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化学   245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15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玫瑰花状多孔碱式碳酸镁微球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便利的玫瑰花状多孔碱式碳酸镁(4MgCO3·Mg(OH)2·4H2O)微球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分为三水碳酸镁(MgCO3·3H2O)前驱物合成与其在水中的热解制备过程。采用搅拌诱导结晶辅助陈化的方法合成前驱物,得到长约115 μm,长径比约10.4的均一微棒,将微棒在353.2 K的水中热解,即可得到由弯曲的纳米片组成的具有“卡片箱”结构(house of cards)的玫瑰花状多孔碱式碳酸镁微球,微球直径为30~60 μm,平均约40 μm,具有良好分散性。研究了热解过程中的形貌转变和相转移过程,采用XRD,FTIR及SEM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MgCO3·3H2O在较高温度下因不稳定而溶解,形成局部过饱和,生成无定形颗粒,并在微棒上成核结晶为4MgCO3·Mg(OH)2·4H2O纳米片。纳米片由与微棒附着部位向外生长,形成玫瑰花状微球,微球长大伴随微棒的消溶,生长在棒上不同部位的颗粒在微观结构上将留有不同痕迹。分析认为热解转变过程是(MgCO3·3H2O)溶解-无定形物生成-(4MgCO3·Mg(OH)2·4H2O)结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2.
绿原酸的直接荧光分析法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原酸水溶液能产生微弱荧光,当加入95%的乙醇后,其荧光强度大大增强,基于此,建立了直接测定绿原酸的荧光分析新方法.pH=1.72时,在1.416~14.16μg/mL浓度范围内,绿原酸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63;检出限为0.081 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54%.该方法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93.
林龄(龄组)是划分林分结构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对监测森林健康,推进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遥感数据的龄组植被指数(AGVI),并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沙县、南平市、华安县、云霄县、南安市、安溪县、莆田市、长汀县、建阳市、宁德市及福清市等13个县(市)518组松林龄组数据及同时相HJ-1 CCD多光谱影像为基础,对各龄组松林冠层的蓝光、绿光、红光、近红外及NDVI的光谱差异性进行分析,各龄组在近红外波段表现为幼龄林>中龄林>过熟林>成熟林>近熟林的特征,NDVI则表现为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中龄林的特征,由此构建龄组植被指数AGVI;该指数可以扩大各龄组松林的绝对及相对光谱差异。采用K-均值法对松林AGVI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松林龄组的划分精度为80.45%,准确率为90.41%。由此证实本文所构建的龄组植被指数具备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4.
报道了近来发现的4个浙江分布新记录种:茄科的水茄Solanum torvum Swartz和多裂水茄Solanum chrysotrichum Schlechtendal;爵床科的早田氏爵床Justifies hayatae Yamamoto;菊科的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innaeus.  相似文献   
195.
介绍一个利用Friedel Crafts反应制备γ芳基取代的γ羰基酸———4对甲苯基4氧代丁酸的方法。该实验以甲苯和丁二酸酐为原料,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通过付氏酰基化反应,经加热、酸化水解、水蒸气蒸馏,最后得固体产品。推荐该实验作为大学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相似文献   
196.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用的灌木中植物的色素的方法;饲料用的灌木样品中的色素用Sep Pak C18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和富集,以WatersNova Pak C18液相色谱柱为固定相,V(甲醇)∶V(异丙醇)=1∶1和水梯度洗脱为流动相分离。方法可同时测定叶黄素、α 胡萝卜素、β 胡萝卜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紫黄质、新叶黄素(新黄质)等色素,方法标准回收率为94%~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 9%~2 5%。已用于几种饲料用的植物色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7.
赖晓芳  冯岸红  幸苑娜  叶淋泉  林志惠  陈泽勇 《色谱》2015,33(11):1186-1191
有机磷酸酯是一类重要的磷系阻燃剂,由于其具有类似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的性质,欧美等国家已纷纷设立相关法规限制其在儿童用品中的使用。目前国际和国内均未有儿童手推车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检测标准。本文建立了儿童手推车中3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超声萃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9.5%~107.3%,检出限(3S/N)为0.01 mg/kg,定量限(10S/N)为0.1 mg/kg,能较好地排除基质干扰,适用于儿童手推车软垫材料中3种有机磷酸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37个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的检出率为81.1%,含量范围为1.0~15312.8 mg/kg,依据欧盟玩具新指令2014/79/EU, TCPP超标(> 5 mg/kg)率为32.4%;其中2个样品中还检出了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和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含量范围为6.2~44.1 mg/kg,均已超标。可见,市场上的儿童手推车存在较高的有机磷酸酯阻燃剂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9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新会、广西、湖南3地42批陈皮样品中51种矿物元素的含量,运用方差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研究了不同产地陈皮中矿物元素的差别,以筛选得到的9种元素为溯源指标,将不同数量级矿物元素含量进行分类和系数缩放后,构建了陈皮中矿物元素的指纹图谱,并基于各产地矿物元素含量的平均值构建了新会、广西、湖南产地陈皮中矿物元素的标准指纹图谱。通过采用SPSS20.0计算18批新会陈皮矿物元素指纹图谱与其标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确定新会陈皮矿物元素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阈值为0.941,基于此阈值建立了新会陈皮的鉴别模型。采用24批样品对所建立的鉴别模型进行准确性验证,正确率为91.6%。该方法操作简单直观,满足实验分析要求,可为陈皮的产地溯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9.
受激发射泵浦激发K2到X1Σ+g(v″=40,53)振动态。K2(v″)与CO2碰撞,瞬时泛频激光诱导荧光(LIF)测得CO2(0000,J)的初生态布居,其半对数描绘给出了双指数分布。在池温为600K时,对于v″=40和53,低转动温度T,分别为581±70K与621±76K,而高转动温度分别为1395±167K与1556±187K。T1和T2分别对应于弱碰撞和强碰撞。转动分布对K2(v″)的能量是敏感的,但弱,强碰撞分支比基本相同。利用瞬时泛频LIF强度的相对变化,得到CO2 J态的出现和倒空速率系数。确定了CO2平均角动量改变<ΔJ>和平均反冲速度改变<Δʋrel>间的关系。对于相同角动量的改变,K2(v″)能量增加25%,反冲速度增加约47%。对于K2(v″=40,53)- CO2碰撞,得到了能量转移概率分布函数P(ΔE)。  相似文献   
200.
不同氧压下脉冲激光沉积LiCoO2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不同的氧压下制备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的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分析测试方法,对沉积的薄膜进行了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分析.结果显示,氧压达到正常标准时(加Pa),LiCoO:薄膜具有明显的c轴择优取向,同时薄膜的晶粒尺寸更为均匀,表面更为光滑.而氧压较低(1 Pa)时,薄膜表现为随机取向.这些结果表明,PLD方法制备LiCoO2薄膜时应该充分考虑腔体气压对等离子体的散射作用以提高薄膜表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