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化学   268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1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GISAXS and SAXS studies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s of Co nanowire array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spatial structures of magnetic Co nanowire array embedded in anodic aluminium membranes were investigated by grazing incidence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GISAXS) and conventional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 techniques. Compared with SEM observation, the GISAXS and SAXS measurements can get more overall structural information in a large-area scale. In this study, the two-dimensional GISAXS pattern was well re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IsGISAXS program.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hexagonal lattice formed by the Co nanowires is distorted (a ≈ 105 nm, b ≈ 95 nm). These Co nanowires are isolated into many structure domains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s with a size of about 2 μm. The SAXS results have also confirmed that the nanopore structures in the AAM can be retained after depositing Co nanowires although the Co nanowires can not completely but only just fill up the nanopores. These results are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structure of the Co nanowire array.  相似文献   
52.
在具有高阶形式的广义压电方程基础上,讨论掺镧改性锆锡钛酸铅PbLa(Zr,Sn,Ti)O3(PLZST)反铁电相变陶瓷的非线性机电耦合问题,得到类似传统线性压电方程的近似线性电致伸缩方程,给出了一种解决非线性反铁电相变陶瓷换能器电声转换问题的分析方法,即在直流偏置状态下对PLZST反铁电相变陶瓷的材料参数进行近似线性等效化处理进而分析换能器的电声转换问题.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水中谐振频率1.1 kHz新型反铁电相变陶瓷低频弯张换能器.湖上试验结果表明,与同结构同尺寸压电陶瓷弯张换能器相比,目前反铁电换能器样品的发射电压响应约高3dB,声源级高出9dB,并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分析非线性反铁电相变陶瓷换能器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3.
投标决策是建筑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分析建设工程投标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粗糙集条件信息熵和灰关联投影法的投标决策方法.文中投标风险因素的客观权重经两次修正,更具全面性和合理性;然后结合依靠专家经验确定的主观权重得到综合权重;最后将综合权重应用于灰关联投影法进行投标决策.通过应用实例,验证决策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为承包商实际的投标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4.
用超声方法合成了3种纤维素苯甲酸酯类手性固定相:三(苯甲酰基)纤维素(CTB),三(4-氯苯甲酰基)纤维素(CTPCB)和三(2-氯苯甲酰基)纤维素(CTOCB);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将该类手性固定相(CSP)用于薄层色谱分离手性化合物,分别采用TEAA,乙腈-TEAA(体积比2:1),乙酸乙酯-水-冰醋酸(体积比6:2:1),正丁醇-冰醋酸-水(体积比4:1:1)及乙酸乙酯-甲醇-30%(体积分数)醋酸(体积比5:3:2)作为展开剂,使2-(9-蒽基)-2-甲氧基乙酸、2-(9-蒽基)-2-羟基乙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及扑尔敏5种手性物质都获得了完全分离;在合成的3种手性固定相中,CTB的手性拆分能力较强,CTPCB和CTOCB的拆分能力稍差.  相似文献   
55.
56.
合成了一例四核化合物{[CuL Pr(NO3)2(H2O)]2}n(I),并通过IR、元素分析、UV-vis光谱、热重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于P21/n空间群,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1. 216 9 (3),b=1. 248 1(4),c=1. 507 1(4) nm,β=82. 337(2)°,V=2. 288(1) nm3,Z=4,C17H17CuN 4O11Pr,M=657. 80,ρc=1. 909 g/cm3,μ(MoKα)=3. 098 mm-1,F(000)=1 292,GOOF=1. 050,R1=0. 065 2,wR2=0. 191 3,I 2σ(I).在化合物I中,双核片段利用酰胺氧原子得到了一个四核结构.通过硝酸根离子在轴向位置与铜离子配位,得到了一个二维网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   
57.
58.
本文研究了LP-MOCVD对不同x值的In1-xGaxAs/InP生长条件,并且生长了压缩应变为0.5%三个不同阱宽的InGaAs/InP量子阱结构,利用77KPL光谱分析了能级同阱宽的关系,实现最窄阱宽为4.4nm,最小全半高峰宽为17.0mev。  相似文献   
59.
LP-MOCVD生长InGaAs/InP应变量子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宝林  杨树人 《光子学报》1994,23(4):313-318
本文研究了LP-MOCVD对不同x值的In1-xGaxAs/InP生长条件,并且生长了压缩应变为0.5%三个不同阱宽的InGaAs/InP量子阱结构,利用77KPL光谱分析了能级同阱宽的关系,实现最窄阱宽为4.4nm,最小全半高峰宽为17.0mev.  相似文献   
60.
给出一类具有四个状态可修复系统算子预解式特性,对任意给定的δ>0,r=a+bi,固定a1,a2,使得-μ+δ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