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化学   346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94篇
物理学   2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MgB2各向异性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密度泛函第一性原理研究了超导体MgB2单晶各向异性的光学性质.在描述光学性质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计算了MgB2的光电导谱、反射谱以及电子能量损失谱,并通过MgB2的各个原子分解态密度图对所得到的反射谱和损失谱的各个谱峰做了详尽地分析.从光电导谱上来看,x方向与z方向有着很大差别,而在反射谱与电子能量损失谱中,x方向与z方向的特征峰位置都是相互符合的.从光导谱来看,沿x方向的第一个带间吸收峰出现在20000 cm-1处,而沿z方向出现在40000 cm-1处.考虑到温度效应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在计算光学矩阵元时加入Lorentz展宽δ=0.10 eV.计算结果和最近实验结果有比较好的一致,只是带间吸收谱峰位置和实验之间存在约1000cm-1(~0.124 eV)的差别.总体上该研究的计算结果从定性上和定量上都与最新各向异性光电导实验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702.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氧原子的吸附对于Ag(100)表面结构和电子态的影响.通过PAW总能计算研究了p(1×1)、c(2×2)和(21/2×221/2)R45°等几种原子氧覆盖度下的吸附结构,以及在上述结构下Ag(100)表面的弛豫特性、吸附能量、功函数等一系列物理量.研究表明:在(21/2×221/2)R45°-2O吸附Ag(100)表面的情况下,每格两列就会缺失 关键词: Ag(100)表面氧吸附 缺列再构 STM图像  相似文献   
703.
微波提取样品后,使用树脂分离不同形态的砷,以盐酸为测定介质,硫脲-抗坏血酸为预还原剂,硼氢化钾为还原剂,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7种驱虫类中草药中的不同形态砷含量。砷含量在10—1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好,回收率在91.4%—106.4%之间。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中草药中砷的形态测定。  相似文献   
704.
殷迪  邱宗仰  李湃  李震宇 《物理化学学报》2018,34(10):1116-1123
针对铜表面化学反应,我们发展了一套铜-碳体系的密度泛函紧束缚(DFTB)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这套参数可以很好的描述吸附铜或碳原子前后铜表面的几何结构和能量。基于这套参数,我们对Cu(111)表面的碳二聚化过程进行了分子模拟研究。即使在高温下,直接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也很难观察到碳二聚体的形成。这是因为高温下铜表面显著的结构弛豫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二聚化。为了研究高温下铜表面碳二聚化的机理,我们进行了赝动力学模拟。发现在二聚化的过程中,碳原子形成C-Cu-C桥状结构以后,会绕中间Cu原子转动,最后形成碳二聚体。1300 K下碳二聚化的自由能垒约0.9 eV。  相似文献   
705.
利用50 mm杆径的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完整和预制缺陷花岗岩试样进行层裂破坏实验,并采用高速摄像仪记录了试件层裂破坏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了半正弦波加载情况下完整杆可能的初始层裂位置。高速摄影结果显示,预制缺陷对初始层裂位置具有一定影响,层裂一般发生在预制缺陷处。结合PFC2D(particle flow code in two dimensions)数值模拟进一步发现,初始层裂位置受到预制缺陷和反射拉伸波上升沿的影响,反射拉伸波上升沿越长,初始层裂越可能发生在预制缺陷处,反射拉伸波上升沿越短,初始层裂位置发生在预制缺陷处的可能性则相对越小。  相似文献   
706.
联合元素掺杂和形貌调控策略,采用固相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合成LiAl0.08Mn1.92O4正极材料。实验结果表明,Al掺杂和焙烧温度的变化未改变LiMn2O4的相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结晶性增强,颗粒尺寸增大,其中焙烧温度650 ℃是形成截断八面体单晶颗粒形貌的关键点温度,750 ℃是颗粒突然变大的突变温度。650 ℃优化焙烧温度下焙烧的LiAl0.08Mn1.92O4形成了较完整的包含(111)、(110)和(100)晶面的截断八面体单晶颗粒形貌,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和动力学性能。在1C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 112.0 mAh·g-1,循环 500 次后容量保持率为 72.9%,在 5C 和 10C 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 107.1 和 100.4mAh·g-1,经 2 000次长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 52.2% 和 53.5%。并且具有最小氧化还原峰电位差(ΔEp2,循环前后分别为 0.109和 0.114 V)、最小电荷转移电阻(Rct,循环前后分别 106.49和 125.49 Ω)及较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DLi+ =1.72×10-16 cm2·s-1),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和较快的锂离子扩散速率。Al掺杂和单晶截断八面体颗粒形貌既有效抑制了LiMn2O4的Jahn-Teller畸变,又降低了Mn溶解,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707.
邱超凡  肖秀峰  刘芳  朱丹琛  刘榕芳 《人工晶体学报》2007,36(6):1390-1394,1402
以Ca(NO3)2.4H2O和(NH4)3PO4.3H2O为反应物,β-环糊精(β-CD)为模板,成功地合成了直径为2.0~3.0μm的球状羟基磷灰石(HA)。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导率测定等手段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β-CD的浓度很大程度地影响了HA的形貌。在1.0~1.5%β-CD为模板的条件下可以合成直径为3.0μm左右的HA。β-环糊精与HA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促使了球状HA的生成,并讨论了这种作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708.
红河州不同地区野山茶中微量元素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野山茶中微量元素的工作条件,并以相同方法制备了红河州蒙自、石屏、弥勒等4个县市的野山茶实验样品,分别测定了此4个县市的野山茶样品中Pb, Cr, Cd, Cu等九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实验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07%~1.67%之间, 回收率在98.7%~116.4%之间。结果表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Pb,Cd,Hg含量最高的是建水县野山茶样品,分别为53.47和6.03,7.68 μg·g-1。有益元素Mn在测定的元素中含量最高,平均含量高达913.48 μg·g-1;Fe作为半微量元素,其平均含量低于锰,为688.46 μg ·g-1;Zn的平均含量为116.64 μg·g-1。从实验样品中未能检测出Se。从实验结果得出,在红河州的野山茶中含有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Mn,Fe,Zn等,野山茶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09.
荧光猝灭法测定饮料中的维生素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10.7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维生素C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活化氯化血红素酶催化H2O3氧化L-酪氨酸的反应,荧光猝灭程度与维生素C的浓度具有一定线性关系.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25.6μg/mL,相对标准偏差4.25%,检出限为0.0112μg/mL,并考察了介质和常见物质的干扰情况.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10.
锂电池正极材料FeS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锂电池正极材料FeS2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特性,综述了近年来锂电池正极材料FeS2的研究进展.重点叙述了天然FeS2的改性和人工合成FeS2的研究成果.在综述各方面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作者所在研究小组的工作对FeS2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