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化学   12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66篇
数学   63篇
物理学   1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化合物;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疏水间隔链;聚氧乙烯  相似文献   
82.
以全亲水接枝共聚物PPEGMEA-g-PMAA为载体材料,以甲氨喋呤(MTX)为模型药物,通过物理包埋和化学键合法制备MTX药物缓释体系,探讨了pH值、制备方法等对载药量、包埋率和释药行为等的影响,两种体系均可以通过改变pH值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和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83.
重金属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重金属离子污染日益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点,危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对重金属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对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常见的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的技术,包括原子荧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分析法、生物传感器、免疫分析法.并讨论了现存重金属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4.
利用四磺基铁(II)酞菁(FeTSPc)在木质素磺酸钠模板体系中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合成导电聚苯胺/木质素磺酸复合物(PANI/LGS)。讨论了溶液pH 值、苯胺浓度、LGS浓度、H2O2浓度及反应时间对FeTSPc催化聚合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具有明显的pH值依赖性,pH(1.0~4.0)是合成导电聚苯胺所必须需的,其最适pH值为1.5。用元素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FTIR、循环伏安法、电导率测试、热重分析法等对PANI/LGS复合物表征, 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可逆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85.
癌症的光子疗法是一种选择性治疗新技术,近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该疗法拥有创伤小、选择性好且毒性低、无耐药性等优点。 我们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层状钴铁双氢氧化物纳米片(Co-Fe-LDH),利用其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稳定高、生物相容性好等的特点,负载光敏剂IR783(LDH-IR783),在近红外激光的刺激下实现癌症的光热光动力协同光治疗。 对所合成的Co-Fe-LDH进行了组成、形貌、光学性质、活性氧(ROS)生成、热量释放等表征,并在细胞及活体水平进行抗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复合物具有稳定的结构、高IR783负载率以及良好的分散性,并且,在近红外光源照射下表现出优异的光热/光动力效应,能够快速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迅速地释放热量,产生显著的光毒性,能够有效地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体内抗癌实验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复合物有效地抑制了实体肿瘤的生长,并且未对正常组织产生明显的损伤,毒副作用较低。 这些初步结果将为光热/光动力协同纳米粒子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6.
ZSM-11与ZSM-5分子筛具有相似的孔道结构,通常表现出相似的催化性能,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ZSM-11分子筛在某些反应过程具有明显优于ZSM-5的催化性能,因而逐渐引起科研界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但受其微孔尺寸的限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容易积碳,并导致快速失活.为此,向微孔体系引入介孔制备多级孔ZSM-11分子筛是一种规避上述问题的有效方式.我们研究组前期已对分子筛进行碱处理脱硅及在该体系中加入CTAB制备多级孔分子筛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改变介孔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微孔模板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r)的摩尔比(R),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一系列多级孔ZSM-11分子筛材料,并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对材料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随着R值的增加,广角XRD测试结果表明,产物的结晶度逐渐下降,同时小角XRD测试结果表明产物中逐渐产生有序介孔相;XRF测试结果表明,产物的总包硅铝比呈上升趋势;SEM表征结果表明,首先棒状纳米晶团聚体形貌的ZSM-11分子筛的晶粒尺寸逐渐降低,随后晶粒之间插入无定形样品,直至最终产物几乎完全为无定形材料构成;TEM图片与上述表征结果一致,样品初始晶格条纹清晰且晶粒边缘规整,随后晶粒边缘开始弯曲不平,接着晶体样品中开始产生有序介孔材料,最终几乎完全变为有序介孔材料.综合上述表征结果和相关文献可推测,该有序介孔材料为类MCM-41材料.另外,我们采用N_2物理吸附对材料的织构性质进行了考察,发现随着R值增大,产物的微孔减少,介孔增多.然而TEM结果表明,在类MCM-41产生之前,样品中介孔的增多并非来源于晶内孔,而是来源于晶粒之间的堆积孔,这是由于在合成过程中CTAB胶束嵌入ZSM-11的晶粒之间所导致.合成体系的碱度对产物的物化性质和织构性质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将这个体系与NaOH+CTAB对分子筛进行脱硅后处理体系进行了对比,发现虽然前者只能产生晶间孔而后者可产生晶内孔,但碱度对两者的作用相似,即降低碱度均可导致类MCM-41有序介孔相的产生.此外,还通过NH_3-TPD和Py-IR技术对材料的酸性进行了考察.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多级孔ZSM-11分子筛的形成机理.随着R值的变化,CTAB分别起了覆盖效应、胶束效应和模板效应.这些效应在合成多级孔ZSM-11分子筛过程中相互协同,同时又与TBABr的结构导向效应相互竞争,进而影响合成产物的孔结构、形貌、酸性以及用于二甲醚和苯烷基化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7.
