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化学   52篇
物理学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花棘豆化学成分的研究Ⅱ.两种三萜皂苷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黄花棘豆的总皂苷中分离出两个新皂苷1和2。经光谱分析及化学方法确证,1为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醛酸基]-黄豆醇B;2为3-O-[α-L-鼠李吡哺糖基(1→2)-α-L-阿拉伯吡哺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醛酸基]-黄豆醇B。  相似文献   
22.
张宗平  贾忠建 《化学学报》1991,49(10):1023-1027
从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枝叶中分到五个微量紫杉烷类二萜, 其中四个为新二萜, 分别为: 1β, 5α, 13α-trihydroxy-9α,10β-diacetate-2α-benzoatetaxa-4(20), 11-diene(1), 1β,13α-dihydroxy-9α,10β-diacetate-2α-benzoate-5α-cinnamatetaxa-4(20), 11-diene(2), 1β,5α-dihydroxy-9α,10β,13α-triacetate-2α-benzoatetaxa-4(20), 11-diene(3)和1β,2α,5α,9α,10β,13α-hexahydroxytaxa-4(20), 11-diene(4), 另外一个为已知二萜19-hydroxybaccatin III(5)。  相似文献   
23.
采用虚拟化合物生成法对抗肿瘤的苯丙素甙(PPGs)类化合物进行了配体受体对 接研究。以三种不同的骨架结构为基础分别生成了五十个虚拟苯丙素甙(PPGs)类化 合物,并将它们与端粒DNA受体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已知结构的对接结果,通过虚 拟筛选的方法得到了一批与受体相互作用能较高并且复合物能量较低的新的有潜力 的活性化合物。该方法可以弥补分子对接研究中,只能计算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无法有效设计新化合物的不足。这种方法在基于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中具有重要 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准葛尔大戟化学成分研究(Ⅰ):一种新三萜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葛尔大戟(Euphorbia Soongarica Boiss)在民间长期被用来作为逐水药,但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其成分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从中分得的一新三萜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从该植物根的石油醚萃取物中,经硅胶柱层析得白色晶状物,在薄层层析中,为一单点,但其质谱有m/z 440和m/z 454两个分子离子峰,反复柱层析和重结晶得晶Ⅰ和晶Ⅱ(图1)。用硝酸银的氨溶液浸泡过的硅胶板进行薄层层析,R_f值不同,且熔点也不同。晶Ⅰ的质谱表  相似文献   
26.
齿叶橐吾中新吉马烷型倍半萜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科案吾属植物在我国约有100种,是民间广泛应用的中草药资源,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化痰止咳、活血止痛等功效D‘.本文报道了通过反复柱层析(溶剂石油醚:丙酮体积比为10:1~3:I)和制备薄层层析(溶剂苯:丙酮体积比为5:1)从齿叶蠢吾(*fggLggfgdentata)中分离得到的一新吉马烷型倍半储,命名为la,4卢,6a,10a一四羟基一3卢,sa,sa一三当归酸氧基吉马一11一烯一9一酮(1).化合物1为无色胶体,卜」g+3·2“(**Q。,C几51).其’H、”C**R和***T谱表明1中存在3个当归酸氧基,在FAB-MS谱中有连续失去463…  相似文献   
27.
新疆雪莲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新疆雪莲中首次得到五种结晶,经鉴定晶Ⅰ为槲皮素,晶Ⅱ为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晶Ⅲ为高车前素,晶Ⅳ结构待定,晶Ⅴ为芦丁。  相似文献   
28.
新疆雪莲化学成分研究(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文已报导从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 et Kin)中分离出四种黄酮[1]及倍半萜类化合物[2~3],本文报导另~倍半萜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29.
狭苞橐吾内酯A的2D 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从狭苞橐吾根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倍半萜内酯,命名为狭苞橐吾内酯A,利用13C-1H COSY、1H-1H COSY、1H-1H NOESY和13C-1H COLOCLR等2D NMR技术归属了所有质子和碳的化学位移信号,并探讨了该化合物的相对构型.  相似文献   
30.
佐藤正常最近所报告的丙烯腈和5,5-二取代乙內酰脲反应的研究,基本上和我們七年前所报告的結果相同,显然該文作者未看到我們的論文。由于某些酰肼及其腙类化合物具抗結核的作用,我們将一元及二元腈乙基取代的5,5-二取代乙內酰脲进行水解酯化,然后再进行肼解,合成一系列的酰肼。这些酰肼和丙酮縮合得到相应的腙,大部的产物均是晶体,产量約在70—90%之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