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化学   221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79篇
物理学   2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大功率长寿命电弧等离子体炬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功率长寿命等离子体炬的基本特性的深入了解,得到了一套完整的等离子体炬运行参数.制成的等离子体炬功率在80~250kW之间可任意调节,弧电压最高达到490V,热效率最高达到73%,等离子体射流长度大于40cm.研制的等离子体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可靠,阴极烧损量仅为4.1ng.C-1.该等离子体炬已成功地应用于三废处理实验中,运行时间已超过100h.  相似文献   
182.
主要研究了热原子蒸气池中铯Rydberg原子nS1/2→(n+1)S1/2微波耦合的双光子光谱.铯原子基态(6S1/2)、第一激发态(6P3/2)、Rydberg态(69S1/2)形成阶梯型三能级系统,弱探测光作用于基态到激发态6S1/2→6P3/2的跃迁,强耦合光则作用于6P3/2→69S1/2的Rydberg跃迁形成电磁感应透明(EIT)效应,实现对Rydberg原子的光学探测.频率fMW=11.735 GHz的微波场耦合69S1/2→70S1/2的Rydberg跃迁,形成微波双光子光谱.利用EIT-AT分裂光谱研究微波电场强度对双光子光谱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强微波场作用时,EIT-AT分裂与微波场功率成正比,而弱微波场时的EIT-AT分裂与微波场功率成非线性依赖关系,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结果相一致.本文的研究对微波电场的精密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3.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乙二胺N,N-二(6-氨基青霉烷酸)二乙酸(L1)与10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o2+、Mg2+、Ca2+和Mn2+的加入对L1的荧光发射没有明显影响;K+、Fe3+、Gd3+、Ni2+和Zn2+的加入对L1的荧光发射有微弱的猝灭作用;Cu2+对L1的荧光发射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当Cu2+浓度为L1的200倍时,猝灭率达到68.73%;计算得出Cu2+对L1的Stern-Volmer猝灭常数Kav为106400L·tmol-1.  相似文献   
184.
应用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模型、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及龙格-库塔算法和变分法,研究了Compton散射对亚皮秒超高斯脉冲在等离子体传输的影响,给出了该脉冲传输演化的修正方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Compton散射前相比,Compton散射使脉宽压缩程度和非线性效应增大,脉冲展宽降低,非线性增强效应有效地削弱了色散效应;使脉宽趋于最大和最小时频率抖动,啁啾不为0;使超高斯脉冲振幅、啁啾和脉宽随传输距离增大振荡演化加快,频率和相位呈线性关系的抖动,脉冲中心位置呈准线性关系;Compton散射对超高斯脉冲保形传输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5.
半主动U型液力阻尼器的结构振动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半主动控制系统由于其动力可调范围广、耗能小和内在稳定性好等特点,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基于离复位控制((OTE)算法,本文检验了-变阻尼半主动控制装置-SATLCD的风振控制效果。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研究OTE算法应用于SATLCD实施结构振动控制的可能性。数值研究确认了SATLCD的有效性和它相对于无控和被动控制的优越性,同时也验证了OTE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6.
应用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模型,研究了Compton散射下介电系数对等离子体光子晶体色散的影响,考虑Compton散射对介电系数的影响,给出了一维等离子体光子晶体色散关系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散射前相比,当介电系数ε=1时,不出现禁带;当ε<3时,随着ε的增大,一级禁带宽先缓慢增大,再到最大值,后缓慢减小,二级禁带宽先缓慢增大后趋于饱和值0.69,较散射前减小了0.03,两禁带ε临界值为5.4,较散射前减小了0.6;当ε<5.4时,一级禁带宽明显大于二级,较散射前减小了0.04;当ε>5.4时,二级禁带宽大于一级,二者差值比散射前明显减小;截止频率和二级禁带边缘频率均向低频方向较快移动,且二级禁带边缘频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截止频率。  相似文献   
187.
不同裂解条件对天冬酰胺主要裂解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不同条件下天冬酰胺的主要裂解产物进行分析,并通过裂解同位素标记样品,计算主要含氮裂解产物中的同位素比例,推测其形成途径,研究裂解条件对主要裂解产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天冬酰胺裂解影响较大,主要裂解产物在低温和高温下生成量变化较大。300℃时,马来酰亚胺和琥珀酰亚胺为主要的裂解产物,300~600℃时生成量显著增加,600~900℃时马来酰亚胺生成量缓慢增加而琥珀酰亚胺逐渐降低;随着温度升高,酸类和酰胺类物质生成量持续增加;腈类和吡咯类物质在高温下生成量明显增加。此外,温度对含氮裂解产物的形成途径也有较大影响。马来酰亚胺、乙酰胺在低温下N主要来源于标记的酰胺N,而在高温下主要来源于未标记的氨基N。氢氰酸、乙腈和丙烯腈中的N原子均主要由未标记的氨基转变而来,且随着温度升高,这种生成途径所占比例越高。而裂解气氛和裂解时间对天冬酰胺主要裂解产物的生成量及途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8.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碳酸钙中铁、锰、铅、镉、铬、砷、汞、钡、镁、铜10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硝酸(1+4)溶解样品,在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下直接测定。通过试验确定了各金属元素的分析谱线,对消解方法和消解液进行了探讨。10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为0.0018~0.0589μg/mL,加标回收率为91.80%~99.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3%~4.85%(n=6)。该方法灵敏度高,适用于碳酸钙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89.
建立了基于尺寸排阻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 SEC-ICP-MS)分析比格犬血浆中米铂及其铂代谢物形态的方法。半定量测得的血浆中总铂的含量与传统ICP-MS直接测定方法基本相同。采用Bio-Sep-s2000型色谱柱在2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2)的色谱条件下与ICP-MS联用检测同位素Pt-195发现,血浆中有米铂原型和4种铂代谢物;将不同时间点采集的血浆进行铂形态分析发现,与蛋白结合的铂代谢物m2含量最高;米铂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对比米铂与m2的相对含量发现,米铂原型与m2的比例在给药初期迅速下降,后缓慢上升,再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90.
研究了一种新型、全光纤、宽带可调谐环形腔掺饵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利用由单模-多模-单模光纤组成的滤波器实现波长可调谐及激光器的全光纤结构.该滤波器将多模光纤缠绕在偏振控制器上,两端分别与一段单模光纤相连,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的状态,实现了中心波长1542~1560 nm的不同激光输出.单波长连续可调谐激光器的波长可调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