合成了柠檬酸钠保护的铂纳米粒子(Pt NPs),其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催化四甲基联苯胺(TMB)和过氧化氢的反应,产生有色产物;而碘离子(I~-)对铂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定范围内随着I~-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基于此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I~-的比色传感方法。I~-的肉眼识别可在几秒内完成,定量检测可在10 min之内完成。此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8 nmol/L,检测范围较宽,为20~5000 nmol/L。相对于以纳米粒子的聚沉-分散为基础的比色法,此方法不需要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没有复杂的有机合成过程,操作简便、成本低。将此方法成功用于实际食盐样品和水样中I~-的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8.
针对能够将初生γ-奥氏体保留到室温的Fe-15Mn-0.6C合金,采用扫描电镜(SEM)及其配备的能谱仪(EDS)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系统,对添加Ce的合金中的夹杂物进行形貌观察、成分分析和相鉴定,采用FactSage软件系统的Phase Diagram和Equilib模块对添加Ce的合金中的夹杂物行为进行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添加含Ce夹杂物的类型和数量影响取决于O, S, Ce的相对含量,在0.0006%O-0.0020%S-0.016%Ce和0.0006%O-0.0051%S-0.025%Ce条件下,合金中主要形成CeS夹杂,在0.0015%O-0.0045%S-0.025%Ce条件下,合金中主要形成Ce2O2S和CeS夹杂,夹杂物形状圆整,尺寸多数约1~2μm。热力学计算为添加Ce对Fe-15Mn-0.6C合金中夹杂物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能够为进一步搞清添加Ce细化初生γ-奥氏体的异质形核作用提供扎实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9.
褚大旺  辛莹莹  赵晨 《催化学报》2021,42(5):844-854,中插35-中插38
目前由纤维素制生物乙醇的工艺主要由生物酶解法实现,但酶解法的效率低且经济性差;此外,生物酶发酵每产生1 mol乙醇的同时副产1 mol CO2,导致原子经济性低.本文开发了一种通过连续氢解玉米秸秆纤维素转化为高浓度生物乙醇(6.1%)的工艺.首先使用绿色溶剂(80 wt%1,4-丁二醇)在不破坏木质素结构的前提下,提取...  相似文献   
90.
朱孟龙  张庆文  徐国林  蒋锐  刘欢  饶军应 《应用力学学报》2020,(5):2197-2206+2333-2334
以不完全拱效应为基础,对浅埋隧道松动土压力展开研究。与Terzaghi土拱效应理论的垂直滑移面不同,本文综合考虑国内外对滑移面形式的研究,采用塔形滑移面计算模型,同时考虑主应力旋转角的分布特征,给出松动区内大主应力与水平面夹角分布公式,改进了浅埋隧道松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将塔形滑移面间松动土体侧向土压力系数定义为滑移面上法向应力与平均竖向应力之比,并给出计算表达式;建立出主应力转角与隧道顶部位移的数量关系,进而得到不同拱顶沉降允许值下的平均竖向应力计算方法。将本文松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同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计算方法对比,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本文公式的合理性。对公式中主要影响参数(侧向土压力系数、隧道宽高比、相对变形量、滑移面倾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竖向应力?v随着深度z的增加而增加,土拱效应的发挥程度也随着深度z的增加而增大,但其增速逐渐放缓,当达到某一深度(土拱效应完全发挥)后,随着深度z的增加?v趋向于定值;侧向土压力系数K随着土体内摩擦角φ及滑移面倾角α的增大而减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隧道宽高比B0/h的增大以及相对变形量λ的减小,其表面的竖向应力随之增大。因此,适当的增大浅埋隧道顶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