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4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喜树碱在弱碱性生理介质中主要以无生物活性的开环羧酸盐形式存在,肿瘤微环境具有弱酸性,而超分子有机框架可以富集和输送负离子药物至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内.为评估通过超分子有机框架富集和输送喜树碱类开环羧酸盐到肿瘤微环境及肿瘤细胞内,利用肿瘤弱酸性微环境驱动其内酯化,从而发展羧酸盐为前药的可能性,利用透析实验研究了两个超分子有机框架对喜树碱,SN-38和10-羟基喜树碱开环羧酸盐负离子的吸收和保留效应,利用吸收光谱研究了三个羧酸盐在弱酸性生理盐水介质中内酯化形成活性喜树碱分子的动力学.结果表明超分子有机框架对三个羧酸盐均具有显著的保留效应,在pH为6.5的弱酸性介质中,羧酸盐转化为相应内酯的(表观)半衰期分别为120, 22和31 h,远短于临床应用的喜树碱类药物伊立替康和拓扑替康重复用药间隔时间(14和21 d),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为了评估分子内N—H…OMe氢键诱导的芳酰胺折叠体分子内氢键的稳定性, 我们从相应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酸前体出发构筑了3个三、五和七聚体芳酰胺折叠体, 并合成了3个并入这些折叠体片段的基于十六烷二胺的酰胺聚合物. 1H NMR, 定量芳酰胺氢-氘交换和晶体结构研究揭示, 折叠体中间区域的氢键最弱, 而处于骨架两端的氢键最为稳定. 氢-氘交换实验测定出了不同酰胺氢发生这一过程的半衰期, 最大差别约为8倍. 对并入折叠体片段的聚合物的单分子力谱(SMFS)研究揭示, 折叠体片段内不同区域分子内氢键的稳定性与单个折叠体分子内相应位置氢键的稳定性一致. 通过SMFS实验, 我们还测定出了不同氢键的绝对力值. 结果显示, 并入到聚合物中的短的三聚体折叠体具有最强的分子内氢键, 而五聚体和七聚体折叠体的部分分子内氢键较弱, 其力值出现在较低位置.  相似文献   
33.
王辉  张丹维  赵新  黎占亭 《化学学报》2015,73(6):471-479
概述了水相超分子有机框架组装方面最近的进展. 在简述了利用多头基单体构筑超分子组装体的背景之后, 介绍了利用三头基和四头基分子形成超分子网络组装体的重要例子, 着重描述了利用刚性预组织平面三角形单体和四面体单体, 通过葫芦脲[8]对4-苯基吡啶盐堆积二聚体的包结作用, 在水相构筑二维和三维超分子有机框架的进展, 并简要叙述了在水相表征周期性自组装结构的仪器分析方法. 最后就超分子有机框架构筑的单体设计及其可能的应用及功能做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34.
疏水亲脂作用驱动的有机分子的簇集和自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疏水亲脂相互作用(HLI)是一种重要的分子间弱作用力,本文主要介绍了HLI驱动下的有机分子分子的簇集和自卷的研究进展,作者实验室发展的一些新的概念、影响有机分子簇集和自卷的各种因素和运用这些概念对一些疾病产生原因的解释。  相似文献   
35.
One linear template 13 and one cyclophane template 15, both incorporating two electron rich 1,4-dialkoxybenzene units and one diamide unit,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utilizing donor-acceptor interaction and/or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assembling principles, one novel hetero[3]rotaxane 22·4Cl, possessing one neutral and one tetracationic ring components, has been synthesized from 13, through neutral [2]rotaxane 21 as intermediate. With 15 as template, tetracationic [2]catenane 23·4PF6 was assembled by using donor-acceptor interaction, but no neutral [2]rotaxane could be obtained under the typical conditions of hydrogen bonding assembling principle. The interlocked supramolecular compound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and their spectral properties a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36.
IntroductionHydrophobic lipophilicinteractions (HLI)playanimportantroleinchemicalandbiochemicalprocessessincewateristhecommonmediuminphysiologicalpro cesses.1 4 Somerecenteffortshavebeendedicatedtostudiesofhydrophobiceffectsonphotochemicalandpho tophysica…  相似文献   
37.
利用氢键驱动的“之”字型芳酰胺为“引导”组分,本文报道了三个单环、双环及三环分子的动态共价键自组装。单环分子是一个四氨基衍生物,从“U”-型二醛和卟啉二胺的2+2缩合后经NaBH3CN还原制备。而双环及三环分子以刚性的三氨及四氨寡聚体为模板,从两个六组分反应制备得到。  相似文献   
38.
张丹维  黎占亭 《有机化学》2012,32(11):2009-2017
氢键诱导的线性芳酰胺寡聚体骨架可以采取折叠、螺旋、直线或"之"字型构象.这一结构预组织特征可以被应用于促进大环的合成.在芳酰胺骨架的两端引入适当反应基团,骨架的预组装构象可以诱导它们形成不同的空间取向和距离.当成环反应涉及到不可逆共价键、碳-金属键或配位键的形成时,前体的结构预组织构象可以促进目标大环形成的产率.当成环反应涉及亚胺及腙等可逆共价键时,在反应达到热力学平衡后,可以高产率或定量地形成大环.  相似文献   
39.
黎占亭 《化学通报》1999,(12):33-34
物理有机化学最初被定义为一门“用定量和数学的方法研究有机化学现象的分支学科”。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到30年代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我国物理有机化学研究起步于60年代,70年代后期以来得到发展,主要研究成果基本上是在80年代以来取得的。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研究工作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和若干高等学校开展,本文将主要根据在不同研究机构取得的成就加以介绍。尽管在量子化学、计算和计算机化学、有机合成过程中的机理研究也取得很多成果,限于篇幅没有包括在内。高振衡于1962年在南开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物理有机化学研…  相似文献   
40.
从手性环己-1,2-二胺衍生的手性双头基前体出发合成了两个手性的双层结构的胶囊化合物。设计前体带有氨基和醛基,它们被连接到两个分子内氢键诱导的折叠体片段上。分子内氢键通过促进三个亚胺键的形成促进两个大环板块的选择性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