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化学   127篇
物理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72.
合成了一种-2,2’:6’,2″-三联吡啶衍生物,4'-对二甲氨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利用L与锌离子形成的稳定配合物(ZnL).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在无水乙醇和含水乙醇介质中各种阴离子对该配合物ZnL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发现该配合物能在含水乙醇介质中选择性的识别磷酸根类离子。磷酸根、磷酸氢根与磷酸二氢根离子分别与ZnL配合物以1:1、2:1及2:1结合模式影响体系的吸收和荧光发射,ZnL配合物对磷酸根类离子的识别作用主要源于配合物多余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73.
合成了一种-2,2′∶6′,2″-三联吡啶衍生物,4′-对二甲氨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利用L与锌离子形成的稳定配合物(ZnL),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在无水乙醇和含水乙醇介质中各种阴离子对该配合物ZnL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发现该配合物能在含水乙醇介质中选择性的识别磷酸根类离子。磷酸根、磷酸氢根与磷酸二氢根离子分别与ZnL配合物以1∶1、2∶1及2∶1结合模式影响体系的吸收和荧光发射,ZnL配合物对磷酸根类离子的识别作用主要源于配合物多余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74.
通过在自制仪器上发生的激光等离子体反应, 产生了硅与碳、磷、硫、氧等非金属元素形成的二元原子簇离子, 记录了它们的飞行时间质谱。根据对这些簇离子的组分的分析, 认为在硅碳簇离子中碳原子形成直链, 硅原子位于链端; 硅硫簇离子中的硅原子向一维伸展, 通过硫原子桥连一起; 硅磷簇离子则主要来取多面体的构型。所有成簇硅原子的价电子在各簇离子中都充分参于成键。  相似文献   
75.
Ni基催化剂上CH4裂解制备纳米碳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负载型Ni催化剂上, 以CH4为原料制备纳米碳管的方法。考察了载体、温度、CH4浓度及在反应气中添加O2或CO2等因素对纳米碳管的生长的影响。实验发现, 采用稀释的CH4在较低的温度下反应或在反应气中添加O2或CO2均有利于纳米碳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76.
77.
78.
激光溅射下原子团簇生长的非平衡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激光溅射的方式,可以产生不同尺寸与组分的原子团簇.但是对这些团簇的生长过程,却一直缺少比较深入和细致的研究.本文结合激光真空溅射石墨的实验条件,考虑了激光能量、体系膨胀、环境压力、热量辐射等诸多因素,建立了在该条件下碳原子团簇生长的物理模型,得出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的数值解.计算结果表明:每个激光脉冲溅射出约8×10-9mol(5×1015个)粒子,它们产生时的初始压力约为2×105Pa.由于扩散等因素,团簇的形成反应在785μs后已不可能进行,但是各团簇产物的产率在反应开始后0.4μs左右已达到最大值,在约1.5μs内反应即已基本完成,因为此后原子团簇的尺寸分布不再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9.
由西北大学史启祯教授主编的《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第2版)于2005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史启祯教授是教育部原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3年获教育部首届名师奖。他对国内高等学校化学课程内容和体系改革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也体现  相似文献   
80.
原子团簇P6同分异构体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分子图形学方法设计出 2 3种可能的同分异构体 ,并对其进行了分子力学、PM3半经验量子化学和 ADF密度泛函优化。在 P6原子团簇模型设计中 ,磷原子采用一、二、三或四配位。从各异构体的比较可得知 ,由正四面体 P4派生出的结构在能量方面具有优势。椅式结构、船式结构和平面结构的能量依次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