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化学   192篇
力学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微量热法研究γ-Mo2N催化剂表面氢的微分吸附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fferential heats of H 2 adsorption on γ-Mo2N catalysts were studied by using microcalorimetry. Samples with high and medium surface areas (90 and 17 m2•g -1 ) present a homogeneous energetic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sites, which corresponds with the preferential orientation of their (200) planes. Molybdenum nitride with low surface area (8 m2•g -1 ) displays a heterogeneous energetic distribution of H 2 adsorption sites. The higher initial differential heat of hydrogen adsorption observed for the low surface Mo nitride was attributed to species adsorbed on surface sites associated with the (111) plane.  相似文献   
12.
由RhCl_3·xH_2O制备了不同Rh含量的Rh/SiO_2和Rh-V/SiO_2催化剂,采用化学吸附和原位TPD-IR方法考察钒助剂对Rh/SiO_2催化剂在常温和高温的H_2和CO化学吸附的影响。结果再次表明:1)不同Rh中心对H_2和CO的化学吸附性能不同,钒助剂对不同Rh中心的H_2和CO吸附的影响也不同。H_2主要吸附在Rh~Ⅱ和Rh~Ⅲ中心上,而在Rh~Ⅰ中心上的吸附弱。2)Rh-钒助剂的强相互作用主要是Rh~Ⅱ和Rh~Ⅲ与钒助剂之间的相互作用,H_2吸附受到比CO吸附更强烈的抑制。钒助剂对Rh/SiO_2的H_2和CO吸附性能的影响可用覆盖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13.
14.
用气相流动吸附法(grafting)制备复合载体,用浸渍法(impregnation)制备MoO3/(TiO2-SiO2)催化剂.应用LRS和TPR技术研究MoO3在复合载体TiO2-SiO2表面的分散状态,发现TiO2在SiO2表面的分散可增强MoO3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MoO3在载体表面的分散阈值.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中压反应装置中进行,以69%(wt)环己烷、20%(wt)的环己烯、10%(wt)的苯、1%(wt)的噻吩混合液为反应液,以噻吩、环己烯和苯的转化率作为催化剂的HDS、HYD、BHD活性指标.结果表明,经TiO2调变后,其HDS、HYD、BHD活性都较原来高,对于不同MoO3含量的MoO3/(TiO2-SiO2),HDS、HYD催化性能测试发现,当MoO3含量低于分散阈值时,其HDS、HYD活性随MoO3含量线性上升,但在高于分散阈值后,几乎保持不变.该催化剂对苯几乎没有加氢活性,显示出很高的环己烯加氢选择性.通过分散阈值与其HDS、HYD活性的关系可知,分散阈值可作为优化加氢精制催化剂配比的一个重要参数,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付立叶变换红外研究了甲烷在MnO_2/SiO_2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催化剂经高温(773K)抽空处理后,冷却至173K,进2466Pa甲烷,在3008,2904和1304cm ̄(-1)处观察到三个红外吸收峰.其中2904cm ̄(-1)的吸收峰归属为C-H键的对称伸缩振动,这一红外吸收峰的出现说明了甲烷分子的Td点群发生畸变,对称性降低。因为红外惰性的2917cm ̄(-1)红外峰显示出红外活性并位移至2904cm ̄(-1)甲烷吸附于MnO_2/SiO_2表面后,由表面羟基产生的红外峰从3700cm ̄(-1)位移至3675cm ̄(-1).共吸附的CO影响甲烷的吸附,说明CH_4与催化剂表面阳离子的作用较弱。甲烷在MnO_2/SiO_2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可能是通过甲烷的氢原子与表面羟基的氧和表面配位不饱和的氧离子间的氢键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变的多元醇法制备了40%Pt/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电催化剂,应用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XRD)方法表征催化剂.结果表明,由该制备方法可得到高分散,金属粒子粒径分布窄的高载量贵金属催化剂.TEM统计结果表明,调变多元醇法制备的40%Pt/C催化剂的金属粒子平均粒径约为2.9nm.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单池性能测试表明,该方法制得的40%Pt/C的电催化氧还原能力比同型商品催化剂更好.另外,利用UV-Vis光谱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结果表明,在调变的多元醇法中,Pt4+的还原是一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乙醇对合成醇用Cu-Co-Fe催化剂的修饰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杰  王向宇  杜宝石  辛勤  李灿 《催化学报》1998,19(3):264-267
乙醇对合成醇用Cu┐Co┐Fe催化剂的修饰效应徐杰王向宇杜宝石(郑州大学化学系,郑州450052)辛勤李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铜,钴,铁,合成醇,乙醇,修饰作用分类号O643/O647自70年代以来,已对多种CO加...  相似文献   
18.
MoO3/TiO2-Al2O3催化剂表面结构的LRS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负载型Mo和Co-Mo催化剂由于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多年来一直是催化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工业上应用的Mo和Co-Mo催化剂多以活性Al_2O_3和SiO_2-Al_2O_3为载体,近年来也有用TiO_2,ZrO_2和活性碳作为催化剂载体的研究报导.有关催化剂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对催化剂表面相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方面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多年来在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研究基础上,以石油加氢精制催化剂为应用背景,开  相似文献   
19.
催化新材料γ-Mo_2N的合成张耀军,魏昭彬,李新生,辛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高比表面氮化钼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催化新材料,对于烃类脱氢、氢解、异构化及加氢脱氮、加氢脱硫等反应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 ̄[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