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7篇 |
力学 | 7篇 |
数学 | 1篇 |
物理学 | 5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了研究离散多层爆炸容器筒体的抗爆性能和尺寸效应,对材料相同、几何相似、放大系数为4的2种离散多层试验圆筒进行了中心爆炸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种离散多层圆筒极限承载TNT 装药的相对质量为0.89%~1.11%,尺寸放大4倍后离散多层圆筒的抗爆性能没有明显的降低。根据能量相关理论分析认为,由于2种圆筒中钢带特征尺寸保持不变,作为离散多层爆炸容器筒体承载主体的钢带层不存在强烈的能量尺寸效应,从而使得离散多层爆炸容器筒体整体抗爆性能未被显著削弱。 相似文献
42.
我们通过B2O3和Mg的置换反应制备了MgB2复合超导体,对其物理特性的研究发现:在超导转变过程中dR/dT~T曲线出现了两个转变峰,而在Ⅰ~Ⅴ测量中也观测到了电压的两次转变,我们认为这起源于二硼化镁晶界效应的增强.并利用二维渗流模型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
利用两步原位电子束蒸发技术,在Si(111)衬底上制备了MgB2-B-MgB2超导SNS约瑟夫森夹心结.夹心硼(B)层厚度从10nm到80nm范围内MgB2-B-MgB2/Si(111)薄膜表现出明显的SNS约瑟夫森结特性,而在5nm和100nm处薄膜分别是整体超导和正常金属特性.在同一温度下,随着硼层厚度的增加,临界结电流减小,对同一厚度下,临界结电流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同时,实验指出,夹心硼SNS超导MgB2约瑟夫森结的电流-电压(I-V)曲线具有回滞现象,符合SM模型. 相似文献
44.
45.
开展了圆柱形爆炸容器逐级加载和破坏实验,根据容器最终的断裂面和微观形貌观测,提出了爆炸容器绝热剪切失效模式。建立了应变率-应变空间内的绝热剪切损伤演化模型,将绝热剪切不同演化阶段的临界状态与宏观的力学条件联系起来,并将这些力学临界条件作为动态失效准则引入到宏观计算程序中,模拟爆炸容器发生绝热剪切的的瞬态过程,模拟结果成功预测了爆炸容器最终的断裂形貌。数值模拟结果还表明,爆炸载荷和率相关失效准则是控制绝热剪切失效模式的2个主要因素,细观初始缺陷往往导致绝热剪切的激发,但对容器最终的失效模式的影响是次要的。当容器在爆炸载荷作用下发生绝热剪切破坏模式时,裂纹(剪切带)扩展速度较快,此时若仍采用整体塑性应变失效准则考察容器的动力响应并作为失效判据,将不能预见材料局部的弱化和破坏。 相似文献
46.
47.
通过制备MgB2/MgO超导复合材料,获得了典型的MgB2弱连接颗粒超导体,并测量了该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Ⅰ-Ⅴ特性曲线.在Ⅰ-Ⅴ曲线中,我们发现:当电流超过临界电流时,电压随着电流先是缓慢的增长,在电流升到一定值时,电压有一个很陡的突变.我们对这一变化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是由于MgO杂质使MgB2的晶界效应增强所引起的.该样品的临界电流和温度的关系满足:jc(T)∝(1-T/Tc)1/3,利用三维Josephson结网络系统的渗流模型进行计算发现,当颗粒超导系统处于非均匀状态时,临界电流和温度满足关系式jc(T)∝(1-T/Tc)4/3,这一结果和我们的实验符合的非常好. 相似文献
48.
49.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且灵敏的吸附测定钴的分析方法。它是将显色后的有色物质吸附(交换)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直接测定树脂薄层相的反射吸光度。用该方法对国家合金标准样品中钴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0.
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固相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新型痕量分析手段。本文首次提出利用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做固体吸附剂,采用“模型压片法”测定水中痕量磷。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