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化学   169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74篇
物理学   20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由配位共价键和氢键等弱相互作用建构的配位聚合物已成为近年来超分子化学、晶体工程学和分子材料化学中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1]。芳香多羧酸由于具有丰富的配位方式,使其被认为是与金属离子构筑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的较佳有机桥联配体[2]。羧基取代的苯氧乙酸是一类兼有刚性和柔性  相似文献   
482.
自分散、抗老化纳米氧化铜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分别用溶胶-凝胶法和自行开发的压力-热液法制备了氧化铜超细粉末,并采用SEM 、TEM、电子衍射、红外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得的超细粉末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对两种方法纳米粒子形成的不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氧化铜粉末呈类球形,团聚严重,易老化;而压力-热液法制得的氧化铜具有疏松的、薄片状的外观结构,粒子厚度约为20nm,分散性较好、抗老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483.
For a monoid M, we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skew strongly M-reversible rings which is a generalization of strongly M-reversible rings, and investigate their properties. It is shown that if G is a finitely generated Abelian group, then G is torsion-free if and only if there exists a ring R with |R| ≥ 2 such that R is skew strongly G-reversible. Moreover, we prove that if R is a right Ore ring with classical right quotient ring Q, then R is skew strongly M-reversible if and only if Q is skew strongly M-reversible.  相似文献   
484.
 用溶胶-凝胶-水热过程制备了氧化硅稳定的氧化锡量子点,然后将其分散到氧化硅溶液中,用旋转涂膜的方法制备光学性能良好的氧化硅稳定的氧化锡量子点薄膜。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透射电镜表征显示氧化锡量子点具有良好的四方金红石晶型,平均粒径约4.0 nm。室温光致发光显示这种氧化硅稳定的氧化锡量子点薄膜在356 nm和388 nm处分别有很强的激子发光和缺陷态发光。根据透射谱拟合得到了氧化锡量子点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其值约为3.96 eV。  相似文献   
48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具有电子密度高、放电面积大、工作气压宽、结构简单等特点,在等离子体隐身领域具有突出的潜在优势。相对于开放式等离子体,闭式等离子体更适应于飞行器表面空气流速高、气压变化大的特殊环境。研究着眼于飞行器关键部件的局部隐身应用,设计了一种镶嵌于不锈钢壁中的圆柱形石英腔体结构,利用电感耦合放电的方式在腔体中产生均匀的平板状等离子体。由于增加了接地金属,降低了腔体内的钳制电位,同之前的纯石英腔体相比,该结构显著改善了等离子体的均匀性。研究了该闭式腔体内氩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的放电特性和发射光谱,实验中放电功率达到150 W时,可以明显观察到ICP的E-H模式转换,此时发射光谱和电子密度都呈现阶跃式增长。氩气发射光谱强度随放电功率升高显著增加,但是不同谱线强度增加幅度并不一致,分析认为是受不同的跃迁概率和激发能的影响。根据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利用玻尔兹曼斜率法对电子激发温度进行诊断,得到电子激发温度在2 000 K以上,并且随功率升高而降低,因为功率增大使电子热运动增强,粒子间的碰撞加剧,碰撞导致的能量消耗也更大。电子激发温度沿腔体径向呈近似均匀分布,分布趋势受功率影响不大。针对利用发射光谱诊断电子密度误差较大、计算繁琐的问题,引入Voigt卷积函数,经过拟合滤除多余展宽项的影响,得到准确的Stark展宽半高宽。最终利用发射光谱Stark展宽法计算了电子密度,腔体中心处的峰值密度可以达到7.5×1017 m-3。随着放电功率增大,线圈中容性分量降低,耦合效率增大,电子密度随之增大,但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不受功率影响。  相似文献   
486.
王良  宋志杰 《应用声学》2007,26(2):89-92
本文讨论将逆波束形成算法应用于圆阵,给出了圆阵FIM(Fourier Intergral Method)积分方程的近似解,并通过滑动平均进一步改善了逆波束形成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逆波束形成算法旁瓣比常规波束形成算法低4dB,空间方位分辨力提高约1/3。算法的性能通过海试数据处理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87.
东北4种典型土壤粘粒矿物的初步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土、白浆土、棕壤和褐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东北4种典型土壤的粘粒矿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它们属于蒙脱石型图谱。4种土壤的主要矿物成分均为石英,但黑土和白浆土还有蒙脱石和高山石等成分,棕壤和褐土还有高山石和云母等成分。黑土、棕壤和褐土的粘土矿物颗粒均呈层状结构,表面具有十分明显的非均匀特性,其中黑土粘土矿物表面粗糙不平,而棕壤和褐土的粘土矿物表面比黑土要光滑;与此相反,白浆土的粘土矿物表面轮廓清晰、表面光滑,且有较多的空洞。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粘粒矿物的组成和特性可以利用土样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和检验,得到的信息是准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488.
红外光谱法测定肥料施用26年土壤的腐殖质组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红外光谱法探讨了有机肥以及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26年对棕壤腐殖质及其组分富里酸和胡敏酸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红外光谱仪测定肥料施用对腐殖质及腐殖质组分富里酸和胡敏酸结构的影响是可行的。施肥26年后,不同处理肥料施用后腐殖质具有基本一致的结构;在某些特征峰吸收强度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反映了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腐殖质的结构单元和官能团数量及组成有明显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胡敏酸也存在一些差别。红外光谱解析表明,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或氮磷钾配合施用后,土壤腐殖质中小分子糖类物质减少,芳族类物质增加。试验结果证实,施用有机肥可明显增加土壤水溶性有机物芳构化程度。利用不同肥料处理腐殖质的红外光谱,可以判断土壤有机质的演变程度。  相似文献   
489.
取10 g饮料样品,加水稀释并定容至50 mL,混合均匀,取少量混合液以转速10 000 r·min-1离心10 min,上清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后,以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电化学检测器(ECD)检测,检测池电压为650 mV,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爱德万甜、根皮苷、柚皮苷二氢查耳酮、三叶苷、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根皮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爱德万甜和5种二氢查耳酮类甜味剂在9.0 min内可以完全分离,其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1~6.8μ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7.1%~1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4%~5.1%。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比较,使用ECD时,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与其他文献方法相比,本方法的灵敏度、分析时间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90.
光固化3D打印技术作为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类增材制造技术,在打印成型过程中包括三维建模、光敏树脂制备、打印参数调控、后处理等步骤,内容涉及机械、光学、高分子化学、软件工程学等相关知识。为提升本科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技能,进一步培养其科研和创新意识,我们面向本科生设计了基于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创新实验。实验采用基于光引发自由基聚合的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技术,通过对打印过程全流程的参与实践,达到让学生了解3D打印的原理、打印材料的合成和打印技术的过程等相关知识,从而达到可以自主操作完成光固化3D打印的实验教学目的。最后,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