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53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1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研究钨丝/锆基非晶复合材料(WF/Zr-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 matrix composite,WF/Zr-MG)及93W合金两种弹芯材料对于45钢靶板的侵彻特征机理与损伤特征,利用上述两种弹芯进行对比开展侵彻试验,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侵彻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宏观定量化表征量采用等效直径进行研究,微观层面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XRD衍射仪与显微维氏硬度仪对靶板的微观形貌、相变及硬度特征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WF/Zr-MG弹芯完全贯穿靶板,而93W合金弹芯残留于靶板之中,其等效扩孔直径分别为16.7和18.4 mm,前者较后者低10.18%,WF/Zr-MG弹芯的穿甲能力高于93W合金弹芯。在微观角度,WF/Zr-MG与93W合金弹芯侵彻后弹坑细晶层晶粒长径比分别为4.5和7.3,其维氏硬度HV的峰值分别为249和287,其中高硬度层宽度分别为10.2和8.9 mm。前者对应靶板高硬度层更宽的原因是Zr基非晶合金在侵彻过程中持续释放热量,使其温度影响区较大,因此硬度提升的区域大。侵彻过程中,后者的靶板强度明显高于前者的,其主要原因为WF/Zr-MG弹...  相似文献   
62.
为了研究聚乙烯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压缩力学性能,通过准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获得聚乙烯材料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发现:聚乙烯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随应变率增大而增大,具有明显的黏弹塑性;聚乙烯材料进入塑性阶段,其应力应变曲线在不同应变率下具有相近的变化趋势,即塑性切向模量近似相同。根据聚乙烯材料的压缩力学性能,建立了弹性区、屈服点和塑性区的分段本构模型。该模型的屈服点和塑性段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由于弹性段采用线弹性模型,与实验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可近似描述材料的弹性行为。  相似文献   
63.
孙同庆  王倩倩  孔勇发  许京军 《结构化学》2021,40(2):256-263,148
A potassium silicophosphate,K2SiP4O13,has been synthesized in molten polyphosphoric acid.It crystalizes in th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No.2)with a=4.8327(10),b=7.7403(15),c=14.485(3)?,a=82.29(3)°,β=83.31(3)°,γ=81.95°,V=529.02(19)?3,Z=2.The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features 2D layers of[SiP4O13]in the ab plane with counter cations K+residing among the layers,and the anionic framework of[SiP4O13]is composed of six-fold coordinated Si atoms and tetraphosphate anions by sharing vertex O atoms.The titl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IR and Raman spectroscopies,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thermogravimetry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相似文献   
64.
大直径铌酸锂晶片的化学机械抛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化学机械抛光方法,以SiO2作为抛光液的研磨介质,对76mm Z切向的铌酸锂晶片的抛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影响铌酸锂晶片抛光效果的因素,通过优化工艺参数,使铌酸锂的表面粗糙度Ra达到0.387nm,平面面形误差小于4μm.  相似文献   
65.
负载型的金属催化剂虽然分离方便,但在反应活性、选择性以及催化剂的结构表征方面均明显不如相应的均相催化剂。将均相催化剂通过不同的化学键固载于高比表面积载体是实现均相催化剂多相化的重要途径,这样可使催化剂兼具均相和多相催化剂的优势。然而要将均相催化剂锚定于特定载体上,通常涉及较为复杂的合成反应,对载体也有严格的要求。因而该法仅仅适用于实验室研究,难以实现规模生产。因此,提供一种简便有效地制备兼具均相和多相催化剂优势的催化剂合成方法非常必要。本文报道一种简便的制备聚乙炔纳米颗粒负载Pd(II)催化剂(NP-Pd(II))的方法,所制催化剂在水相中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表现出极高的活性,同时具有便于分离、容易放大制备的特点。在室温下,将乙炔气通入PdCl42-的水溶液中迅速变得浑浊,静置后容器底部有棕色沉淀,同时溶液变为无色透明。固体产物使用水、乙醇等溶剂进行洗涤;干燥之后收集既得聚乙炔纳米颗粒负载的Pd(II)催化剂NP-Pd(II)。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IR)及拉曼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X射线吸收光谱(EXAFS)等手段对NP-Pd(II)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显示,在NP-Pd(II)中Pd并非以Pd纳米颗粒形式存在; XRD中没有未Pd纳米晶的特征衍射峰。 IR等表征证明乙炔在Pd的催化作用下发生聚合作用,生成了聚乙炔。 EXAFS结果表明, Pd分别和氯原子以及C=C双键进行配位;同时,没有观察到Pd–Pd键的生成,进一步证明了Pd未被还原为Pd纳米颗粒。 XPS也印证了Pd(II)的价态。形貌上, NP-Pd(II)为直径2–3nm的颗粒,其中的Pd原子均匀分散于聚乙炔纳米颗粒上,使其在反应过程中能够充分地与底物接触,从而在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表现出极高的活性。更重要的是,由于“憎水效应”, NP-Pd(II)在溶液中以微米级的聚集体形式存在,因而反应后通过离心或者静置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因此,在NP-Pd(II)催化剂中,每个Pd原子都是潜在的活性中心,这与典型的均相催化剂相似;同时,其独特的形貌使其具备了多相催化剂便于分离的特点。因此, NP-Pd(II)是一种兼具均相和多相催化剂优点的催化剂且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极为简便。乙炔是常用的工业气体,溶剂采用水,制备在室温下即可完成,我们也成功地制备出克级规模的高活性、稳定性的NP-Pd(II)催化剂。  相似文献   
66.
本文研究了HCl-KCl缓冲体系中钒(V)与5-Br-PADAP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配合物的带电性质。提出一个灵敏、简便、快速测定钒的分光光度法。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8×10^4,最大吸收波长为588nm,钒(V)与5-Br-PADAP的配合比为1:1。含钒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分析季地下水中钒,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7.
模糊模式识别在房地产预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模糊模式识别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房地产预警实证分析。以南京房地产市场为例说明。在面对若干繁冗驳杂的一系列指标时,如何进行指标归类,建立一套指标体系,以及如何分析这些指标反映的房地产市场所处的警情的层面。从而适时的得出一些分析结果,以供管理者做出及时的政策调整,避免房地产业危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68.
目的:给出200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的解答.方法:利用二维插值、区域圆形覆盖算法、层次分析法(AHP)中的1—9标度法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非等级预报和等级预报情形建立了点降雨量和面降雨量预报方法评价模型.结果:得到了题中两种预报方法优劣的比较结果.结论:降雨量预报方法1优于方法2.  相似文献   
69.
The entanglement-assisted capacity of a generalized amplitude damping channel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properties of partial symmetry and concavity of mutual information. The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results of the entanglement-assisted capacity are obtained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t is shown that the entanglement-assisted capacity depends on the channel parameters representing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dissipation, and the prior entanglement between sender and receiver can approximately double the classical capacity of the generalized amplitude damping channel.  相似文献   
70.
The macro- and mic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Co alloy films eletrodeposited on CaAs(100) are studied by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magnetic circular dichroism (XMC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magneto-optical Kerr effect (MOKE) measurements and magnetic force microscopy (MFM). The orbital and spin magnetic moments of each element in the Fe-Co alloy are determined by the sum rules of XMCD. Element-specific hysteresis loops (ESHL) are obtained by recording the La MCD signals as a function of applied magnetic field. MOK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morphous films are magnetically isotropic in the surface plane. The MFM image shows that the dimension of the magnetic domains is about 1-2 #m, which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grains, indicating that there are intergranular correlations among these grains. Both ESHL and MOKE hysteresis loops indicate the strong ferromagnetic coupling of Fe and Co in the alloy fil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