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40篇
力学   1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3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RK)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激酶,为了寻找新型结构的ERK抑制剂,采用拼合原理设计合成了两类共12个含有吗啉环的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 ERK激酶活力和细胞增殖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和HCT-116具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1-(4-氟苄基)-3-(5-(4-吗啉代苯基)吡啶-2-基)脲(18f)的IC50分别达到0.36和0.55μmol/L,对正常细胞L02毒性较低(>10μmol/L).同时,18f能抑制ERK的激酶活力(IC50=0.051μmol/L)和磷酸化水平,但不影响总ERK表达和上游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的激活.上述结果为新型苄基吡啶基脲类ERK抑制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2.
建立明胶空心胶囊中2-氯乙醇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测定方法. 明胶空心胶囊溶液经NaCl溶液盐析后失去明胶的物理性质,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对明胶空心胶囊溶液中2-氯乙醇含量进行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2-氯乙醇在10~35 μg/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为0.999 4,定量限和检出限分别为10和5 μg/g,回收率为92.1%~102.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使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样品进行了检验. 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有效解决了明胶空心胶囊基质效应,可用于市售明胶空心胶囊中2-氯乙醇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3.
64.
物理教学技能大赛,旨在培养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物理教学技能,促进物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和提高物理师范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技能大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了物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大赛开展时间较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本文发展了二维非定常热导热并带有多重相变运动边界问题的双倒易边界元方法.对热储能系统中相变材料的多重相变运动边界问题进行了模拟,得出了温度分布及相变界面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双倒易边界元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66.
A multiple scattering analysis in a nonviscous fluid is develop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coherent sound motion in the presence of disordered heterogeneities, such as particles, fibers, bubbles, or contrast agents. Scatterers can be homogeneous, layered, shell-like with encapsulated liquids or gas, nonabsorbing, or absorbing, and can take a wide variety of shapes. A priori imposed limitations or physical assumptions are absent in the derivation, whether they concern the expected response of the fluid-scatterer mixture, the scatterer size relative to wavelength, or the scatterer concentration or the screen thickness. However, as in any multiple scattering formulation, a closure assumption is invoked. Closed-form results for the backscattered and forward-scattered wave motions on either side of the screen of scatterers are obtained. The fluid-scatterer mixture is shown to behave as an effective dissipative medium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coherent mo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effective medium is fully described once two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the effective wave number and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associated half-space screen. Remarkably, both parameters depend only on the far-field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a single scatterer.  相似文献   
67.
甲醇转化为低碳烯烃催化剂的选择性,可通过由有机胺(79-2系列)或无机氨(HZ-29系列)合成的中孔ZSM-5沸石以及小孔毛沸石和毛沸石-菱钾沸石(HE-1和HSW)的改性而提高。经P(HZ-29-P)或Mg(79-2-Mg)改性的沸石催化剂相应具有高乙烯或高丙烯及低碳烯烃选择性;经改性后的两类小孔沸石(HE-1-Zn 和SW-2)都得到了高乙烯及丙烯选择性和高C_2~-/C_3~-比。改性前后的沸石催化剂经吸附容量、吸附氨TPD、吸附吡啶IR 等测定结果表明,沸石改性后引起的通道收缩及表面强酸中心数的减少是提高选择性的关键。和H 型的对比,在经改性后的沸石催化剂上结炭量都明显下降,其中以HZ-29-P 结炭最少,且此催化剂能够经受30次以上的再生试验。  相似文献   
68.
用XRD,MASNMR,IR及NH_3-TPD等技术考察了不同价态金属阳离子引入ZSM-5沸石阳离子位对水热条件下骨架铝迁移的阻抑作用以及表面酸性的变化。实验证明,ZSM-5沸石中部分H~+被金属阳离子M(M=Na~+,Ca~(2+)或La~(3+)取代后,在≥400℃水热条件下骨架铝仍有迁脱现象,致使表面总酸中心减少,其中强酸中心减少较多,和相同水热处理条件下HZSM-5沸石的变化规律一致,但MZSM-5较HZSM-5保留有较多的骨架铝及酸中心,且骨架铝的迁脱量和酸中心的减少有很好的平行关系,说明1、2或3价金属阳离子进入ZSM-5沸石阳离子位都具有阻抑骨架铝迁移的作用。等当量交换的MZSM-5沸石阻抑骨架铝迁移的能力为La~(3+)>Ca~(2+)>Na~+(>H~+)。  相似文献   
69.
1-(2-羟乙基)-2-烷基-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军  胡松青  王勇  郭文跃  刘金祥  尤龙 《化学学报》2008,66(22):2469-2475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分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6种不同烷基链长的1-(2-羟乙基)-2-烷基-咪唑啉缓蚀剂抑制H2S腐蚀的缓蚀机理进行研究, 并对其缓蚀性能进行评价. 前线轨道分布和Fukui指数表明, 6种缓蚀剂分子的反应活性区域均集中在分子的咪唑环上, 3个反应活性中心分别位于咪唑环上的N(4), N(7)和C(8)原子, 可使咪唑环在金属表面形成多中心吸附. 分子的反应活性及活性区域分布对烷基链长并不敏感. 单分子吸附能、膜的内聚能、吸附角和链间距的计算数据显示, 缓蚀剂膜的稳定性以及膜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强度随链长的增加而增大; 当正构烷基碳链长度大于13时, 缓蚀剂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高覆盖度、致密的疏水膜, 能有效阻碍溶液中的腐蚀介质向金属表面扩散, 从而达到阻碍或延缓腐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Pt(NH_3)_4NaY,Pd(NH_3)_4NaY及Co(NH_3)_6NaY沸石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红外谱图变化的规律。发现该沸石晶穴中这些络离子在250℃下抽空1小时,其结构均破坏;若再在400~500℃区间加热1小时,其表面均有Si—H键生成,并讨论了Si—H键生成的机理。用D_2交换法证明了这些络离子破坏后,在PtNaY,PdNaY及CoNaY沸石表面分别有Pt-H,Pd—H及Co—H键存在,它们是由于NH_3在这些沸石表面高温分解所放出的H吸附在这些金属离子上的结果。由IR与ESR法证明室温下于NaY沸石晶穴中可合成出[Co(NH_3)_5O_2]~(2+)与[Co(NH_2CH_2CH_2NH_2)_2O_2]~(2+)离子;在适当的条件下,于Y型沸石表面可合成出一种特殊的Co络合物载氧体,ESR证明它易将2,6-二特丁基对甲酚氧化成自由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