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化学   318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27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36篇
物理学   1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方酸作桥联配体的双核铕螯合物的电致发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方酸作为桥联配体合成了一种双核铕鳌合物Eu_2(DBM)_4(Sq)Phen_2 .用TPD作空穴传输材料、Eu_2(DBM)_4(Sq)Phen_2作发光材料和载流子传输材料、 8-羟基喹啉和铝(AlQ)作电子传输材料,设计了不同电致发光电特性,结果表明 Eu_2(DBM)_4(Sq)phen_2是一种同时具有空穴和电子传输能力的红色电致发光 材料,在器件结构为ITO/TPD,50nm/Eu_2(DBM)_4(Sq)Phen2,20nm/ALQ,50nm/LiF, 1nm/Al,200nm时,获得了在16V,6.9mA下有最大亮度91cd/m~2的电致发光器件.  相似文献   
32.
运用三足四齿配体三(2-甲基吡啶)胺(TPA)或三(2-甲基苯丙咪唑)胺(TBA),得到两个双核铁(III)配合物,[Fe2L22-O)(μ2-p-NH2-C6H4COO)]3+ (L = TPA, 1 和 L = TBA, 2)。两个配合物均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 1: a = 1.4529(4), b = 1.6622(5), c = 2.0625(6) nm, β= 100.327(5)º, V = 4.900(3) nm3, z = 4, F(000) = 2344, 分子量Mr = 1142.91, Dc = 1.549 g/cm3, R1 = 0.0544, R2 = 0.0962. 2: a = 1.3378(4), b = 2.1174(7), c = 2.4351(7) nm, β= 97.315(6)º, V = 6.842(4) nm3, z = 4, F (000) = 3116, 分子量Mr = 1505.08, Dc = 1.444 g/cm3, R1 = 0.0793, R2 = 0.1623. 在两个双核铁(III)配合物中,中心的三价铁和配体TPA或TBA上的四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通过不同的桥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33.
以氟代双(苯磺酰基)甲烷为氟化试剂,AgF(3 mol%)为催化剂,实现了9-联烯嘌呤的单氟甲基化反应,并在不同取代基的9-联烯嘌呤底物中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收率.单氟甲基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化学选择性和E-选择性.同时,这种方法为合成含氟嘌呤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4.
研究并优化了化合物N,N-二甲基氨基甲基二茂铁的电喷雾离子化-高分辨质谱(ESI-HRMS)分析方法。重复测定样品,目标分子离子计数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2.4%,表明仪器重复性良好。通过对目标分子的一级质谱图与二级质谱图分析,一级质谱图中母离子的丰度低于最强子离子丰度的10%,表明目标分子在源内发生了裂解。研究了一级质谱中目标分子离子及其最强碎片离子的离子计数与干燥气温度、毛细管出口电压的变化规律,并拟合得到相应的数学方程;确定了目标分子质谱分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5.
以木质素磺酸钠(LS)和1-溴十二烷为原料,吡啶为催化剂,在碱性醇水混合溶液中,利用超声波辅助烷基化反应制备生物基表面活性剂.通过GPC,UV,FTIR和1H-NMR对木质素磺酸钠及其直接烷基化产物(ALS)、超声烷基化产物(UALS)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活化使木质素磺酸钠的分子量从154200下降到106000,酚羟基的含量从0.65%提高到1.55%,活化效率达139%.1H-NMR谱中甲氧基的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值由超声前的36.0%下降到超声后的21.0%.烷基化反应位点是LS的酚羟基,超声波活化烷基化效率明显高于直接烷基化效率.1%质量浓度的UALS的表面张力为28.2 mN/m,相同质量浓度的ALS和LS的表面张力分别为34.1 mN/m和41.5 mN/m.UAL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5×10-2g/L,比LS的低近两个数量级.超声烷基化效果较直接烷基化好的原因在于超声波处理一方面提高了酚羟基的含量,一方面破坏了大分子的三维网状结构,强化了体系的传质和传热效率.  相似文献   
36.
采用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锂电池原料碳酸锂中主成分的含量,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考虑自动电位滴定仪的灵敏性和准确度,通过多次对比实验,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滴定剂浓度和样品称样量等滴定条件;对两个不同品位试样分别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在碳酸锂试样中加入基准物质无水碳酸钠进行碳酸根的加标回收实验,碳酸根的加标回收率在99.4%~100%。与传统的酸碱滴定法相比,全自动电位滴定法方便、快捷,同时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高,适合大批量样品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37.
采用液相沉淀法结合低温固相热解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片状Co3O4负极.通过X射线粉体衍射(XRD)、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恒电流充放电等表征手段,发现该Co3O4为立方相,结晶完整且无杂质,由直径为1.5-3.0μm、厚度约为100-300 nm的不规则片状颗粒组成,比表面积约为30.5 m2·g-1;其比容量高且容量保持率好,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444.5 mAh·g-1,50次循环后充电容量仍大于1100.0 mAh·g-1;但在高倍率(1C)下,50次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率仅为75.3%,倍率性能一般.故采用碳纳米管(CNTs)掺杂改性,结果表明:在1C倍率下,70次循环后复合材料充电容量保持率为96.3%;在2C倍率下,50次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率仍高达97.0%,倍率性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8.
We have calculated the ground-state energy of the symmetric quantum-dot pattern by the ab initio calculation method, i.e. unrestricted Hartree-Fock-Roothaan (UHFR) method based on the Gaussian basis, and studied their electric capacitance spectra, assuming each quantum dot of quantum-dot pattern to be confined in a three-dimensional spherical potential well of finite depth. For the systems in ques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our method and theoretical model not only give the electric capacitance peaks similar to s-shell and p-shell atom-like quantum dot, but also show some new fine-structure of electric capacitance in the symmetric quantum-dot pattern system. This method might be a feasible tool to study few-electron problems on the symmetric quantum-dot pattern system.  相似文献   
39.
用双离子(40Ar+,C2H+6)辐照实验完成了从多壁碳纳米管向金刚石纳米晶颗粒的转变.对转变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一探索有望能成为一种金刚石纳米晶合成的新途径.由此可知,多重荷能离子辐照用于其他材料纳米结构的制备也不是凭空设想. 关键词: 金刚石纳米晶 离子辐照 透射电子显微镜  相似文献   
40.
The difference in temporal structures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 spike trains between spontaneous activity and firing activity after contrast adaptation is investigated. The Lempel-Ziv complexity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complexity of the neural spike train decreases after contrast adaptation. This implies that the behaviour of the neuron becomes ordered, which may carry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external stimulus. Thus, during the neuron activity after contrast adaptation, external information could be encoded in forms of some certain patterns in the temporal structure of spike train that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spike train during spontaneous activity, although the firing rates in spontaneous activity and firing activity after contrast adaptation are sometime simil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