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3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采用HF和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和PBE0方法,在7个不同的基组下优化得到了4-氨基-1,8-萘二酰亚胺(ANI)的基态几何构型,用CIS/6-31+G(d)方法得到第一激发态几何构型,频率分析无虚频.在此基础上运用HF-CIS,TD-B3LYP和TD-PBE0方法研究了在气相及DMSO,DMF,MeCN,THF,CHCl3和EtOH溶剂中ANI的前线轨道及电子光谱.结果表明,HOMO→LUMO的跃迁是π→π*跃迁.随溶剂极性的增加,其最大吸收和荧光波长红移.用TD-B3LYP/6-31+G(d)方法得到的溶剂中ANI的吸收光谱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性较好,但荧光光谱计算值与实验值有较大差异.进一步经线性拟合校正,ANI在非质子溶剂中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计算显示激发态ANI具有较大的偶极矩,与解释相关荧光分子探针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方向选择性现象的光生电场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22.
喹啉衍生物锌离子荧光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锌离子检测的喹啉衍生物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于喹啉、8-羟基喹啉和8-氨基喹啉合成的锌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结构和设计原理,概述了锌离子对喹啉衍生物荧光传感器光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喹啉衍生物锌离子荧光传感器在检测过程中的优点及其实际应用价值,并展望了这类锌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3.
将Cu作为第二金属,制备了不同Cu掺杂量的和不同温度下焙烧的双金属改性的Cu/VOx-TiO2复合催化剂,并用于液相苯直接羟基化制苯酚反应中.固定钒的含量为4.3%,合成了一系列不同Cu掺杂量(w=0.29%~2.5%)的催化剂,并在不同的温度下(350~650°C)进行了焙烧.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H2程序升温还原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Cu后催化剂仍保持有序的介孔结构,并且有效地促进了VOx物种在载体TiO2上的分散和VOx物种的还原,同时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其中Cu以+2价的形态存在于催化剂中.另外,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苯羟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丁烯醛在π-烯丙基氯化铁三吡啶配合物作用下,会生成自缩合产物,经色谱-质谱、红外光谱、核磁等手段表征,确认产物为6-甲基-1,3环已二烯基甲醛。推测反应机理是丁烯醛与π-烯丙基氯化铁三吡啶配合物进行配位体交换,然后与另一丁烯醛分子加成环化而成。由于配合物中配位体的定位作用,大大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而未见其它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5.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在缓冲溶液中不同温度下α-硫辛酸(AL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LA对BSA的内源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过程,猝灭常数KSV分别为4.65×103L/mol(26℃)和4.46×103L/mol(37℃)。依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到给体(BSA)-受体(ALA)间的结合距离r=2.90 nm,能量转移效率E=5%。测定了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4.31×103L/mol(26℃),4.27×103L/mol(37℃),以摩尔比1∶1结合。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确定了相互作用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ALA与BSA之间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26.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DDB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菌剂。基于甲基橙(MO)与DDBA在水中能够形成离子复合物使其吸收光谱显著改变的现象,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DDBA的方法。该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是6~40μmol·L-1,线性方程为y=-0.01556x+0.7784,其线性相关系数R2 为0.9964,检出限为0.58μmol·L-1。溶液中的常见阴离子、溶液pH值和温度对该检测方法都没有明显影响。用精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应用于商品新洁尔灭消毒液中的DDBA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7.
建立了水中磺酸偶氮染料甲基橙(MO)、刚果红(CR)和酸性铬兰K(ACBK)的反胶束萃取-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的方法。采用Hypersil 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V(甲醇)/V(水)=63:37(含10mmol/L的KH2PO4、4mmol/L的四丁基溴化铵,KOH调pH=7.0),流速为0.8mL/min,MO、CR和ACBK检测波长分别为449nm、505nm和526nm。结果表明,染料的回收率为92.9%~102.1%,相对标准偏差为0.9%~2.3%,水中MO、CR和ACBK的检出限分别为0.6μg/L、1.2μg/L和1.3μg/L。  相似文献   
28.
胶束增敏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盐酸左氧氟沙星(OFLX)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性质,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对OFLX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OFLX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0~1.00μg/mL,检出限为4.73ng/mL。  相似文献   
29.
采用溶胶-凝胶法,室温条件下合成了不同Cu含量的Fe/Cu-HMS介孔分子筛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镜(SEM)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无助剂条件下,以苯甲醇氧化为反应探针,考察了催化剂Fe/Cu-HMS的催化活性。研究表明:铁、铜部分进入分子筛骨架,没有改变分子筛的介孔结构,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80℃反应温度下,苯甲醇与过氧化氢摩尔比为1∶2,Fe/Cu(50)-HMS为催化剂,反应时间4 h,苯甲醇转化率可达69.9%,苯甲醛选择性达到90.0%,催化剂在重复使用3次后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恩诺沙星(EFLX)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特性,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EFLX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恩诺沙星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64μg/mL,检出限为4.75 n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