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化学   334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80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69篇
物理学   3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芳环硝化反应中碳—碳键的断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例特殊的苯环硝化反应:在硝酸铝作为硝化试剂的条件下,硝化反应是发生在取代烷基与硝基之间而不是苯环上质子与硝基之间。  相似文献   
142.
大部分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目前,我国虽然已开展了治理 VOCs污染的工作,但还缺乏有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VOCs治理技术,因此研发新型高效 VOCs处理技术迫在眉睫.催化氧化法是公认的最有效消除 VOCs的途径之一,而高性能催化剂的研发是实现该过程的关键.近年来,人们围绕消除 VOCs的高效且价廉的催化剂的研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许多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或复合金属氧化物及其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均被认为是有效的催化氧化材料.与体相材料相比,多孔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一方面有利于反应物的扩散、吸附和脱附,因而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活性组分(如贵金属等)在多孔材料表面的高分散,抑制活性组分的烧结,因而具有更好的催化稳定性.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多孔金属氧化物在环境污染物消除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以有序介孔或大孔过渡金属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和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典型 VOCs(如苯系物、醇类、醛类及酮类等)氧化的催化性能,重点介绍了四类催化材料,包括有序介孔过渡金属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Co3O4, MnO2, Fe2O3, Cr2O3和 LaFeO3等)催化剂,有序介孔金属氧化物负载贵金属(Au/Co3O4, Au/MnO2和 Pd/Co3O4等)催化剂,三维有序大孔过渡金属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Fe2O3, LaMnO3, La0.6Sr0.4MnO3和 La2CuO4等)催化剂,以及三维有序大孔金属氧化物负载贵金属(Au/Co3O4, Au/LaCoO3, Au/La0.6Sr0.4MnO3和 AuPd/Co3O4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物化性质与对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丙酮、甲醛、甲烷或氯甲烷等 VOCs氧化的催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借助二氧化硅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等硬模板,采用纳米浇铸法可制备出二维或三维的有序单一或多级孔道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研究表明,多孔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性能远优于其体相甚至纳米催化剂的.有序多孔材料的优异催化性能与其拥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吸附氧物种浓度、优良的低温还原性、独特的孔道结构、活性组分的高分散以及贵金属与氧化物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等有关.探明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有利于从原子水平上认识催化过程,为新型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奠定基础.本文还指出了此类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利用硬模板法制备多孔材料的缺点是目标催化剂的收率低,硬模板浪费严重,大规模制备多孔催化剂势必增加制备成本,这些问题有待于妥善解决.与此同时,还展望了 VOCs消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采用多种技术联用的方法有望最大程度地提高 VOCs的消除效率.  相似文献   
143.
树指标随机过程已成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概率论的研究方向之一.强偏差定理一直是国际概率论界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通过构造适当的非负鞅,将Doob鞅收敛定理应用于几乎处处收敛的研究,研究给出了一类非齐次树上连续状态马氏链滑动平均的若干强偏差定理.  相似文献   
144.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FLAPW)的能带计算方法研究了强磁性Heusler合金Co2TiSn和Co2ZrSn的电子能带结构,在计算中考虑了自旋-轨道藕合(SOC)的修正.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合金在费米面附近的能带结构是一个d-d电子杂化作用形成的能带.分析计算结果发现Co原子对磁矩有主要的贡献,两种Heusler合金的磁矩是由于Co原子3d eg的自旋劈裂形成的,3deg的自旋向下分量是合金的电子态密度(DOS)的主要来源.由能带计算得到Co2TiSn和Co2ZrSn的自旋磁矩分别为1.97μB和1.96μB,其中Co原子在上述两种合金中的自旋磁矩分别是1.01μB和1.02μB,轨道磁矩分别为0.041μB和0.051μB.  相似文献   
145.
本文利用耐温性能较好的主链上含有多个配位原子(N,O)能成膜的直链高分子杂环联苯聚醚酮(PEK),带酚酞侧基的聚醚砜(PES-C)和两种聚酰亚胺(PCK和PIK)为载体固载PdCl~2,制备了高分子固载钯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在烯丙基溴的常压羰基化反应和1-辛烯的常压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d含量、溶剂和高分子的主链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催化剂Pd-PEK(Ⅰ) (Pd wt%=0.22%)和Pd-PES-C(Ⅱ)(Pd wt%=0.28%)在温和的条件下对上述两反应都表现出了很高的催化活性。在极低的Pd含量(Pd wt%=0.04%)时,催化剂Pd-PES-C(Ⅲ)显示出了特别高的初活性,TOF~m~a~x分别达345mol CO/mol Pd·min和493mol H~2/mol Pd·min。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6.
This paper is neither laudatory nor derogatory but it simply contrasts with what might be called elastostatic (or static topology), a proposition of the famous six equations. The extension strains and the shearing strains which were derived by A.L. Cauchy, are linearly expressed in terms of nine partial derivatives of the displacement function (u i ,u j ,u h )=u(x i ,x j ,x k ) and it is impossible for the inverse proposition to sep up a system of the above six equations in expressing the nine components of matrix ((u i ,u j ,u h )/(x i ,x j ,x k )).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our geometrical representations of deformation at a given point are as yet incomplete[1]. On the other hand, in more geometrical language this theorem is not true to any triangle, except orthogonal, for “squared length” in space[2].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some mathematic laws of algebraic elastodynamic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bove-mentioned important questions.  相似文献   
147.
研究了一个二能级里德伯原子在计及原子散射的二级修正项时,与单模热光场双光子相互作用系统中光子的反聚束效应,着重讨论了非线性修正项,双光子失谐量以及热噪声对光子反聚束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8.
Two new types of tripodal Cu(Ⅱ) and Zn(Ⅱ) complexes with 8-methyquinoline as an arm were synthesized. Their compositions and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conductitivies, IR, MS and NMR spectra. Moreover the electronic spectra, room 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electrical chemistry of the complexes have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9.
meso—四(4—溴苯基)卟啉与Cd^2+的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Tween—80存在时,非水溶性meso—四(—4—溴苯基)卟啉(TBrPP)与镉络合显色反应的条件以及对络合物光敏性的机理做了一些初步探讨。络合物摩尔组成比为1:1,ε′为4.5×10~5,镉量在0~0.36μg·ml~(-1)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0034+0.161C,相关系数为0.9997,稳定常数为2.6×10~7,用于烟草、茶叶、环境分析标准水样中痕量镉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0.
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非晶Si/SiO2超晶格.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晶格中Si层大部分区域为非晶相,局域微区呈现有序结构,其厚度由1.8—3.2nm变化,SiO2层厚度为4.0nm.并采用多种光谱测量技术,如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和Raman光谱技术,对该结构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纳米Si层厚度的减小,光学吸收边以及光致荧光峰发生明显蓝移,Raman峰发生展宽,即观测到明显的量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