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化学   268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1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彬  于颖  幸国香  邢金峰  刘万兴  张天永 《化学进展》2022,34(11):2340-2350
手性无机纳米材料因为具有优异的光物理特性及广泛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通过采用手性配体对无机纳米材料的表面进行修饰或将无机纳米材料与手性模板进行组装获得的手性结构,可以与光子强烈作用引起偏振态的改变,产生圆偏振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CPL)。从产生机理来讲,CPL主要包括圆偏振荧光和圆偏振散射,在一些情况下这两个机理是共存的。本文总结了硫族半导体纳米材料、金属纳米团簇、钙钛矿、镧系配合物及其他复合纳米材料中CPL的研究进展。此外,还讨论了不同的手性无机纳米材料中CPL的主要来源。本综述得出的结论有望在分子水平上实现对CPL活性材料的各向异性因子进行调控,促进其在量子计算、光学数据存储、信息加密、3D显示器和光学传感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邢凤兰 《应用化学》2006,23(11):1291-0
al-mcm-41分子筛;偏硼酸钙;催化性能;乙氧基化  相似文献   
33.
在四乙氧基钛催化下,用天然丰产的薄荷醇为手性源与非手性苯乙酮酸乙酯进行酯交换得到含手性基团的苯乙酮酸薄荷醇酯,经手性基团的立体选择性控制让其与硝基甲烷缩合,主要得到2s-2-羟基-2-苯基-3-硝基丙酸薄荷醇酯,用IR、1H NMR、13C NMR确认了合成物结构。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诱导不对称Henry缩合反应效果。  相似文献   
34.
二苯乙烯的多种衍生物表现出一系列的生理活性,如3,4,5.三羟基二苯乙烯(白藜芦醇)具有预防心脏病,抑制血小板凝聚,调控脂质和脂蛋白代谢,抗氧化及对癌症的治疗等作用[1-3].  相似文献   
35.
以4-氯-6,7-二甲氧基喹唑啉和4-(2-芳基)乙烯基苯胺或4-[2-(2-呋喃基)]乙烯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5种4-芳氨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利用IR、NMR和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认.这5种化合物对HT-29和MDA-MB-231两种细胞模型的体外抗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  相似文献   
36.
油脂低场核磁(LF-NMR)检测参数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适当的低场核磁共振(LF-NMR)检测条件对于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研究了大豆油LF-NMR检测过程中仪器参数、样品温度及体积等对检测结果稳定性及重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2.5mL油脂样品置于核磁试管中,并在32℃恒温10 min,采样前稳定1min,在TR =2000 ms,τ=200μs,EchoCount=5000个,NS =4次,TD=500050,SW=250 kHz参数条件下采集信号,可保证检测结果稳定可靠.研究结果可为后期应用LF-NMR技术进行油脂品质检测提供适当的检测条件参考.  相似文献   
37.
合成了一种三乙胺功能化聚乙二醇双子离子液体,研究了其作为催化剂,在水相中以芳香醛、丙二腈、乙酰乙酸乙酯、水合肼或苯肼为原料的四组分一锅法反应,制备了16种不同取代基的吡喃并[2,3-c]吡唑化合物,产率为86%~94%.该离子液体稳定性高,可以方便的回收,重复使用5次,活性没有明显的下降.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物易分离,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8.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nondestructive desulfurization bacterium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nondestructive desulfurization microorganism has been isolated. The metabolism product analyses show that the strain can be a kind of biocatalyst to oxidize dibenzothiophene (DBT) into 2-hydroxydiphenyl (HBP), therefore the sulfur in DBT is removed selectively. The 16SrRNA information, cell wall analysis, physical, bi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suggest that the isolated strain is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The strain can grow in the basal salts medium (BSM) that DBT concentration is no more than 10 mmol/L, and the optimal DBT concentration for growth is 1 mmol/L, however, the optimal DBT concentration for desulfurization is 0.5 mmol/L. The further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train can also desulfur some other or-gano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s such as thianaphthene, phenyl sulfide and 4,6-dimethyldiben-zothiophene (4,6-DMDBT).  相似文献   
39.
Doping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AOT lyotropic lamellar phas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organic lyotropic liquid crystal with long-range structural order is used as template to assemble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by doping pre-fabricated Ag nanoparticles. The lamellar hybrid with both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particles doped simultaneously is realiz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hange of template structure after doping and the stability origin of dual-doped system are characterized by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and polarized optical microscopy.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 and space matching between surfactant bilayers and doped particles are key factors to obtain stable hybrid.  相似文献   
40.
通过调变溶剂热的反应条件,我们合成了3种Ni(Ⅱ)基的配位聚合物(CPs)[Ni (CH3-BDC)(3-TBT)(H2O)2]·EtOH·2H2O (CP1)、[Ni3(CH3-BDC)3(3-TBT)2(H2O)5]·2DMF·2H2O (CP2)和[Ni3(CH3-BDC)3(3-TBT)2(H2O)6]·2DMF·4H2O (CP3),其中CH3-H2BDC=5-methyl isophthalic acid,3-TBT=2,4,6-tris (3-pyridyl)-1,3,5-benzene。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3个CPs都是由相似的Ni2(CH3-BDC)2的双核单元构建的,并分别呈现出从零维(0D)、2D到3D结构的网络骨架。反应条件的微小调变,导致了不同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同时,催化实验表明,3在无溶剂的温和反应条件下,CP3对苄醇及其衍生物与苯胺的氧化-偶联反应表现出极好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