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化学   344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33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92篇
物理学   2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葡萄糖醛酸苷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向明  俞飙  惠永正 《有机化学》2000,20(2):146-154
葡萄糖醛酸苷生命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简单介绍近年来合成葡萄糖醛酸苷的进展,主要按照不同类型葡萄糖醛酸给体总结了该糖醛酸苷合成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2.
激光击穿光谱检测葡萄糖溶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Nd∶YAG 脉冲激光器波长为1.064 μm的光束诱导葡萄糖溶液产生等离子体,并用光谱仪和ICCD 来探测其光谱信号。选取碳(C:247.86 nm)作为葡萄糖的特征谱线,比较浓度为3%,6%,9%的葡萄糖溶液谱线强度的大小,得出谱线强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强的规律。在同一浓度下,通过改变ICCD 延时采样的时间,获得特征谱线的强度演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特征谱线的衰减时间约为300 ns。改变溶液浓度,发现特征谱线的衰减过程不受溶液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人乳头瘤病毒HPV-16衣壳蛋白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煜  邱文元 《化学研究》2005,16(4):91-94,100
人乳头瘤病毒HPV-16是引发子宫颈癌的主要元凶.研究HPV-16病毒的结构特点,对于二十面体病毒几何结构的认识、描述和疫苗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HPV-16病毒的衣壳结构特征、衣壳蛋白,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试探性地指出了HPV-16衣壳几何结构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4.
钟煜  邱文元 《化学通报》2005,68(4):277-284
许多病毒具有二十面体结构。本文对已经发现的各种二十面体病毒进行了分类,分析了二十面体病毒衣壳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二十面体病毒的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125.
采用新型荧光衍生试剂2-(9-吖啶酮)-乙酸(AAA)进行柱前衍生并经荧光检测对脂肪胺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和在线质谱定性.衍生物荧光激发和发射波长为λex=404nm,λem=440nm.30℃下在乙腈溶剂中用N-乙基-N′-[(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做催化剂,衍生反应20min后获得稳定的荧光产物.在HypersilBDSC18(4.6mm×100mm,5μm)色谱柱上,采用梯度洗脱对12种脂肪胺衍生物进行了优化分离.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Source)正离子模式进行在线柱后质谱定性,实现了各种脂肪胺衍生物的快速、准确测定.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多数脂肪胺的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6,检测限为12.09~25.52fmol.  相似文献   
126.
用1,3-双(3-氨基苯氧基)苯(1,3-BPA)、4,4′-(六氟异丙基)-苯二酸酐(6FDA)和分散红1(DR1)合成了含氟聚酰亚胺,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热失重分析(TGA)和紫外、红外吸收光谱等测试技术对该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该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在5%的质量损失温度分别为238和287℃,表明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不同浓度的材料在自然光下的热光系数(dn/dT)值为(-2.31~-3.04)×10-4/℃,体积热膨胀系数变化率(dβ/dT)为(2.56~4.32)×10-7/℃;一定浓度的材料在436nm单波长光照射下的热光系数(dn/dT)值为-3.08×10-4/℃,体热膨胀系数变化率(dβ/dT)为4.72×10-7/℃,表明该聚合物在低驱动功率的新型数字热光开关、光通信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7.
在模式耦合理论推导的低浓度时离子摩尔电导率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式中,引入离子迁移数,提出了求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计算了7种锂盐在2种单一有机溶剂和2种混合有机溶剂中正、负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率。计算结果与文献中采用经验公式计算迁移数得出的结果和文献中根据电化学电池法测定迁移数得出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28.
用第一性原理的FP-LMTO能带计算方法研究了重费米子化合物LiV2O4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费米面附近的导带是由V原子的3d电子形成的宽度为2.5eV的窄能带,是3d态在立方晶体场中具有t2g对称性的子带;它与O的2p轨道构成的能带有近1.9eV的能隙.计算得出的费米能处电子态密度和线性电子比热系数分别是11.1 states/eV f.u.和26.7 mJ/molK2.费米面处的能带色散具有电子型和空穴型两种,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费米面结构.LSDA以及LDA+GGA计算表明, LiV2O4有一个磁矩为每个钒原子1.13μB,总能比LDA基态低约148 meV/f.u.的铁磁性基态.由目前的能带结构计算的结果无法确定这一类Kondo体系的局域磁矩的来源,表明这一化合物中的重费米子行为可能有别于在含有4f和5f稀土的重费米子合金中观察到的局域磁矩与传导电子的交换作用机制,其中存在量子相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9.
谭明秋  陶向明  何军辉 《物理学报》2001,50(11):2203-2207
用自洽的全势能线性丸盒轨道能带方法计算了氧化物体系SrRuO3(SRO)的电子结构和磁性.对于理想的立方钙钛矿结构的计算得出的电子结构明显改善了已有的计算结果:每个元胞的磁矩为129μB,按原子球划分为084μB/Ru原子和011μB/O原子;Sr原子上的自旋磁矩几乎为零;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N(EF)为435(states/Ryd/f.u.).关于实际的正交结构SRO,计算得出磁矩为108μ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 电子结构 磁性  相似文献   
130.
反胶束法制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Sn/C催化剂及其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AOT/环己烷反胶束体系中, 制备了Pt-Sn/C催化剂, 研究了不同ω (反胶束溶液中水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量之比)值对Pt-Sn粒径的影响. 并采用TEM, XRD, XPS, 循环伏安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 TEM结果表明合成的Pt-Sn纳米颗粒为球形, 在碳载体表面均匀分布, 粒径分布窄, 平均粒径为2.7 nm. Pt-Sn颗粒尺寸随着ω的增加而增大. XRD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中Pt具有面心立方结构且没有与Sn形成合金. XPS结果表明在该催化剂中, Pt主要以零价态存在. 在甲醇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扫描结果表明, 甲醇氧化峰电位和峰电流随着ω的增加而减小, 说明反胶束方法可以通过控制颗粒尺寸, 从而影响催化剂的电氧化活性. 相对于商用Pt-Ru/Vulcan XC-72 (20 wt%, E-TEK公司), 该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峰电势以及较高的If/Ib (循环伏安曲线中正向扫描峰电流与反向扫描峰电流的比值), 这表明用此方法制备的Pt-Sn/C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