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化学   295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72篇
物理学   28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提出了以8-羟基喹啉为沉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浮选剂,沉淀浮选预分离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痕量Cu和Mn的新方法。研究了浮选分离富集Cu和Mn的最佳条件。讨论了多种浮选条件对单一离子测定的影响及pH 9时混合离子浮选的相互影响,并考察了多种离子对Cu和Mn测定的影响。研究表明,pH为9时Cu的浮选率最大,在此条件下改变混合金属离子的浓度比,当Mn/Cu≥8时,Cu的回收率小于90%。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理想,又可避免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铜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5.0 μg·mL-1,相关线性系数为0.999 6,方法检出限为1.59×10-3 μg·mL-1。锰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5.0μg·mL-1,相关线性系数为0.9987,方法检出限为3.52×10-3 μg·mL-1。该法应用于粮食中铜锰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达到87.6%~100.7%,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2.
刺参种子后熟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刺参种子为供试材料,通过多因子交叉重复实验对影响刺参种子后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筛选,并确定了其影响水平.采用2.50mg·L-1 GA3和2.60~2.80mg·L-12,4-D混合溶液浸泡48h,将种子与河砂(1∶3)混合,变温处理140~147d,白天温度为(22±2)℃,处理14h,夜间温度为(8±2)℃,处理10h.结果表明,心形胚发生率为98.6%,子叶胚发生率为95.7%,播种后发芽率达96.0%.获得了刺参种子的后熟条件,可应用于刺参的育苗.  相似文献   
133.
正丁醇具有互溶性好、挥发性低、价格低廉以及腐蚀性低等优势,被认为是理想的柴油添加物。柴油中正丁醇的精准定量分析对其品质快速评价与市场监督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曼(Raman)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PLS)的柴油中正丁醇快速定量分析方法。首先,采集了40个柴油样品的Raman光谱,并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法[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换、归一化(Normalization)和小波变换]对PLS校正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其次,采用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对Normalization方法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特征变量提取,并采用五折交叉验证优化VIP的阈值;最后,基于最优的光谱预处理方法、输入变量和模型参数,构建PLS校正模型对柴油中正丁醇含量进行快速定量分析,结果与基于原始光谱(RAW)和Normalization光谱的PLS校正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ormalization-VIP-PLS校正模型展现出优异的预测能力(RCV2和RMSECV为0.998 4和0.236 2%:R2  相似文献   
134.
李雨珊  吕翎  刘烨  刘硕  闫兵兵  常欢  周佳楠 《物理学报》2013,62(2):20513-020513
利用Backstepping设计进行了复杂网络时空混沌的同步研究.首先将实现两个混沌系统同步的Backstepping设计推广到由m个时空混沌系统构成任意结构的复杂网络的同步研究中.进一步依据稳定性理论确定了网络同步时配置系数和控制增益满足的关系.整个网络实现同步仅需要在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施加控制输入即可.进一步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同步机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5.
用于航天的高分辨率大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闫阿奇  祝青  曹剑中  周泗忠  杨正  刘宇波 《光子学报》2008,37(10):1975-1977
设计了一种用于图像拍摄的高分辨率大视场光学系统,其结构形式为复杂化的反摄远基本型.主要光学参量为:f′=6.59 mm,2ω=62°,F数为2.2;在85 lp/mm处,MTF达到0.8,在230 lp/mm处MTF为0.46,基本达到衍射极限,光谱范围为0.486~0.656 μm.设计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光学性能能够满足成像质量要求,达到了大视场、高分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6.
闫晓娜  刘波 《光学学报》1998,18(10):326-1331
提出一种利用CO2激光热固定的层状光折变体相位全息在一块晶体内实现一个固态微小化光学系统的方法理论分析证明利用双面线状激光加热的方案可以形成适合热固定的层状温度分布,初步实验中,在一块LiNbO3光折变晶体中建立了单级的修正的gamma网络,由此表明把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微小化组装在单块的晶体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7.
为了估计一个人群总体中具有敏感属性个体的未知比例,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随机化回答技术.提出的方法不需要对样本个体直接询问敏感问题.每个响应者要求根据抽自两个卡片包的两张卡片的颜色和响应者是否具有敏感属性作出一个序对的回答.通过设计参数的适当选择,说明提出的方案比已有的一些随机化策略具有更高的效率.另外,这一策略对个体隐私具有很好的保护性且容易实施.  相似文献   
138.
负二进制编码小波变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晓娜  王宁 《光学学报》1997,17(4):61-464
提出了种新的数学编码方法来计算小波变换,并利用非相干光学相关器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这种算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且精度可望达到极高。  相似文献   
139.
基于COMPASS力场,建立25组对硝基苯酚(4-NP)、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预聚合体系,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计算模拟。利用径向分布函数及积分数据,筛选出体系4-NP∶APTES∶TEOS的最佳配比为10∶20∶80。实验中,采用水热法合成磁性纳米颗粒,在其表面修饰氨基,与巯基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结合,形成基于硅基表面的磁性量子点。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以4-NP为模板分子、APTES为功能单体、TEOS为交联剂,按照计算机模拟的配比,在磁性量子点表面合成4-NP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将其作为传感器的识别元件,成功应用于检测水环境中的4-NP,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150 ng/mL,检出限为1 ng/mL,回收率为98.7%~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1.5%~2.4%。  相似文献   
140.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光催化氧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已经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众所周知,二硫化钼(MoS2)可以被可见光激发产生电子-空穴对,但是由于其氧化还原电势并不高,抑制了氧分子活化的量子效率,且激发后的光生载流子容易复合,导致光催化效率不高.因此,迫切需要对MoS2光催化材料进行修饰与改性,采用提高光催化过程中活性氧(ROSs)的量来提高其光催化活性.银钒氧化物(AgVO3,Ag2V4O11,Ag3VO4和Ag4V2O7等)因其在锂电池、传感器和光催化剂领域的应用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AgVO3具有较窄的带隙和高度分散的价带,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AgVO3/MoS2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表征技术研究了所制光催化剂的物相结构、样品形貌和光学性能.以四环素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于AgVO3/MoS2复合光催化剂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gVO3质量比从1.0 wt%增加到3.0 wt%,所得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不断提高;当进一步增加AgVO3的质量时,复合催化剂的活性逐渐降低.这是由于过多的AgVO3的引入导致在光催化剂表面形成电子-空穴对复合中心,增加了载流子复合几率.因此,AgVO3/MoS2复合光催化剂中AgVO3的最佳质量比为3.0 wt%,其降解速率常数为0.0087 min–1,分别是MoS2(0.00509 min–1)和AgVO3(0.00495 min–1)的1.71和1.76倍.由于AgVO3改性后的MoS2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能促进O2的吸附/活化,加速MoS2表面生成H2O2的双电子氧还原反应,从而产生更多的ROSs.利用电子自旋共振光谱、POPHA荧光检测和自由基捕获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来阐明ROSs的形成机理.同时,ROSs的产生会加速消耗AgOV3导带上的电子,为降解污染物留下更多的空穴.本文为表面催化工程促进ROSs生成的合理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在环境治理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