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95篇
化学   299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60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179篇
物理学   24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铋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生物材料中痕量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镀铋膜电极替代镀汞膜电极痕量铅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DPSA)。考察并优化了同位镀铋膜测定铅的条件。结果表明,在HAc-NaAc(pH=4.4)介质中,铅可在镀铋膜电极上得到灵敏的微分电位溶出峰;利用标准加入法对人尿及血中痕量铅进行了测定。本法避免了镀汞膜电极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42.
晕现象的研究使人们对核结构有了新的认识。连续谱,尤其是连续谱中的共振态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复动量表象(CMR)方法不仅能够统一描述束缚态、共振态和连续谱,而且能够很好地描述窄共振和宽共振。本文介绍了CMR方法对原子核共振态的研究。给出了31Ne和19C等核的束缚态和共振态的单粒子能量随形变参数β2的变化规律,分析了19C和31Ne中单中子晕形成的物理机制和在中子数N=20附近能级反转的原因,并预测了比37Mg重的核中的单中子晕现象,这一预测结果对在实验中寻找较重的晕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些研究表明CMR 方法不仅适用于描述稳定核,也适用于描述具有弥散物质分布的奇特核。  相似文献   
43.
利用正电子湮没技术对侧链型热致高分子液晶丙烯酸酯共聚物进行了变温相变研究.除实验标识出样品的相变温度点外,根据试样中自由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对高分子液晶材料内部立链、侧链以及介晶基元的相变行为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就与小分子液晶变化特点的一些不同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44.
The T_c criterion was first used by S. Wu for characterizing the brittleductile (B-D) transition of N6/EPDM blends. But in this paper, a new criter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stress analysis of blends is proposed to characterize the B-D transitions of blends, namely, A criterionV_(fc) and d_c are the critical volume fractions and particle size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blends, respectively. For given blends, A is independent of the morphology of dispersed phase and is only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of matrix. The B-D transitions of different blends, including polar N6/EPDM blends, nonpolar PP/EPDM blends and PE/CaCO_3 composites, were manipulated with A criterion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addition, a new master curve for the impact strength of PP/EPDM blends versus V_f~2/d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criterion is more suitable than T_c criterion for characterizing the B-D transition of blends.  相似文献   
45.
王仪  郑斐能  陈福良 《色谱》1999,17(4):360-362
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一反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氯氰菊酯、甲基对硫磷和辛硫磷三元混合制剂中的甲基对硫磷和辛硫磷。采用C8反相柱,流动相为V(甲醇):V(水)=70:30,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或280nm。并与TLC-GC法测定混合制剂中的甲基对硫磷和TLC-溴化法测定混合制剂中的辛硫磷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6.
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聚醚醚酮(PEEK)和以PEEK为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APC-2)的热历史对它们熔融行为的影响。在200—315℃结晶并退火热处理后,试样的DSC曲线上出现了两个吸热峰。低温吸热峰(峰温T′_m)较小,并与结晶和退火温度(T_c)有关;高温吸热峰(峰温T_m)较大,几乎不受T_n的影响。T′_m的出现与在不同T_c下生成的不完整晶体的熔融和重结晶过程有关,而T_m的出现则与完整晶体的熔融过程有关。实验结果表明,T′_m与T_c之间呈线性关系。按文献报道的方法,将T′_m与T_c的直线外推至与T′_m=T_c直线相交,其交点温度即为平衡熔点.结果表明,PEEK和APC-2试样的“平衡熔点”受不同热历史条件下生成晶体的完整程度的影响。当结晶并退火时间越长,求出的“平衡熔点”值越低,并与理论值接近。实验结果还表明,碳纤维表面具有促进PEEK树脂基体晶体完整化的作用,因而导致APC-2试样中PEEK树脂基体的熔点高于纯PEEK树脂。  相似文献   
47.
 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聚醚醚酮(PEEK)和以PEEK为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APC-2)的热历史对它们熔融行为的影响。在200—315℃结晶并退火热处理后,试样的DSC曲线上出现了两个吸热峰。低温吸热峰(峰温T′m)较小,并与结晶和退火温度(Tc与在不同Tc下生成的不完整晶体的熔融和重结晶过程有关,而Tm的出现则与完整晶体的熔融过程有关。实验结果表明,T′m与Tc之间呈线性关系。按文献报道的方法,将T′m与Tc的直线外推至与T′m=Tc直线相交,其交点温度即为平衡熔点.结果表明,PEEK和APC-2试样的“平衡熔点”受不同热历史条件下生成晶体的完整程度的影响。当结晶并退火时间越长,求出的“平衡熔点”值越低,并与理论值接近。实验结果还表明,碳纤维表面具有促进PEEK树脂基体晶体完整化的作用,因而导致APC-2试样中PEEK树脂基体的熔点高于纯PEEK树脂。  相似文献   
48.
<正> 它在可见光区发荧光,其荧光量子效率随环境的粘度不同有较明显的变化。这是由于其分子中的芳香基团与中心碳是单键连接,易于转动。当环境的粘度增加时,这种转动受到阻碍,因而分子吸收激发光能后,损失于这种转动的热能相对减少,荧光量子效率则相对  相似文献   
49.
 利用1H MAS NMR技术,在甲烷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反应条件下研究了Rh/SiO2催化剂上氢与金属的相互作用及反应机理. 结果发现,氢气在Rh/SiO2上解离吸附后可能有四种存在形式: 化学位移为δ=-100~-120的可逆(αM)和不可逆(αI)吸附氢物种,δ=0~-100的“氢云”或“氢雾”形式的氢物种和δ=3.0的溢流氢物种. 溢流氢物种是由可逆吸附的氢物种和“氢云”或“氢雾”状态的氢物种溢流到SiO2上并弱吸附在桥式氧(Si-O-Si)附近而形成的. 溢流氢物种活化晶格氧,形成一种POM反应的活性氧物种OH-. 活性氧物种OH-反溢流到Rh上,并与CH4解离吸附在Rh上的CHx物种反应生成含氧中间物种CHxO. CHxO物种的化学位移为5~7. O2参与CHxO物种的进一步氧化,或补充溢流氢夺取桥式氧后形成的缺陷位上的晶格氧,在高温(973 K)反应条件下,O2可能优先补充缺陷位上的晶格氧,使CHx的氧化按表面反应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50.
采用高压釜合成和乙酸乙酯/水萃取提纯的模式制备出高产率、高纯度的环状烷基硫碘盐. 高压釜合成在保证产率的前提下, 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反应时间仅为原来的1/3)|乙酸乙酯和水的萃取提纯模式在保证产品纯度的同时, 大大缩短了提纯时间, 还避免了有毒试剂的使用. 制备出的烷基环状硫碘盐作为碘源用于配制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用电解质, 相应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接近使用传统烷基咪唑碘盐的电池. 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表明环状烷基锍阳离子相比于烷基咪唑阳离子来说, 更有利于抑制电池内部的电子复合反应, 同时还能促进对电极上电子交换反应的进行, 最终可以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