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37篇
力学   1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3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21.
本文发展了非线性边界条件相变传热过程的轴对称双倒易边界元方法,数值模拟了金属熔滴在快速冷却条件下的快速凝固过程。分别研究了在微重力落管和落塔中及喷射成形过程中金属熔滴的快速凝固过程,得到了过冷度,再辉时间,温度变化及相变界面随时间的变化等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22.
23.
ZSM-5沸石骨架铝迁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4.
MPI质谱研究作为化学分析和研究光物理过程的工具受到广泛的重视[1-4].REMPI的特征过程是,首先分子吸收。个光子共振激发到中间态,然后处于中间激发态的分子再吸收n个光子激发到电离连续区[5].REMPI的谱特征可以给出中间态分布的详细信息[6],利用REMPI过程可研究单光子跃  相似文献   
25.
本文用TPD技术与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甲醇与烯烃在HSW与PHZSM-5上的吸附及甲醇的催化转化。观察到甲醇转化的产物分布与催化剂表面结构OH 基(3608cm~(-1))附近的吸收峰强度,B 酸中心的数目及其强度有直接关联。强的B 酸中心的数目较多、且能使甲醇与烯烃产生强烈的化学吸附而生成烷氧基的催化剂HZSM-5有利于生成汽油产物。反之,则有利于生成低碳烯烃。HSW 沸石表面结构OH 基的数目虽然很多,但是与HZSM-5相比,其表面强的B 酸中心的数目却较少,对甲醇与烯烃的化学吸附较弱,故有利于低碳烯烃的生成。另外,在高温下HSW 与PHZSM-5孔道中所生成的芳烃与聚合物的二次裂解也会使产物中富产烯烃。  相似文献   
26.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C_6—C_8芳烃在HZSM-5,PHZSM-5及REY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物种。间二甲苯室温吸附在HZSM-5上几乎见不到表征苯环的C—C键伸缩振动吸收蜂,但出现一条很强的表征对二甲苯苯环C—C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吸附的间二甲苯基本上都转化为对二甲苯。反之,室温吸附在HZSM-5上的对二甲苯也部分地转化为间二甲苯(或邻二甲苯)。吸附在HZSM-5上的邻二甲苯则部分地转化为对二甲苯。REY催化剂上的吸附,也有类似的异构化现象。甲苯室温吸附在PHZSM-5上时,却观察到对二甲苯的吸附物种,表明发生了歧化作用。甲苯室温吸附在预吸附CD_3OD的REY催化剂上发生烷基化生成了对二甲苯。此外,还观测到吸附态的C_6D_6分子的D原子与沸石催化剂表面结构的OH基发生D—H交换作用。苯在HZSM-5,PHZSM-5及REY上吸附时,其结构对称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7.
甲胺分子多光子电离质谱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胜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利用可调谐脉冲激光器,测得了甲胺分子在不同激光波长和激光功率下的多光子电离和解离产物。母体离子CH3NH^+2的离解速常数随激光发波长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8.
关于有限群的p-超可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有限群的p-超可解性,利用子群的s-条件置换性及Sylow子群的极大子群对有限群结构的影响,得到了一个群为p-超可解群的一些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9.
During noninductively driven discharges in the Tore Supra tokamak, steady sinusoidal oscillations of the central electron temperature, lasting as long as 2 min, have been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Having no helical structure, they cannot be ascribed to any known MHD instability. The most plausible explanation of this new phenomenon is that the plasma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evolve as a nonlinearly coupled predator-prey system. This interpretation is supported by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coupled resistive current diffusion and heat transport equations.  相似文献   
30.
非线性时间序列的小波分频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明  韩崇昭  郭文艳  文小琴 《物理学报》2005,54(5):1988-1993
基于噪声的小波变换特点,结合小波包分解和模极大重构来抽取含噪信号的主分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尺度分解和Volterra自适应滤波的分频预测算法,使用较少的模型训练样本,同时具有强的抗噪能力.该算法克服了传统小波分解尺度选取的盲目性及单纯Volterra预测器抗噪性能的不足,数值仿真表明,针对含强噪声的非线性信号可进行有效预测. 关键词: 小波分解 Volterra自适应滤波器 分频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