墨复合镀层。该镀层的孔隙率高且分布均匀,容易被油润湿,故其润滑性能良好。本文比较详细地研究了这种镀层的摩擦学特性,并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研究了电解液中石墨粒子的吸附特性,且以X-射线透反射法证明了石墨粒子在镀层中具有择优取向性,同时讨论了镀层的表面及断面形貌。文章还对镀层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种配体稳定羰基钴簇合物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一种配体稳定的羰基钴簇合物———六羰基 [μ - (2 ,3- η :2 ,3- η) - 4-二乙胺基 - 1-羟基 - 2 -丙炔 ]二钴在润滑油中的摩擦学行为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对液体石蜡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损失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观察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及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 .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极低的添加量时即表现出优异的抗磨性能 ;钴元素在摩擦过程中以扩散沉积的形式富集于摩擦表面并起到表面强化作用 ,这可能是其具有优异抗磨作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聚全氟乙丙烯的微动磨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球-盘点接触和面接触微动条件下聚全氟乙丙烯(以下简称FEP)的微动磨损特性。发现球-盘接触对FEP的微动磨损以带状磨屑挤出为主。而常规负荷条件下的球-盘接触形式并不适合于研究聚合物的微动磨损。采用面接触形式可以显著降低接触应力,同时也便于对聚合物微动表面的观测。结果表明,在面接触条件下,FEP的微动损伤表面可明显地分成3个区:中心区为磨屑产生区;高应力区为磨屑阻挡区;阻挡区之外为轻微滑动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