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8篇
化学   12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郭荣 《珠算》2008,(4):76-79
信息工具的创生,一定“脱胎”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是泛泛需求,而是那些已经存在数据库中,因为没有正确管理理念而被“稻草”掩盖的“黄金”。  相似文献   
42.
阳离子型微乳液对锰(Ⅱ)-水杨基荧光酮的增敏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阳离子型O/WCTMAB/n-C_5H_(11)OH/n-C_7H_(18)/H_2O微乳液为介质,进行Mn(Ⅱ)-SAF的光度法测定,ε_(575)=1.73×10~5L·mol~(-1)·cm~(-1),与以水为介质ε_(580)=6.59×10~4L·mol~(-1)·cm~(-1)及相同含量CTMABO/W胶束溶液为介质ε_(575)=1.20×10~5L·mol~(-1)·cm~(-1)比较,测定灵敏度显著增加,某些实验条件更为宽容,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3.
O/W微乳液中聚邻甲苯胺超微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聚邻甲苯胺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较好的贮存电荷的能力和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因而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j,其合成方法主要有电化学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J.化学会成法所得聚邻甲苯肢的粒子一般大于100urn.近年来,以表面活性剂聚集体微乳液、溶致液晶为介质,制备超微粒子材料已为人们所关注「’-’].以微乳液为介质进行聚合反应亦引起重视,但大部分微乳液聚合都是在四组分微乳液(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单体和水)中进行‘”·“‘.近年来,某些油溶性单体已成功地在无助表面活性剂的三组分微乳液中聚合[‘’·‘’1…  相似文献   
44.
微乳液、液晶及其增溶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已引起重视与关注。本文研究了CTMAB-C_5H_(11)OH-H_2O体系微乳液、层状液晶及其对C_7H_(16)的增溶特性。1 实验方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析纯,简称CTMAB)、正戊醇、正庚烷,皆为分析纯,H_2O为二次蒸馏水。1.2 各向同性区域的测定先以滴定法粗略确定单相区域的相界线,然后在相界线两侧均匀选点配样,于25.0±  相似文献   
45.
DEA与SDS/n-C5H11OH/H2O微乳液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N,N-二乙基苯胺(DE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n-C5H11OH)/H2O体系O/W和W/O结构微乳液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EA在SDS/n-C5H11OH/H2O体系微乳液中有两种定位方式:其一,DEA分子在微乳液液滴膜相中定位于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基团附近;其二,DEA分子在微乳液液滴膜相中定位于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一侧.两种定位的分布与微乳液的结构和组成相关.  相似文献   
46.
Triton X-100微乳液中铈与L-色氨酸荧光反应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Triton X-100微乳液(Triton X-100-M)对荧光法测定L-色氨酸的增敏作用。在酸性条件中Ce4+可将色氨酸氧化为强荧光性物质,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分析色氨酸的新方法。与Triton X-100胶束相比,Triton X-100微乳液对荧光法测定L-色氨酸具有更好的增敏作用,在该介质中测定灵敏度提高了225倍。实验中对影响荧光测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优化,同时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干扰并做了回收试验,对荧光增敏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色氨酸浓度在0.1~1.0 μg·m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成线形关系,其线性方程为F=342.37+30.45c,r=0.998 4,检出限为0.09 μg·mL-1。在优化参数条件下,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7.
朱霞石  孙静  包莉  郭荣 《应用化学》2006,23(3):323-0
β-环糊精与CTAB微乳液协同增敏荧光法测定微量铋研究;铋(Ⅲ);β-环糊精;微乳液;增敏;荧光分析法  相似文献   
48.
W/O与O/W,W/O与双连续结构微乳液的界面电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天晴  魏逊  郭荣 《化学学报》2002,60(4):633-638
无探针伏安法和电容法测定结果表明,在质量比H_2O/n-C_5H_(11)OH = 50/50条件下,SDS总含量<3%时,上相呈W/O结构,下相呈O/W结构,随着体系SDS 总含量的增大,界面上SDS量增加,界面电势ΔE、界面电容C、界面电荷传递电流 i_p均增加,而界面电阻率ρ_i则减小;当体系 SDS总含量≥3%时,上相呈W/O结构 ,下相呈双边续结构,各界面电性质变化幅度均变缓。  相似文献   
49.
钱俊红  郭荣  郭霞 《化学学报》2002,60(2):261-266
应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青霉素G钾盐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n-C5H11OH/H2OO/W微乳液中的水解反应。结果表明,CTAB/n-C5H11OH/H2OO/W微乳液对青毒素G钾盐的水解具有抑制作用,此结果与此O/W微乳液能降低青霉素G钾盐(Pen-K)分子极性基团的电荷密度,减少Pen-K所处微环境的质子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50.
维生素C对表面活性剂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维生素C(VC)能提高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水中的溶解度,具有助溶作用;且能提高n-C5H11OH在O/W微乳液中的增溶量和水在W/O微乳液中的增溶量,O/W与W/O微乳液区域同时扩大,具有助溶-增溶作用。VC的助溶作用与助溶-增溶作用均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只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体系有效,VC助溶-增溶作用的机理是同时增加W/O和O/W微乳液的稳定性和层状液晶向双连续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