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化学   175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1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有效教学的理念提出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动力策略和长效策略,并结合基础物理的教学,对这些教学策略的科学掌握和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和细菌多药耐药的出现, 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菌剂. 本文制备了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的正电荷半导体高分子材料及具有协同抗菌活性的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SP-PPh3 NPs). SP-PPh3 NPs的光热转化效率为43.8%. 带正电荷的SP-PPh3 NPs可以附着在细菌上, 有助于将热量有效传递给细菌. 在热和正电荷的协同作用下, SP-PPh3 NPs对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 coli)和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均具有抗菌活性, 其对二者的体外抑菌率分别为99.9%和98.6%. 此外, SP-PPh3 NP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对小鼠的主要器官几乎无副作用. 对细菌感染的小鼠皮肤伤口用SP-PPh3 NPs治疗12 d后, 伤口可以很好地愈合.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乳腺结节的MRI多参数诊断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诊断效能。回顾性分析乳腺病变患者共205个病灶,其中恶性病灶113个,良性病灶92个。观察良恶性病灶的形态学及动力学特征。以恶性组为实验组,以良性组为对照组,将205例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样本(174例)和外部验证测试集样本(31例)。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指标,用训练集数据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其列线图;采用外部验证测试集样本验证模型诊断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验证模型的区分度,以预测模型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来评价其诊断效能。经过筛选后纳入预测模型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以及病灶的ADC值、TIC曲线、病灶大小及强化特征5项指标。经研究,预测模型在此次样本中对乳腺良恶性结节预测准确率达92.2%。因此,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的乳腺多参数MRI预测模型,其列线图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类结构独特的螺环稠合六元环-氮杂卡宾配体(SNHC),并初步证明了该配体比一般的咪唑型五元环氮杂卡宾具有更强的亲核能力和配位能力.在温和条件下, SNHC配体与Ir(Ⅰ)发生快捷的氧化还原配位,生成了含有两个Ir–C共价键的Ir(Ⅲ)钳形有机金属氢化物SNIr-H,产率高达91%.该类配合物在催化C–H活化/C–Si、C–C键形成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区域选择性,因此有必要合成更多的类似物和衍生物,进一步拓宽并深化该类配合物催化性质研究.本文通过扩展配体类型和Ir–C共价键的杂化模式,进一步转化和衍生该类金属有机配合物.这些化合物为开发新的金属有机试剂、新的催化反应性质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不同材料和尺寸的薄板试样在室温下拉伸破坏后均形成与横截面夹角在20°~25°之间斜断口的原因,首先用统计方法对试样内随机分布微缺陷进行讨论,提出一种在宏观尺度上材料内微缺陷分布局部非均匀简化模型的假设.应用含孔材料损伤本构模型对含有不同方向微缺陷分布局部非均匀薄带区域的16MnNb薄板试样变形至破坏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斜断口形成主要是由于试样内在与横截面夹角小于45°的带形区域内微缺陷分布局部非均匀造成,且与该带形区域在试样中位置无关;由于考虑微缺陷分布局部非均匀,得到试样的斜断口形成过程与试验现象完全一致;同时结合试验断口形貌,对变形过程中颈缩截面内损伤演化和破坏过程进行研究,进一步解释薄板试样的损伤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16.
周瑛  俞传明  来虎钦 《色谱》1999,17(2):211-21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5.5%草一光可湿性粉剂中的异丙甲草胶和苄嘧黄隆两种活性成分,以V(甲醇):V(酸性水)=70:30作为流动相,采用ZORBAXSB-C18色谱柱。方法回收率达98.1%~102.6%,变异系数为0.4%~0.8%。  相似文献   
17.
化石能源的日渐紧缺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密切关注,而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资源,可以替代化石能源,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虽然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甘油副产物,但是甘油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平台分子,可用于生产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为了提高甘油的利用价值,同时探索一条高产率制备甲酸的可替代路径,本文研究了一个在较温和条件下,以三氟甲磺酸盐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将甘油选择性氧化为甲酸和乙醇酸的催化体系.结果表明,金属阳离子的催化活性与它们的水解常数(Kh)和内含水配体取代的交换速率常数(水交换速率常数, WERC)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适当的水解常数和较高的水交换速率常数有利于甘油氧化反应.在考察的多种金属三氟甲磺酸盐中,三氟甲磺酸铝(Ⅲ)是甘油选择性氧化为甲酸最有效的催化剂.在温度为70°C,反应12 h的条件下,甲酸收率可达72%.另外,反应体系中甘油、催化剂和H_2O_2的比例对甘油氧化产物分布有一定影响.一系列实验研究表明,催化体系中产生的Lewis酸和Br?nsted酸存在协同作用,具有适当Lewis酸和Br?nsted酸比例的金属盐呈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催化剂过度水解可降低其催化活性.Al(OTf)_3原位水解过程中产生的Lewis酸性物种[Al(OH)_x]~(n+)和Br?nsted酸物种CF_3SO_3H是催化甘油转化的活性中心,另外在H_2O_2存在下产生的Al过氧物种可能是甘油氧化的活性中心.反应动力学和~1H NMR研究表明,在甘油转化为甲酸的过程中,甘油酸、乙醇酸和乙酸可能是反应的中间产物,可以继续氧化转化为甲酸.该催化剂体系同样适用于其他生物平台分子选择性氧化转化为有机羧酸,并且能够在甘油氧化反应中多次循环使用.Al(OTf)_3作为简单易得的催化剂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和优异的循环使用性能,这将为甘油选择性氧化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开辟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芳香偶氮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光致顺反异构特性,不仅应广泛用于传统化学工业,还将应用于光化学分子开关、主客体超分子化学识别、自组装液晶材料、生物医学成像与化学分析以及光驱分子马达等诸多新兴科学领域.特别具挑战性的是开发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又易检测的偶氮发色团,近年来受到科研工作者们的高度关注.随着人们对研究新型芳香偶氮衍生物的迫切需要,又相继创新和发展了一些更新、更有效的芳香偶氮化合物合成方法,综述了最近新型芳香偶氮衍生物合成方法的新进展,尤其强调了芳基肼的氧化脱氢反应和金属催化偶联反应、芳胺的氧化反应、硝基芳香化合物的还原偶联反应、芳香偶氮氧化物的转化与还原、叠氮芳香化合物的催化偶联与热分解反应以及芳香基重氮盐的偶合与催化偶联反应等在芳香偶氮化合物合成方面应用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纤维类吸声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污染问题不但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噪音,开发出降噪性能优异的吸声材料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纤维类吸声材料的发展出发,重点论述了该类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聚合物纤维类吸声材料的研究现状,同时结合吸声机理及影响吸声性能因素,阐述了聚合物纤维类吸声材料的结构与其声学...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无导频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水声信道的稀疏特性对扩频信号进行识别,再利用扩频信号识别结果对水声信道响应进行判决反馈估计,从而实现对稀疏水声信道响应的可靠重建。仿真和湖上试验结果证实:无导频信道估计算法可以在不降低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对水声通信信号的稳健均衡,提升水声通信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