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3篇
化学   104篇
力学   39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9 毫秒
61.
CT教学实验仪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研制成功的CT教学实验仪的设计思想和总体结构,详细地讨论图像重建原理和算法以及电子学测量系统,CT教学实验仪有助于学生了解CT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可使学生了解物理学中的核衰变,吸收定律,γ射线能谱,电子学测量,计算物理以及计算机控制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62.
通过苯乙烯和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的共聚,合成了粒径在0.5μm~1.5μm的两亲高分子微球.随着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浓度的增加,微球粒径减小.通过扫描电镜,IR等分析手段对微球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3.
本文使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双足站立时与坐位时作用于髋骨上的应力。松质骨用八节点等参数块单元描述,结果为:60kg荷重,坐位时在坐骨支部位的最大应力约为297kg/cm~2;双足站立时在骶髂关节部位的最大应力约为97kg/cm~2。  相似文献   
64.
Ni/聚氨酯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用超声化学方法制备了纳米Ni微粒,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Ni/聚氨酯纳米复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纳米Ni微粒的结构和形貌以及纳米复合涂层中Ni微粒的分布;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Ni/聚氨酯纳米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纳米Ni微粒平均品粒尺寸为10nm;纳米Ni微粒均匀分布在Ni/聚氨酯纳米复合涂层中,其颗粒尺寸约为50nm;Ni/聚氨酯纳米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明显优于聚氨酯涂层.  相似文献   
65.
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MoSi2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其在室温下同Si3N4陶瓷球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加入MoSi2增强相可以显著提高镍基合金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及其摩擦磨损性能;当添加MoSi2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最高、磨损率最低;当MoSi2质量分数分别为20%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小;随着MoSi2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逐渐由塑性变形向脆性微断裂转变,其原因在于MoSi2硬质颗粒对镍基合金基体具有明显的弥散强化效应,并能够在摩擦磨损过程中起到有效的承载作用.为了保证镍基合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处于最佳状态,MoSi2增强相的最佳含量应控制在30%.  相似文献   
66.
利用火焰喷涂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尼龙1010(PAlOlO)涂层;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涂层的化学及晶体结构特征;采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涂层同不锈钢配副时的滑动摩擦磨损特性;并基于涂层及偶件磨损表面形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探讨了涂层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PA1010原料粉末在热喷涂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降解与氧化;PA1010涂层同不锈钢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同载荷密切相关,这是由于载荷影响其向偶件磨损表面转移及成膜所致;PA1010涂层在较低载荷下同不锈钢配副时主要发生轻微粘着磨损,在较高载荷下则主要发生严重粘着磨损及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67.
混合量子点器件电致发光的能量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月娣  徐征  赵谡玲  刘志民  高松  徐叙瑢 《物理学报》2014,63(17):177301-177301
在量子点的研究中,对于量子点光致发光研究报道较多,而量子点电致发光研究报道较少,特别是对于混合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中能量转移机理的研究未见报道,由于不同量子点之间的能量转移机理决定着器件的性能,为此本论文对该方面进行了研究.分别制备了单种量子点器件和混合器件,混合器件是利用红、绿、蓝三种量子点按照1:1的比例两两混合,做成结构为ITO/PEDOT:PSS/QDs/Al的器件.研究发现在一定电压范围内,单种量子点器件的发光强度随着电压增加持续上升,而混合量子点器件的发光出现了短波长下降,长波长上升的现象,表明当有外加电场时不同尺寸的量子点间产生了较高效率的能量转移.同时首次对混合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能量转移的各项参数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能量转移效率E、临界能量转移距离R0与外加电场的关系,对制备混合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一类具非线性发生率和垂直传染的SEIR传染病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时滞和脉冲免疫接种,运用离散动力系统的频闪映射,获得了一个无病周期解,并得到了无病周期解全局吸引的条件,运用脉冲时滞泛函微分方程理论,获得了含有时滞的模型持久性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69.
以H4SiMo12O40.nH2O和[Cr3O(OOCC2H5)6(H2O)3]NO3.nH2O等为原料,合成了一例新颖的微孔化合物K2[Cr3O(OOCC2H5)6(H2O)3]2[SiMo12O40].1.5HAc.6H2O;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红外光谱仪及紫外光谱仪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2)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99 64(5)nm,b=1.299 64(5)nm,c=2.090 26(8)nm,α=76.406 0(10)°,β=74.126 0(10)°,γ=79.658 0(10)°,Z=2.就其分子结构而言,阴、阳离子通过K+离子的桥联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而相邻链之间通过氢键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70.
基于需求和采购价格均为时变的EOQ模型,考虑物品的变质率呈更符合现实情况的三参数Weibull分布,同时考虑短缺量拖后和资金时值对易变质物品库存管理的影响,构建了相应的EOQ模型.应用数学软件Matlab对该库存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和主要影响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存在最优解,且各主要影响参数对最优库存控制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资金时值对库存总成本净现值的影响程度要甚于短缺量拖后的影响,故在制定科学的库存策略时资金时值需要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