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化学   250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55篇
物理学   1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Using the transport theory to describe the near infrared light propagating in tissue with finite parallel-plane geometry, and taking the zero-boundary condition, we obtain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average photon density and Green's function incorporating the boundary effects in the homogeneous tissure. Making use of perturbation theory we also obtain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scattered wave induced by the heterogeneity, and present the 2-dimensional spatial transform of scattered wave with respect to transverse coordinate. If the information of heterogeneity on depth and thickness is available, diffraction tomography formula is presented to save the time of image reconstruction; if the information is unknown, we suggest to obtain the inhomogeneous function from the one-dimensional integral equation of 2-dimensional spatial transform of scattered wave applying the direct matrix method or iterative method for image reconstruction. This approach avoids directly solving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l equation of scattered wave. In our proposed approach the strong points of the direct matrix method, iterative method, and diffraction tomography are fully combined.  相似文献   
102.
1-癸烯光催化氢甲酯化反应中醋酸钠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以Co(acac)2催化剂,通过光促进,在常温常压下1-癸烯的氢甲酯化反应,经实验证实,通过添加醋酸钠可提高反应的产率,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反应中主要副产物正癸烷的生成,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红外光谱方法揭示晶态物质中分子的氢键结构的新方法。用KBr压片和氟油研磨法制备于红光谱测量的样品。测得的光谱有时基本相同,有时同明显的差别。对此现象一直没有一个十分满意的解释。我们用低温红外光谱法证明压力诱导晶格中氢键网络的微细变化是造成不同产法测得的光谱不同的原因。具有平面氢键结构的晶体不能有效地的御加于样品上的应力,易一城较低的外力作用下发生结构畸变,因此,用KBr压片和氟油  相似文献   
104.
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苯磺酸铕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变温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苯磺酸铕的相互作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酰胺基团可与苯磺酸铕中的铕离子发生络合配位作用,导致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酰胺Ⅰ带发生红移。这种络合配位作用,使原本不溶于氯仿的苯磺酸铕可溶于含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氯仿溶液。在苯磺酸铕固体的发射光谱中,只能观察到铕离子的f—f跃迁特征发射峰,而在苯磺酸铕浓水溶液的荧光光谱中,亦可观测到苯磺酸根的π*→π跃迁峰,说明苯磺酸铕在水溶液中存在解络合现象。苯磺酸铕在溶液中的解络合行为使铕离子周围的可配位空间增大,这为PVP的酰胺基团与铕离子发生络合配位作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5.
106.
利用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乙酸锌的配合物作为前驱体,在300 ℃温度下煅烧,并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棒。生成的产物用XRD,TEM,SAED等测试方法进行了表征。为了研究氧化锌纳米棒的生长过程,我们通过控制制备前驱体所需原料的比例不变,改变在300 ℃温度下煅烧的时间,分别为0.5, 3, 12和24 h,来观察生成产物的形貌特征。实验发现在110 ℃温度下干燥的前驱体中已经有氧化锌微晶生成;在300 ℃温度下煅烧0.5 h后就出现了明显的由几个纳米大小的微晶所组成的氧化锌纳米棒;煅烧3 h后的产物是结构非常完整的径直单晶ZnO纳米棒;12和24 h煅烧前驱体生成的ZnO纳米棒长度有所增加,ZnO的量基本保持不变。实验发现氧化锌的生长是沿着c轴方向,但是在横向也有生长方向。  相似文献   
107.
4-卤代苯甲酸铽配合物荧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4-氯苯甲酸(4-ClBA)、4-溴苯甲酸(4-BrBA)和4-碘苯甲酸(4-IBA)为配体合成了三种4-卤代苯甲酸铽的稀土配合物Tb(4-ClBA)3,Tb(4-BrBA)3和Tb(4-IBA)3,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表明,相同摩尔浓度的Tb(4-IBA)3的紫外吸收最强,Tb(4-BrBA)3的紫外吸收强度次之,Tb(4-ClBA)3的紫外吸收最弱,而荧光发射光谱表明,Tb(4-IBA)3和Tb(4-BrBA)3的荧光发射强度远小于Tb(4-ClBA)3的.从配体的结构及配体能级、稀土离子Tb3+能级、配体到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等角度对该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苯甲酸对位的碘原子、溴原子和氯原子与苯环上的碳原子所形成的碳卤键热振动的不同是造成三种稀土配合物荧光强度差别较大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08.
结合生产实际中具体的下料问题,本文建立了该类问题的优化模型,并提出下料方式的遴选三准则,即高利用率优先准则,长度优先准则和时间优先准则.运用本文的算法对一维下料的利用率高达99.6%,机器时间4秒.对二维的利用率为98.9%,机器时间约7秒.  相似文献   
109.
数值研究激波与旋涡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陆夕云  庄礼贤 《力学学报》1993,25(3):257-263
从非定常形式的Euler方程出发,数值模拟了运动激波与旋涡相互作用的非定常流动过程。为保证激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采用对称型TVD格式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这样可以有效地模拟流场中一些复杂的流动现象,如激波变形、激波分叉和三波点的形成,以及旋涡结构的变化过程等,并与已有的实验流动显示相符良好。同时,也是对TVD格式求解这类问题的一次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10.
吡咯烷酮酸性离子液体中硼酸酯的催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硼酸与频哪醇和环己醇在离子液体1-甲基-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Hnmp]HSO4)、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及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中生成2-环己氧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烷的酯化反应。 考察了不同离子液体、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离子液体与反应物物质的量比等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n(硼酸)∶n(频哪醇)∶n(环己醇)∶n([Hnmp]HSO4)=1∶1∶1∶1,反应温度为70 ℃和反应时间为4 h时,硼酸酯的产率为72.5%,离子液体重复使用4次,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