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3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887篇
化学   1706篇
晶体学   70篇
力学   213篇
综合类   57篇
数学   469篇
物理学   141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瓶颈问题是如何解决多重材料的相容性问题,传统的物理共混技术和聚合添加技术无法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及均一性。 Pickering乳液具有成本低、毒性小、环境友好、稳定性好、制备的多重材料结构稳定等优点,在制备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详细介绍了Pickering乳液在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功能高分子材料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2.
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中常见的一些图例进行归类总结,并对作图原理及应用做相应介绍,使复杂理论知识得以简化,贴近实际,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有整体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为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3.
建立了筛查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5种减肥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Orbitrap高分辨质谱联用法和TraceFinder筛查数据库。样品以甲醇为提取溶剂,上清液过滤后直接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质谱采用Full MS/dd-MS2扫描模式,正负离子同时检测。将采集的数据文件导入TraceFinder筛查软件,利用软件构建了化合物数据库及筛查方法进行快速、自动、高精度筛查,确定样品中是否违法添加了减肥类药物,并对阳性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显示出优异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系数(r)均大于0.998,回收率范围为79.7%~95.4%,精密度在3.3%~8.7%之间。应用该方法对29批保健食品进行了测定,在6批阳性样品中检出了4种化合物。该方法可实现自动、高精度筛查鉴定,为打击非法添加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4.
以程序升温碳化法合成β-Mo2C载体,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备负载量不同的Au/β-M o2C催化剂,利用XRD、ST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Au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微观形貌及孔结构等进行表征,并在逆水煤气变换(RWGS)反应中对其高温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XRD表征结果表明,在34. 44°、38. 02°、39. 44°、52. 12°、61. 53°、69. 62°和74. 65°处出现了β-Mo2C对应的(100)、(002)、(101)、(102)、(110)、(103)和(200)晶面的X射线特征衍射峰;同时,未出现Au物种的特征吸收峰,说明Au负载量较低的0. 1%和0. 5%的催化剂上Au纳米粒子的分散性较好。STEM表征结果也显示,当负载量较低(0. 5%、1. 0%和2. 0%)时,金纳米粒子以2 nm左右的原子簇形式均匀分散并锚定在β-M o2C载体上。氮气吸附-脱附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反应评价结果表明,0. 2%Au/β-Mo_2C催化剂在RWGS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较高的CO选择性,且反应后孔结构良好,Au纳米粒子仍然均匀分散,说明Au/β-Mo_2C催化剂在此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和高温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戊二酸酐为固化剂,乙酰丙酮锌为催化剂制备了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高性能可回收环氧树脂.系统研究了固化剂及催化剂含量对树脂结构、热学及动态性能的影响,实现了树脂组成的优化设计.基于酯交换反应的热可逆性,制备的vitrimer树脂通过物理热压方法可实现良好回收,力学强度保持率可达80%.采用RTM工艺制备的碳纤维织物增强vitrimer树脂复合材料表现出与传统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相当的力学性能,并且通过醇类溶剂热降解树脂的方法,可实现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高效无损回收,回收率近100%.  相似文献   
996.
经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NF)上原位生长获得了AlCo-LDH/NF (LDH=层状双氢氧化物)催化剂。基于AlCo-LDH的高表面积和良好相界面,催化剂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活性。在碱性介质中,当电流密度为200 mA·cm-2时,AlCo3-LDH/NF催化剂具有419 mV的低过电位和50.04 mV·dec-1的低Tafel斜率。  相似文献   
997.
脉冲辐解研究葛根素对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脉冲辐解技术, 研究了葛根素(puerarin, 一种异黄酮)对二氧化氮自由基(NO2•)、一氧化氮自由基(NO•)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活性. 葛根素与NO2•和NO•反应产生的瞬态吸收峰都在340 nm, 该吸收峰归结为瞬态产物puerarin-4-O•; 葛根素与OH•反应产生了较宽的瞬态吸收光谱(300~750 nm), 该谱图归结为puerarin-2-O•, puerarin-4-O•和[puerarin-OH]•瞬态吸收的叠加. 另外, 葛根素与NO2•, NO•和OH•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2.6 × 108, 1.7 × 108和3.9 × 109 L·mol-1·s-1.  相似文献   
998.
铝酸盐光致发光材料的相组成与粒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浩林  潘牧  赵修建 《化学通报》2003,66(3):174-177,173
介绍了铝酸盐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历程和特殊的发光机理,总结和讨论了相组成以及粒径对发光性能的影响,认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建立相组成与制备方法之间稳定的对应关系,从晶体化学的角度研究基质和掺杂离子对发光特性的影响,研究高温制备多组分纳米材料技术并对其粒子进行修饰。  相似文献   
999.
水合氯化镧与二乙氨基荒酸二乙铵配合行为的热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燥氮气气氛下,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制备了低水合氯化镧与二乙氨基荒酸 二乙铵(D-DDC)的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Et_2NH_2[La(S_2CNEt_2)_4]。用微量热 法测定了298.15 K下水合氯化镧和D-DDC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和不同温度下二乙 氨基荒酸镧液相生成反应的焓变。在实验和计算基础上,得到了液相生成反应的热 力学参数(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速率常数和动力学参数(表现活化能 、频率因子和反应基数),通过合理的热化学循环,求得了标题固相反应的焓变。  相似文献   
1000.
1,3,3-三硝基氮杂环丁烷的热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不同加热速率(β)的非等温DSC曲线离开基线的初始温度(T0)、onset温度(Te)和峰顶温度(Tp), Kissinger法和Ozawa法求得的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k和EO)和指前因子(Ak), Hu-Zhao-Gao方程ln βi=ln[A0/(be0 or p0G(α))]+   be0 or p0Tei or pi求得的be0 or p0, Zhao-Hu-Gao方程ln βi=ln[A0/((ae0 or p0+1)G(α))]+(ae0 or p0+1) ln Tei or pi求得的ae0 or p0, 微热量法确定的比热容(Cp), 以及密度(ρ)、热导率(λ)和分解热(Qd, 取爆热之半)数据, Zhang-Hu-Xie-Li公式、Hu-Yang-Liang-Xie公式、Hu-Zhao-Gao公式、Zhao-Hu-Gao公式、Smith方程、Friedman公式和Bruckman-Guillet公式, 计算了TNAZ在β→0时的T0, Te和Tp值(T00, Teo和Tp0)、热爆炸临界温度(Tbe和Tbp)、绝热至爆时间(tTlad)、撞击感度50%落高(H50)和热点起爆临界温度(Tcr), 得到了评价TNAZ热安全性的结果: TSADT=Te0=485.81 K, Tp0=497.38 K, Tbeo=499.50 K, Tbp0=513.45 K, tTlad=8.90 s (n=0), tTlad=8.96 s (n=1), tTlad=9.01 s (n=2), H50=28.88 cm, Tcr=641.46 K (Troom=293.15 K), Tcr=658.89 K (Troom=300 K), 表明: (1) TNAZ对热是稳定的; (2)撞击感度好于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 (3)热点起爆临界温度高于RDX, 而界于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和六硝基茋(HNS)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