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化学   402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00篇
物理学   3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于pH 7.0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CTMAB+及I3-离子间借静电引力形成离子缔合物,可将其浮选入5.0 mL苯中,此缔合物在溶剂中,于365 nm处有吸收峰,较简单的I3^-离子在相同条件下的吸收峰(350 nm)红移了15 nm。在此溶液体系中存在抗坏血酸时使离子缔合物产生褪色反应,且在抗坏血酸浓度在25μg/50 mL以内时与吸光度的降低值(ΔA)间呈线性关系。在抗坏血酸浓度为6.0μg/50 mL时连续测定6次,所得结果的RSD为1.2%,回收率在96%-101%之间。  相似文献   
12.
四元缔合物体系薄层树脂相分离与光度法联用测定痕量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在酸性条件下 (pH=5.0),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丁二酮肟-碘-钴四元体系,通过薄层树脂相光度法测定钴的新方法。本法灵敏度高 (e454=1.7105L/molcm),比水相光度法提高14倍,精密度理想 (测定2.0礸/ml Co(II) 6次,RSD=1.3%),选择性好。实测药品VB12及天然水中钴,线性范围0.024~2.0礸/ml (定容50ml),检出限10.4ng/ml。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对染镉小鼠和N-对羟甲苯甲基-D-葡糖二硫代氨基甲酸钠(HBGD)、N-苯甲基-D-葡糖二硫代氨基甲酸钠(BGD)、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二巯基丙醇(BAL)、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五种螯合剂治疗组小鼠睾丸中镉、钙、铁、锌等金属浓度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镉染毒(Cd 2.5 mg·kg-1,腹腔注射)后,小鼠睾丸中镉、钙、铁、锌等金属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染镉30 min后用各螯合剂治疗(0.400 mmol·kg-1,腹腔注射),24 h后除EDTA外,其余螯合剂能明显降低睾丸中镉的浓度并抑制钙、铁、锌浓度的增加(p<0.05);染镉24 h后注射各螯合剂,治疗24 h后,HBGD、BGD和DDTC显著降低了小鼠睾丸中各金属浓度(p<0.05);提示HBGD和BGD有望成为染镉中毒的理想解毒剂.  相似文献   
14.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α-单取代环十二酮与氨衍生物羟胺和氨基硫脲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两种母体构象均为[3333], 而取代基为边外向或角反向的α-单取代环十二酮肟或缩氨基硫脲. 利用底物的“角位羰基参与反应”原理, “记忆效应”及进攻试剂与底物是否形成氢键解释了这一实验结果. 通常情况下, 试剂从空间障碍小的一面进攻羰基而生成α-角反取代环十二酮肟或缩氨基硫脲. 当试剂与底物的取代基之间能够形成分子间氢键时, 则生成α-边外取代环十二酮肟或缩氨基硫脲.  相似文献   
15.
苯硫醚具有与三苯基磷相似的配位化学性能,膦类配体具有比苯硫醚强的络合能力,但毒性较大,热稳定性和抗氧稳定性不如苯硫醚类配体。能否以含有机硫的配体替代膦类配体,这是开发新型催化剂的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聚苯硫醚经发烟硫酸磺化后,可制得水溶性的磺化聚苯硫醚。经XPS测定,磺化度为  相似文献   
16.
热重质谱联用(TG/MS)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两种商品型分析仪器热重(TG)和质谱(MS)联用,并将这一热重质谱联用系统(TG/MS)应用于含酚废水的催化氧化和煤燃烧的过程研究,在获取样品重量变化的同时对逸出气相产物进行了在线检测,获取了苯酚氧化反应的历程和煤燃烧过程中氮、硫氧化物的逸出信息。  相似文献   
17.
以取代的3-羧酸活化色酮、靛红与消旋脯氨酸为原料,乙腈为溶剂,依次经1,3-偶极子[3+2]环加成和脱羧反应,合成了8个新型的二氢色原酮拼接多环吡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 (3a~3h),产率68%~87%, dr值15/1~20/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3a~3h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d,3f, 3g对K562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46.3~69.4 μmol·L-1)。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自主研制的面向Li原子D1线频率测量应用的掺铒飞秒光纤光学频率梳,包括飞秒激光源,频率探测及控制单元,光谱展宽及拍频单元.光纤光梳系统中飞秒激光光源是一套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机制的掺铒飞秒光纤激光器,重复频率为196.5MHz,中心波长为1 572nm.利用f-2f法探测载波包络相移频率,获得信噪比约为40dB的信号(分辨率带宽300kHz).改变飞秒激光光源泵浦控制载波包络相移频率、频率稳定度是3.74×10-18/τ1/2;通过电光晶体和压电陶瓷改变飞秒激光光源腔长来控制重复频率frep、频率稳定度是1.75×10-13/τ1/2.利用高非线性光纤和倍频晶体将光纤光梳直接输出光谱由1 520~1 607nm扩展到671nm,获得了单模功率为208nW的光信号.与671nm单频激光拍频产生约为60dB(分辨率带宽1Hz)信号,满足Li原子D1线频率测量实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其高效的靶向识别能力、丰富的活性结合位点和优越的吸附/解吸附动力学性能,日益受到分离和分析化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介绍表面印迹技术的概况,如机理、分类、特点等,重点综述了表面印迹技术在环境分析、食品分析、生物分析和医药分析等领域的研究运用现状,并对表面印迹技术潜在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快速鉴别樟木制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研制的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SDAPCI-MS),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情况下,对樟木制品及普通木材进行检测,在正离子模式及m/z 90~400范围内获得其化学指纹图谱,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所获指纹谱图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对不同样品进行鉴别。结果表明,SDAPCI-MS能够对樟木表面多种特征化学成分(樟脑,香叶醇等)进行解吸电离,快速获得樟木的化学指纹谱图,并能够对目标组分做多级串联质谱鉴定。结合PCA方法,可对不同品质、不同种类的木材样品进行区分。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单个样品分析时间小于3 min),可望应用于珍贵木材快速无损分析及品质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