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442篇
化学   820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72篇
综合类   97篇
数学   265篇
物理学   5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质子转移反应质谱在线检测痕量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在线检测技术,它可以在秒量级的时间内获得ppt量级的探测灵敏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环境污染监测、医学诊断、食品成分和质量检验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和装置结构,给出了一些痕量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的例子,以及作者实验室使用该技术检测挥发性有机物的初步研究结果,并对该在线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2.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溢  江平开  金天雄  柯清泉 《化学进展》2007,19(11):1776-1782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能够发挥纳米材料在电、磁、光等方面的优越性,也具有聚合物的易成型等方面的优点,正成为电介质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介电性能方面的研究概况,主要涉及了电导、介电强度与空间电荷、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以及局部放电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3.
稀土羧酸配合物在萃取分离、杀菌、催化和发光材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1]。将氮杂环双齿配位体引入到这类配合物中可增强配合物的共轭作用,提高稳定性并增强其杀菌能力和发光性质[2]。虽然氮杂环双齿配位体邻菲咯啉的稀土羧酸配合物报道较多,但含2,2′联吡啶配位的稀土羧酸配合物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含2,2′联吡啶的四元稀土羧酸混配配合物的研究更为少见[3]。2呋喃甲酸是糠醛在人体中的代谢产物,可做为防腐剂、熏蒸剂等,本文报道[Nd(C4H3OCOO)2·NO3·C10H8N2]2配合物的合成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2呋喃甲酸(分析纯)、2,2′联吡…  相似文献   
104.
芳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广泛应用于生物学、药物学及材料学等领域[1-4].Buchwald[5,6]及Ma[7]等分别报道了N,N及N,O配体用于CuI催化的芳卤胺化反应,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对于亚磷酸胺酯N,P配体用于CuI催化的芳卤胺化反应至今未见文献报道.本工作采用新的合成方法,通过两步反应,很方便地合成了一系列的新型亚磷酸胺酯N,P配体,并用于CuI催化的芳卤胺化反应.  相似文献   
105.
通过两种不同的原位反应制备了丙烯酸钐/丁腈橡胶[Sm(AA)3/NBR]复合材料.SEM和TEM结果表明,原位反应使稀土配合物的粒径减小,且均匀地分散在基体聚合物中.荧光分析表明,以260nm作为激发波长时,两种复合材料在379nm(4D1/2,6P7/26H5/2)和418nm(4L15/2,4G1/26H5/2)处出现了与自由离子基本相同的发射峰(374和390nm),属于受配体微扰的中心离子发光.原位反应制备的复合材料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均比非原位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高.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其荧光强度增加,至稀土质量分数为30%时出现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四个固定的参量设值:阳离子位能差EM2-EM1=25.50 kJ/mol、 EM3-EM1=-10.73 kJ/mol和最近邻阳离子对互作用能W12=45.6 kJ/mol、 W14=0.56 kJ/mol以及一个温度依赖的参量EM4-E<  相似文献   
107.
钕锗钼杂多酸根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光谱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及制备了K~7H~6[Nd(GeMo~1~1O~3~9)~2].27H~2O单晶, 测定其晶体结构, 空间群属P2~1/n, 晶胞参数: a=1.7095(4), b=2.6895(3), c=2.1214(5)nm, β=103.11(2)^o; V=9.4994(3)nm^3; Z=4; D~m=3.14g/cm^3, D~c=3.05g/cm^3; μ(MoKa)=43.7cm^-^1。利用结构分析的结果, 研究配合物的IR光谱性质, 提出利用IR光谱推测杂多配合物分子结构特征的实验证据和理论根据。电子光谱证实配合物中Nd^3^+的f轨道参与成键。  相似文献   
108.
冲绳海槽的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冲绳海槽是一个弧后盆地,具有过渡性构造单元的特点:地壳厚度减薄,构造活动剧烈,地壳热流值高等,地震调查表明,海槽内发育三套不同环境下的岩层:A,B,C层,A层代表更新—全新统,北部薄南部厚;B层代表上新统,北厚南薄;C层为“声波基底”,中新世末—上新统初发生海槽运动Ⅰ幕,是冲绳海槽的莫基构造幕,上新世末发生海槽运动Ⅱ幕,是冲绳海槽的统一和扩张幕,冲绳海槽的形成经历了深部物质的拱顶期,地壳的裂陷期和岩浆溢出推挤两侧岩体的扩张期。  相似文献   
109.
采用[2+1+1]的设计合成模式, 以二核化合物[Mo~2S~4(TDT)~2](Me~4N)~2(1,TDT=S~2C~6H~3CH~3^2^-)为起始物,与Ag(PPh~3)~3(NO~3)反应,首次合成[Mo~2Ag~2S~4](TDT)~2(PPh~3)~2·CH~2Cl~2(2)的类立方烷异四核簇合物.文中报道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研究结果, 以此簇合物和过量的Cu(PPh~3)~2dtp[dtp=S~2P(OEt)~2]反应发现金属Ag可被Cu取代,形成其同系物[Mo~2Cu~2S~4](TDT)~2(PPh~3)~2.这是迄今研究较少的原子簇反应类型.化合物的结晶学参数如下: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1.7202(4)nm,b=1.7632(3)nm,c=1.9033(8)nm.β=99.24(3)°,V=5.698(3)nm^3,Z=4,D~c=1.69g/cm^3.对于6158个衍射,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40,R~W=0.048  相似文献   
110.
建立了胶束电动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乙肝解毒胶囊中的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黄芩苷、大黄素5种药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使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以30 mmol/L月桂酸-70mmol/L氨水溶液(含20%乙腈,pH10.0)为缓冲液、70%异丙醇(含3 mmol/L乙酸)为鞘液。结果表明,在18 min内各组分达到基线分离,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黄芩苷、大黄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20、0.05~15、0.05~10、2.0~500、0.02~15 mg/L,检出限分别为0.007、0.02、0.02、0.60、0.006 mg/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104%,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9%。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已成功用于乙肝解毒胶囊中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黄芩苷、大黄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