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化学   274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63篇
综合类   71篇
数学   91篇
物理学   2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Ullmann-type diaryl ether synthesis can be performed at 100 ℃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by aryl iodides as the substrates under the assistance of copper(Ⅱ) and 2,2'-biimidazolyl.  相似文献   
192.
对 8 -羟基喹啉铝 (Alq3)高分子复合物薄膜的的瞬态荧光特性和机理进行了研究 ,发现复合物薄膜的荧光寿命比 Alq3样品的寿命明显缩短 ,荧光峰值波长紫移 ,高分子基质引起的淬灭过程可能是导致复合物薄膜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 ,而 Alq3分子与基质分子间的互作用则引起荧光峰值波长的移动。  相似文献   
193.
α-羰基一硫代半缩醛与二胺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α-羰基一硫半缩醛与二胺反应,合成了4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对称结构的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94.
以面发射分布反馈(SE-DFB)半导体激光器为研究对象,基于耦合模理论,通过耦合系数表征器件的出光特性,研究二阶光栅对器件出光特性的调控作用。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光栅的结构仿真和参数优化,在器件衬底部位引入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协同光栅调控出光特性,以980 nm波段半导体激光器为例,重点研究DFB光栅占空比、DFB光栅周期长度、DFB光栅刻蚀深度、DFB光栅倾角、DBR反射镜占空比、DBR反射镜材料折射率、DBR反射镜周期介质层数对光栅耦合系数的综合影响,得到优化的光栅参数,为后续器件设计与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5.
室温离子液体对空气湿度发生比色响应,在现有的文献中鲜有报道。本论文主要报道偶氮苯酚型离子液体溶液可自发地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偶氮苯酚阴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缘故。该工作通过借助核磁共振技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结果及理论计算对其中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体地说,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子液体溶液在455 nm左右的吸收峰强度逐渐降低,同时在343 nm左右的吸收峰强度逐渐增强,并伴有由橙红色向浅黄色的颜色转变。这一自响应的现象也可以从核磁共振光谱中观测到。当溶液放置时间足够长时,偶氮苯酚阴离子的氢谱出峰全部向低场发生位移,且在高场处没有新峰产生。所以,很容易将刺激源锁定在空气中的气体比如弱酸性的二氧化碳以及湿度上。由此,我们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可从橙红色变为浅橙红色,但却不能进一步变为浅黄色,从而排除了二氧化碳的可能性。反之,我们却发现,向溶液(乙腈作溶剂)中逐渐加入少量的水,在474nm的吸收峰强度逐渐减弱,且在347 nm处的吸收峰强度逐渐增强,并伴随由橙红色向浅黄色的颜色变化,这与氯仿、四氯化碳溶液自发过程中产生的颜色变化几乎一致。并且,将两只装有离子液体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放置在相对湿度为28%和100%的条件下,发现在较低的相对湿度下,溶液需要比在高湿度下长得多的时间实现整个的颜色转变,这表明湿度是引起溶液发生自发颜色变化最可能的刺激源。由高斯09软件计算(在B3LYP/6-31++G(p,d)水平)可知,偶氮苯酚阴离子的氧原子和水分子的氢原子之间的距离为0.174nm,相应的键角为171.12°;同时,偶氮苯酚阴离子中的氧原子与水发生作用后,氧原子的ADCH电荷由原来的-0.52变为-0.62。进一步地,由约化密度梯度分析可知,在-0.04 a.u.左右出现尖头可归属于O···H―O氢键。所有以上数据表明,空气中湿度是通过以与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形成氢键的方式,诱使离子液体溶液对其发生响应并伴随着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发现离子液体溶液可以对空气中湿度发生变色响应。我们希望这个工作可以加深对一些貌似反常现象背后科学道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6.
针对目前“扫描式”反射光场测量系统依赖复杂机械装置、测量效率低以及“照相式”反射光场测量系统测量角度范围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广角成像的粗糙面反射光场测量方法。分析了粗糙面反射光场测量原理,优化设计了折反射超广角成像光学系统,实现了天顶角范围0~54°的周视反射光场测量;校准了反射光场测量系统的空间关系与光场强度,校准后反射光场测量最大相对误差为4.12%,周视反射光场测量平均相对误差最大为2.06%;通过模拟Labsphere Permaflect-80漫反射板、WhiteOptics-DF60漫反射板和美国ACA镜面铝板3种粗糙面的反射光场测量结果,证明了所提表面反射光场测量方法的可行性,丰富了粗糙表面反射光场的测量手段,为对材料表面光学反射特性与损伤等的测量、模拟与重构提供了研究基础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7.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三电极血乙醇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在PVC基板上印制三电极,将多壁碳纳米管、麦尔多拉蓝、乙醇脱氢酶(ADH)以及氧化型辅酶Ⅰ(NAD+)依次修饰在工作电极表面,然后在该三电极表面贴一层亲水膜,形成一个5μL反应池,制成血乙醇检测新型生物传感器检测条。结果表明,此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检测线性范围为0.5~20mmol/L,r=0.99493;检出限为0.22mmol/L;电流达到95%稳态时间小于15s。考察了pH值、温度及干扰物对生物传感器的影响。用此生物传感器和顶空气相色谱法对10份全血标本乙醇浓度平行测试,两者相关性良好r=0.97583。利用虹吸现象吸取微量全血直接定量测定乙醇浓度是此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8.
本文通过Stackelberg博弈方法研究含有混合销售渠道的供应链中双渠道制造商参与的不同合作策略对供应链中企业的定价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有双渠道制造商参与的合作中,合作策略不仅增加了合作联盟的利润,而且也能够增加合作联盟外其他成员的利润;供应链中参与合作的企业越多,给供应链带来的总利润也越大;在参与合作联盟的成员数相同的条件下,供应链的纵向合作比横向合作给供应链能够带来更多的利润。最后,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99.
大晶粒钛硅沸石TS-1晶貌的离子蚀刻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钛硅沸石 TS- 1 [1] 的微孔体系由同是十元氧环的直通道和“Z”字形通道相交而成 ,孔径 0 .5 1~ 0 .5 6nm,晶体结构与硅铝 ZSM- 5沸石的 MFI结构相同 .TS- 1能以稀双氧水为氧源 ,使烃类发生选择氧化 ,生成含氧化合物 [2~ 8] .并已在催化苯酚羟基化和环己酮氨氧化方面实现了工  相似文献   
200.
Pt、N共掺杂TiO2在可见光下对三氯乙酸的催化降解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氮掺杂纳米TiO2(N-TiO2), 并用光分解沉积法在N-TiO2表面负载微量金属Pt(0.5%(w)), 形成铂-氮共掺杂纳米TiO2(Pt/N-TiO2). 实验结果表明, Pt 、N共掺杂纳米TiO2紫外可见光吸收边带较纳米TiO2红移约20 nm, 并在400~500 nm处有弱的吸收. Pt/N-TiO2电极在可见光区的光电流约为纳米TiO2电极的6倍. 以Pt/N-TiO2为催化剂, 催化三氯乙酸(TCA)光降解反应, 室温下经可见光照射2 h后TCA降解率约为8%. N掺杂减小了TiO2的禁带能隙, 使它在可见光区具有光催化活性, 适量Pt掺杂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 加速了电子界面传递速度, Pt、N共掺杂使两种效应相结合, 进一步提高了光催化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