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化学   74篇
物理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HPLC-Q/Orbitrap MS)建立了寡糖轮廓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纯天然蜂蜜和淀粉类糖浆中的麦芽三糖、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和麦芽七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淀粉类糖浆中含有未被酶解完全的微量麦芽类寡糖,且麦芽七糖在所有检测样本中干扰小,对结果的定量无影响,而其他寡糖类物质的定性和定量结果会存在干扰。最终选择麦芽七糖作为蜂蜜中掺入淀粉糖浆的典型标志物。在实际样品分析中,根据麦芽七糖的保留时间和离子对的相对丰度比可以定性判断蜂蜜中是否掺有淀粉糖浆;通过标准曲线法可以定量测定样液中麦芽七糖的含量。在20,50,100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麦芽七糖的平均回收率为75%~82%,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3.1%~6.7%,方法检出限为0.1μg/m L。应用该方法可在10 min内完成整个分析过程,且样品前处理简单,结果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纯天然蜂蜜中掺入淀粉糖浆的快速确证和检测。  相似文献   
52.
GC-MS/MS检测食品中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质潜法测定植物性产品中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残留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试样经0.1 mol/L盐酸提取后,在碱性溶液硫化钠中将沙蚕毒素类杀虫剂转化成沙蚕毒素,用三氯甲烷提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  相似文献   
53.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葡萄酒中主要的痕量木塞污染物——2,4,6-三氯苯甲醚(TCA)的方法。通过优化萃取时间、温度、盐浓度、pH值等固相微萃取处理条件,采用2,4,6-三氯甲苯(TCT)为内标进行定量,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测定。选取TCA母离子和子离子分别为m/z210和m/z195,TCT的母离子和子离子为m/z195和m/z159。方法的定量下限(LOQ)为2.0 ng/L,回收率为71%-98%。该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葡萄酒中痕量TCA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4.
建立了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同时筛查食品中182种香港《食物内残余除害剂规例》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含0.1%(v/v)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改进的QuEChERS方法净化,采用Agilent HP-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进行分离。样品经电子轰击源电离,一级质谱采用全扫描模式完成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对疑似物质进行二级谱库检索确证。考察了10种典型食品基质(大米、香菇、黄豆、菠菜、西红柿、西兰花、柚子、胡萝卜、生菜、黄瓜)的基质效应。在10~500 μg/kg范围内,182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方法的定量限(S/N≥10)为10~100 μg/kg,在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6.1%~121.5%、75.4%~125.8%、77.2%~128.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17.6%(n=6)。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显著降低日常筛查检测的成本,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宋伟  赵暮雨  韩芳  吕亚宁  丁磊  周典兵  邓晓军  胡艳云  郑平  盛旋 《色谱》2018,36(12):1261-1268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快速筛查克氏螯虾中39种兽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增强型脂质去除净化剂(EMR-Lipid)结合石墨化多壁碳纳米管(GMWNTs)净化,采用UHPLC-Q-TOF-MS分析检测。通过比对待测物准分子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同位素丰度比、保留时间等特征信息进行定性初筛,通过二级谱图谱库检索比对进行确证,通过一级提取离子色谱图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39种化合物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定量限为3~15 μg/kg,添加回收率为62.4%~105.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13.5%,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应用于克氏螯虾中喹诺酮类、磺胺类、三苯甲烷类39种药物残留的快速筛查定量。  相似文献   
56.
鱼粉中氯霉素和克仑特罗、沙丁胺醇标准物质研制和定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鱼粉中氯霉素和β-受体激动剂(克仑特罗、沙丁胺醇)兽药残留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定值方法.通过对药物在河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体内的代谢研究,对含有药物残留的肌肉组织进行匀浆、冷冻干燥和均匀化后加工处理,按照最小取样量进行真空包装后共得400袋.随机取其中100袋分为10组,每组随机取1袋做组间均匀性检验,随机取1组做组内均匀性检验.分析测试结果经过F检验和t检验,在95%置信区间内.经过1年时间,在-18、4和25 ℃ 3种保存条件下稳定性检验,测试结果表明标准物质特征值变化在不确定度范围内.制备的鱼粉标准物质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与国内8个具有一定分析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协同定值.定值后的样品中氯霉素、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浓度的特征值分别为11.8、9.9和12.8 μg/kg,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26.3%、9.1%和18.0%.本研究对进一步完善药物残留标准物质的制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邓晓军  郭德华  李波  朱坚  殷平 《色谱》2007,25(1):39-42
建立了采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检测由包装材料迁移到乳制品中的光引发剂异丙基硫杂蒽酮残留量的方法。使用氘代蒽为内标,样品经Carrez试剂除蛋白质后用丙酮-正己烷(体积比为1∶1)提取,上层提取液用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单四极杆质谱进行样品筛选和定量,选取的监测离子为m/z 184,m/z 224,m/z 239,m/z 254(异丙基硫杂蒽酮)和m/z 80,m/z 94,m/z 188,m/z 160(氘代蒽)。疑似样品采用离子阱串联质谱法进行确证,选取的母离子和子离子分别为m/z 254,m/z 239(异丙基硫杂蒽酮)和m/z 188,m/z 160(氘代蒽)。本方法的测定低限(LOQ)分别为7.0 μg/L(GC-MS)和5.0 μg/L(GC-MS/MS),回收率为74.9%~89.6%。采用该方法对11种不同类型的乳制品进行了检测,发现了两例阳性样品。  相似文献   
58.
明胶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来源于猪、牛等动物的骨和皮.在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中,禁止食用含有猪源性成分的产品,因此对于食用明胶中猪源性成分的检测至关重要.该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明胶中猪源性DNA或蛋白质成分的检测方法及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分析,并对未来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由于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DNA和...  相似文献   
59.
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蜂蜜的掺假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NMR)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手段研究了真蜂蜜和掺假蜂蜜的指纹图谱变化情况。采用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CA)和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从核磁信号中提取各组的分类信息。结果表明:建立的OPLS-DA模型能够区分真假蜂蜜,所建模型对蜂蜜真假判别的解释能力为90.5%,对未知样本的预测能力为75.5%、识别率为89.7%。置换测试验证表明,化学计量学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预测性,可信赖性强,且模型稳健。通过OPLS-DA模型的载荷图和相关系数分析找到了对区分掺假蜂蜜有显著作用的标志物。结合相关系数分析,建立了辨别真假蜂蜜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该方法可简单、快速地用于未知蜂蜜的掺假鉴别,为规范蜂蜜市场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0.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中14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配方谷粉和婴幼儿辅食果泥等试样经乙腈提取,ProElut PLS 固相萃取小柱(500 mg/6 mL)净化,14种双酚类化合物经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150 mm ×2.1 mm,3.0μm)分离后,正负离子同时扫描模式下多反应监测( MRM),基质匹配BPA-d16、TBBPA-d10和BPS-c13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线性范围内,14种双酚类化合物线性相关系数( r)均大于0.999,回收率为83.0%~107.1%(n=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1%~9.8%(n=6),方法的定量限(LOQ)为1.0~2.0μg/kg,检出限(LOD)为0.3~0.7μg/kg。方法操作简单、高效、重现性好,满足现行法规要求的同时,实现了婴幼儿食品中双酚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