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4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4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提出了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新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案。在教学上将传统内容与现代高新技术相互结合;教学方法上将程序式与多元式相结合,注重了基本技能、实验总结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总结了试点以来取得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一维煤粉试验炉内对高铝煤进行了直接悬浮态煅烧氧化铝熟料的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炉温对熟料生成的影响,并对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得到氧化铝熟料进行XRD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悬浮态下燃烧,燃烧温度高于1100℃以上时,完全可以生成氧化铝熟料,粉煤灰中氧化铝熟料生成量在1200℃最多。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全真空脱气-气相色谱法测定绝缘油中C_3H_8和C_3H_6的含量。应用全真空脱气技术将溶解在绝缘油样品中的气体从绝缘油样品中分离,再用Propack Q色谱柱和5A分子筛色谱柱将待测气体分离,氢火焰检测器检测。C_3H_8和C_3H_6的体积分数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依次为0.33,0.29μL·L^(-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C_3H_8的回收率为92.1%~106%,C_3H_6的回收率为94.3%~108%。方法用于绝缘油样品的分析,C_3H_8和C_3H_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依次为6.8%,3.2%。  相似文献   
14.
姜鸿基  邓先宇  黄维 《化学进展》2008,20(9):1361-1374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使用的能源多来自矿物燃料的开采,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而这些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材料是我国进入21世纪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其中太阳能被认为是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的代表之一。基于噻吩跟富勒烯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该种太阳能电池因其制备简单、成本低廉、重量轻和可制成柔性器件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多方的广泛重视。经过努力,该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性能已经得到了一定提高,最高光电转化效率已达到7%左右,但是跟无机半导体硅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任重而道远,研究空间也非常大。本文从材料合成的角度,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基于富勒烯和噻吩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机薄膜的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功率转换效率从很困难达到3%,普遍地提高到3%~5%,且根据模拟预测有希望达到10%.显然,这是新材料和新器件结构的涌出以及器件机理研究深入的共同结果.本文介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讨论材料结构与器件性能的关系,综述近年来材料与器件结构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液固反应微观-宏观关联模型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液一固反应为流体扩散控制时,以缩核模型为基础,得到了单颗粒消溶时粒径的变化规律,满足平方反比定律;在单颗粒消溶的基础上,建立了颗粒群消溶模型,得到了单颗粒微观反应模型和颗粒群宏观反应特征的关联关系.以不同种类的石灰石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消溶过程为例,对液固反应的微观-宏观关联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和数学模型吻合较好.该关联模型对完善液固反应理论体系,实现宏观实验数据反推微观化学反应参数的测量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空间太阳望远镜(SST)的装校需要一个倒置的直径为1m的平面镜,此平面镜的面形精度决定了SST的装校成败。平面镜的支撑采用滑轮砝码机构,具有18个牵引点,每个牵引点的牵引力是独立可调的。在此支撑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平面镜的变形情况,提出了用主动光学原理对牵引力大小进行优化的方法,计算出了保持平面镜具有良好面形时所需要的牵引力的大小。采用Ritchey_Common方法对平面镜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平面镜面形精度的均方根值优于λ/30(λ=633nm),满足了SST的装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浓度煤粉火焰对装有浓淡燃烧器的煤粉燃烧系统的着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一简化的燃烧系统和一配备浓淡燃烧器的1 MW切圆煤粉炉内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了煤质对最佳煤粉浓度C_(opt)的影响规律,在该最佳煤粉浓度下燃烧系统具有最高的火焰温度及最低的飞灰含碳.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所有的高浓度煤粉火焰均存在一最佳的煤粉浓度,着火特性差的无烟煤的最佳煤粉浓度显著高于着火特性更佳的烟煤,该最佳煤粉浓度随着煤质发热量Q与挥发分V乘积的增大而降低,并存在一经验公式C_(opt)=1.069-0.051·10~(-5)·V·Q。  相似文献   
19.
煤自燃性参数的测试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目前国内外煤自燃性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自燃性的衡量指标和实验测试方法。介绍了我国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直接测取的参数及特性参数的测算公式,并根据自燃性测试结果,提出了判定煤自燃危险区域的极限参数及判定条件。煤自燃性特性参数的测试为煤层自然危险区域判定及自燃火灾预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在C60单晶(111)解理面上制备出厚度约30 nm的K3C60单晶膜.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在低温下(约150K)测量了样品法向发射的角分辨光电子谱.观察到K3C60导带和价带明显的色散.导带的光电子谱峰可清晰分辨出4个子峰,这些子峰的最大色散超过0.5eV,并且色散曲线与K3C60的一维无序晶体结构模型下的能带理论基本吻合,只是子带间隔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