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86篇 |
晶体学 | 17篇 |
力学 | 5篇 |
数学 | 8篇 |
物理学 | 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纳米粒子TiO2/Ti膜的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600℃焙烧制备了纳米粒子TiO2/Ti膜,并利用TG-DTA,XRD、SEM、XPS、PL、SPS和EFISPS测试技术,对膜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TiO2/Ti膜表面为高密度的均匀碎片结构,TiO2纳米粒子具有与国际P-25TiO2粒子相类似的组成、结构以及微晶尺寸;在纳米粒子TiO2/Ti膜的表面,Ti主要以+4价化学态存在。而O主要以晶格氧、羟基氧和吸附氧3种化学态存在。以纳米粒子TiO2/Ti膜的PL光谱测试中,以260nm为激发波长,观察到了峰位在380nm处的PL光谱,该值与SPS信号的响应阈值是一致的,此PL光谱峰可能与导带低的电子向价带顶的能级跃迁有关,同时说明了TiO2纳米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的影响要大于库仑作用能和表面极化能的影响。以310nm为激发波长,分别观察到了与锐钛矿和金红石相关的发光信号;以450nm为激发波长,观察到了与表面态相关的弱的发光信号。此外,在光催化降解苯酚实验中,当涂膜3次时,TiO2粒子膜达到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3.
我们曾对BPBMB系列的高温酯类液晶的色谱性能作了系统的考察,又用高温酯类液晶BPBAmB作固定液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了蒽油、粗蒽中的蒽、菲、咔唑,获得满意的结果。为了应用这种分析方法于生产控制上,本文中又将采用液晶BPBDP作固定液的气相色谱分析法,与一般测定蒽含量的容量分析法作了对照试验,发现色谱法的准确度较优于容量分析法,而分析时间大为缩短。并对液晶BPBDB固定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试验,连续使用700小时以上葸、菲的保留时间不变,因而认为用液晶固定液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蒽油中的蒽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上,也可以推广应用于精蒽、粗蒽及蒽油中蒽、菲、咔唑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94.
以氨水作为沉淀剂,采用正、反向共沉淀法制备Pr2Zr2O7纳米粒子。利用XRD、SEM、TEM、TG-DTA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样品物相及形貌;研究其制备过程中合成动力学和晶粒生长动力学,采用Doyle-Ozawa法和Kissinger法分别计算正、反向沉淀粒子在主要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反向沉淀的滴定速率为2 mL·min-1、母盐溶液初始浓度0.05 mol·L-1、反应体系温度273 K、pH值11、煅烧温度为1 173 K,保温2 h的条件下获得的样品形貌近球形、无团聚现象、一次粒径约60 nm。Pr2Zr2O7前驱体的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正、反向粒子各阶段平均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1.2、97.8、183.2 kJ·mol-1和45.37、84.34、152.16kJ·mol-1;晶粒生长活化能分别为19.02和11.95 kJ·mol-1,后者比前者的晶粒生长活化能降低了7.07 kJ·mol-1;反向共沉淀制备工艺优于正向共沉淀法。 相似文献
95.
利用有机物在薄层反应器中发生的耗竭氧化反应,研究了弱吸附型的葡萄糖和强吸附型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在TiO2纳米管阵列(TNA)电极表面的光电催化反应性能和反应机制.研究表明,光电催化反应电流-时间(I-t)曲线的变化趋势能够很好地反映有机物在TNA电极表面的反应性能.对于弱吸附型的葡萄糖,由于其在TNA电极表面吸附能力弱,从溶液本体被吸附至电极表面较慢,致使葡萄糖在高浓度光催化反应时出现I-t曲线瞬时升高然后迅速下降,再呈现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对于强吸附型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其吸附性强且难降解,因而在电极表面总是存在着大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导致溶液中邻苯二甲酸氢钾浓度升高时,光电催化反应的I-t曲线在瞬时升高,然后依然持续升高,之后才呈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本文还对有机物的吸附类型、吸附系数、反应机制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利用薄层反应器的耗竭氧化反应,有助于深入了解有机物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及其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96.
采用氨水为沉淀剂,正向滴定共沉淀法制备(Y,Gd)2O3:Eu3+纳米粉体.用XRD、SEM和荧光光度计对粉体的形貌和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溶液的起始浓度0.15 mol·L-1,体系温度0℃,滴定速度2 mL·min-1,静止12 h,添加3%(NH4)2SO4(质量分数)并且在800℃煅烧2 h的条件下,合成出(Y,Cd)2O3:Eu3+纳米粉体近似球形,粒径尺寸约为30~60 nm且分散性良好.添加3%(NH4)2SO4的含量能够改善(Y,Gd)2O3:Eu3+纳米粉体的发光性能,并使发射光谱在5D0→7F2跃迁态上获得最大的相对发光峰值. 相似文献
97.
在不同介质(依次为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中合成了邻苯二甲酸Tb3+稀土二元配合物. 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荧光光谱结果表明, 直链醇作为合成介质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大小顺序依次为: 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 同时该配合物在2~300 K范围内测定的变温磁化率说明该配合物具有反铁磁性. 相似文献
98.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工合成色素的分离和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用离子对反相液相色谱法对五种常用合成色素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亮蓝、柠檬黄的测定方法。5μm Zorbax-ODS 4.6mm×15cm柱;以含对离子试剂四丁基溴化铵0.005mol/L的甲醇:水=50:50(v/v)为流动相在10min内可全部出峰。回收率为92.2%~105.5%,相对标准偏差为3.1%。 相似文献
99.
ICP-MS分析人血清中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CP-MS分析人血清中22种元素。为克服基体抑制效应。采用内标元素Sc和In分别校正质量数80以下和80以上元素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通过对牛血清标准物质的测定,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
稀土在土壤中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9种不同性质土壤Ce和Nd吸附和度达50%时,用同位素示踪法和数值模拟法对RE运移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极大多数土壤有较好的拟合性。说明该数值模拟程序对预测稀土长期在土壤中运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预测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量情况下,RE吸附饱和度10%时,在吸附容量小的酸性土壤中,RE下移约每年1cm,吸附容量中等的中性、策酸性土壤,每两年约下移1cm而吸附容量较大的碱性土壤,RE很难被雨水运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