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17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木质素为碳源,氯化钠为模板,通过低温回流使木质素包覆在氯化钠外层,高温煅烧获得木质素基多孔炭,研究了其作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改变煅烧温度可调控所得样品的孔结构,其比表面积在548~600 m2/g之间可变,且随着煅烧温度升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先增大后减少。 700 ℃煅烧所得样品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并表现出最高的电容性能,其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比电容可达252 F/g,有效面积电容高达31.2 μF/cm2,模板氯化钠可清洗分离并可循环利用。 提出了一种废弃物高附加值制备超级电容器用多孔炭的绿色方法。  相似文献   
42.
分光计调整实验中望远镜光轴的一种极限调节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光路图着手,详细分析了在分光计调整过程中目镜视场中看不到“绿十字”像的几种原因,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单有效的调整方法,即望远镜光轴的极限调节法,最后给出了调节望远镜的完整流程图。  相似文献   
43.
荧光光度法测定山竹黄酮混合物中γ-山竹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α-和γ-山竹黄酮的光谱性质,建立了测定山竹黄酮混合物中γ-山竹黄酮的荧光光度法。配制一系列浓度的α-山竹黄酮、γ-山竹黄酮及其混合物溶液,分别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结果表明:α-和γ-山竹黄酮的紫外光谱较为相近,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317 nm和308 nm。而其荧光光谱有明显的差别,α-山竹黄酮无荧光性质,γ-山竹黄酮在436 nm处有较强荧光。γ-山竹黄酮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在1.0×10-6~6.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5,方法的检出限为4.7×10-7mol/L。将荧光法的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了比较,二者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4.
高性能的太赫兹器件在控制太赫兹波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太赫兹器件加工方案非常必要。本文以太赫兹波导和太赫兹滤波器为例,分别选用Kagome型光子晶体结构的波导和一维光子晶体结构的滤波器,运用商用的3D打印机加工样品,并采用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对样品的参数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加工的波导在0.2~1.0 THz范围内传输损耗平均值约为0.02 cm~(-1),最小值可达到0.002 cm~(-1),且可运用机械拼接的方式将多个波导进行简单的连接从而获得更长的波导而不引起严重的损耗;滤波器的透射谱在0.1~0.5 THz之间有两个明显高损耗带;这两组实验结果均与理论预计非常接近。本文运用太赫兹波导和滤波器的实例证实了3D打印技术加工太赫兹器件的可行性,将会成为获取性能可控、价格低廉的太赫兹器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5.
将含二炔基的[2Fe2S]模型化合物[Fe2(μ-SCH2C≡CH)2(CO)6](A)和双叠氮单体2,6-(N3CH2)Py(B, Py=吡啶)与含碱性基团的双炔单体(2-PyCH2)N(CH2C≡CH)2(C, Py=吡啶)通过“点击反应”以不同比例进行共聚,得到了6种含不同碱基量的[FeFe]-氢化酶模型化合物功能聚合物Polymer-1~Polymer-6.通过红外光谱、硫元素分析、热重、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对这些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电化学研究表明二铁六羰基单元A以二铁五羰基的形式存在于聚合物中.在共聚过程中,增加单体C的含量能显著改变聚合物的形貌和增加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同时热稳定性也有所增加.这些聚合物在含有醋酸的DMF介质中催化质子还原的行为表明,通过单体C引入的碱性基团所形成的次级配位环境对二铁中心的催化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番茄红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样品经正己烷萃取和高速离心除去蛋白质后在低温蒸发浓缩,最终用正己烷定容为10 mL,取10μL试液进样作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所用固定相为Shimpack VP-ODS色谱柱,用乙腈与四氢呋喃混合液(体积比55:45)及单纯乙腈作流动相先后进行梯度淋洗.在471nm波长处作吸光光度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5.00 mg·L-1番茄红素.按此方法测定了632份健康人血清中蕃茄红素的含量,在0.06~2.94 mg·L-1范围内,中位值为o.45 mg·L-1.对方法的回收率及精密度做了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4.4%~9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值(n=6)为7.6%.  相似文献   
47.
基于深度变化成像模型的调整EM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佳  何小海  陶青川  刘莹 《光学技术》2006,32(3):396-399
在实际成像中,通常样本中的物质是变化的,故样本中不同位置的折射率不一样。由于三维样本的折射率与物镜所浸物质的折射率的不匹配,导致不同深度的点扩展函数可能不同。在此深度变化成像模型基础上应用最大期望(EM)复原算法能够提高图像清晰度,尤其是深度方向,但会丢失图像的一些微弱细节且出现一些孤立亮点,因此将调整EM算法运用到基于三维显微光学切片中成像随深度变化的图像模型上,此二者结合后的新算法可以避免上述缺点,较好地恢复图像微弱细节。  相似文献   
48.
单梅  胡家金  周珍  赵佳  周铁安 《化学通报》2015,78(12):1133-1137
采用自组装技术将人工合成的细胞粘附分子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RGDC)和防止细胞非特异性粘附的三乙二醇单-11-巯基十一烷基醚(TGME)修饰于金电极表面,制备了致密的、稳定的、对细胞具有特异性粘附作用的传感界面。通过调整RGDC与TGME的比例,比较了其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特异性粘附效果。以铁氰化钾为探针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界面对大鼠心肌细胞有很好的特异粘附作用。此外,还考察了该界面在Cr(Ⅵ)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随着Cr(Ⅵ)浓度的增高氧化还原峰的峰电流增大,而峰电位均负向移动。其电化学参数变化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Cr(Ⅵ)对细胞形态的模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细胞特异性粘附界面及电化学分析技术可望用于重金属对细胞的毒性研究。  相似文献   
49.
对研制的安装在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SRL)计量光束线上的VUV/EUV标准探测器装置进行了传输标准探测器的首次标定工作.实验选取了3个能点17.625nm,6.8nm和92nm,在这3个能点处分别标定光电二极管,得到其相应的量子效率.结果表明在同一能点多次标定结果的重复一致性很好,相对标准偏差在1%—14%的水平;但是与美国国家标准计量局(NIST)标定过的光电二极管的量子效率比较,短波17.625nm的标定结果较好,而6.8nm和92nm波长的结果差距偏大.偏差主要来自光源稳定性和光谱纯净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以原位生成的二氟甲基重氮甲烷(CF2HCHN2)与靛红衍生的3-烯基氧化吲哚为原料,通过[3+2]环加成反应和1,3-H迁移过程,合成了3种结构新型的螺[氧化吲哚 3,3′-吡唑]-5′-二氟甲基-4′-甲酸酯类化合物,收率41~68%, dr 91: 9~99 : 1,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19F NMR和HR-MS(ESI-TOF)表征。并通过单晶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其相对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