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化学   231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27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78篇
物理学   2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希土-β-二酮-有机碱的配合物具有较强的发光性能,其性和作为高分子材料中的发光物质的应用研究发展-直较快。本文合成了九种铕(Ⅲ)-β-二酮-有机碱的配合物(EuL3B),研究了配合物的IR,UV,荧光光谱和光电子能谱,并探讨了配体中O,N原子与Eu(Ⅲ)的配位性能。  相似文献   
12.
噻吩查尔酮紫外光谱的取代基效应陆文兴颜朝国(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化学系江苏扬州225002)朱权(扬州化工学校江苏扬州225002)关键词噻吩查尔酮KF-Al2O3紫外光谱取代基效应中图分类号O626.12我们曾报导查尔酮的KF-Al2O3催化合成[1]...  相似文献   
13.
芸香科九里香属(Murraya)无刺灌木或小乔木,约12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6种,2个变种[1].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本属药用植物在我国自古供药用.小叶九里香为芸香科九里香属灌木或小乔木,又名满江香、七里香等,原产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九里香的花、叶、果均含精油,出油率为0.25%,精油可用于化妆品香精、食品香精;叶可作调味香料;枝叶入药,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可治胃痛、风湿痹痛,外用有局部麻醉作用,可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等.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对破伤风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医药上还以之为强壮剂、健胃剂等.九里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已报道约200多个化合物,其中以咔吧唑生物碱为主,并含有黄酮及其甙类,香豆素,苯丙素及其甙类等,由于咔吧唑类生物碱具有的较强生理活性而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14.
海泥、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赤潮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有着密切的关系,微量元素Fe和Mn的超标存在是赤潮形成的诱发因子[1]。海水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法[2]、ICP AES法[3,4]、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5~7]、流动注射 氢化物发生 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8]等,而海泥中的微量元素的测定却未见报道。本文用ICP AES法测定粤东近岸海域海泥中的Fe和Mn。1 实验部分1.1 取样海泥:用取样器于监测站点取出0~0.5cm、3~3.5cm、5.0~5.5cm深处,大小为10cm×10cm×0.5cm(长×宽×高)的长方体泥块,置于小烧杯,用保…  相似文献   
15.
李源  郝小枝 《大学数学》2019,35(2):122-126
指出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版考研数学考试分析中关于矩阵相似试题解答中的一个错误.系统梳理了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课程中关于相似矩阵刻画的角度和方法,明确了在线性代数课程体系中3类可以作出相似判定的矩阵类别及其对应的判别方法,给出不能一般判定相似关系的第4类矩阵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实例给出在特殊情形下解决第4类矩阵相似关系判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Exchange bias effect has been widely employed for various magnetic devices.The experimentally reported magnitude of exchange bias field is often smaller than that predicted theoretically,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due to the partly pinned spins of ferromagnetic layer by antiferromagnetic layer.However,mapp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inned spins is challenging.In this work,we directly image the reverse domain nucleation and domain wall movement process in the exchange biased Co Fe B/Ir Mn bilayers by Lorentz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From the in-situ experiments,we obtain the distribution mapping of the pinning strength,showing that only 1/6 of the ferromagnetic layer at the interface is strongly pinned by the antiferromagnetic layer.Our results prove the existence of an inhomogeneous pinning effect in exchange bias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为培养出新时代创新人才,构建的“三融合、二反思、四进阶”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科技创新能力。依据有机化学特点,创设科学发现情境,通过核心知识点网融合(挑战度)、理论实践交叉融合(高阶性)和化学思政融合(课程思政)“三融合”策略,不断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反思、学生反思的“二反思”过程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效果;最终使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通过“四进阶”教学策略逐步提升科创能力(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AAPTS)为单体,通过“一锅法”制备了一种氨基官能化介孔二氧化硅吸附材料用于吸附As(V)。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氮气吸附-脱附分析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对吸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氨基官能化介孔二氧化硅在吸附环境为pH 3,温度25℃,吸附时间30 min时达到最佳吸附效果,其饱和吸附量为93.74 mg/g。动力学吸附、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材料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且属于单层吸附的化学结合过程。本研究为去除环境水样品中的As(V)提供了潜在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9.
利用溶胶-凝胶法首先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氧化锡晶种膜,之后采用溶剂热法在其上生长了致密的氧化锡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氧化锡薄膜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构成薄膜的氧化锡晶粒具有四方锡石结构,尺寸在7~10 nm之间。表面活性剂在溶剂热反应过程中对薄膜生长的研究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以显著提高薄膜的质量。对所制备的氧化锡薄膜进了气敏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和的测试条件下,如室温、常压、干燥的空气背景等,该氧化锡薄膜对二氧化氮气体具有良好的探测能力,检测限为0.5μL·L-1。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个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的全绿色加工过程.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为原料,以超临界CO2和超声偶合法对木质纤维素进行预处理.超临界CO2预处理条件为:压力15-25 MPa,温度120170℃,含水量50%,反应时间0.54 h.超声场功率600W,温度80℃,作用时间2-8 h.用纤维素酶水解反应获得的还原糖总量来评价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单纯超临界CO2和超临界CO2偶合超声预处理都能够提高生物质水解反应还原糖产量.对于玉米芯,超临界CO2预处理(170℃,20 MPa,3 0min)后,还原糖产率为62%(未预处理的为12%).对于玉米秸秆(170℃,20 MPa,2.5 h),还原糖产率为46.4%.对于玉米芯,超临界CO2偶合超声预处理(600 W,80℃下超声处理6 h,然后用170℃,20 MPa超临界CO2预处理30 min)后,还原糖产率为87%.对于玉米秸秆,超临界CO2偶合超声预处理(600 W,80℃下超声处理8 h,然后用170℃,20 MPa超临界CO2预处理1 h)后,还原糖产率为25.5%.与未处理生物质相比,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在超临界CO2和超声预处理后其结晶度没有明显变化.扫描电镜分析则发现木质纤维素的表面积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