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57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
 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的结果表明:非晶FeCuNbMSiB(M=Nb,V,Mo)合金在540 ℃退火20 min,表面析出的纳米晶是α-FeSi固溶体,粒度为10~20 nm。此外,在0.000 1~2.4 GPa范围内测量了它们的常压室温电阻率以及电阻率随静水压的变化,得到了电阻率与压力的线性关系式。最后探讨了热处理方式和温度对非晶Fe73.1Cu1.2Nb3.2Si12.5B10合金退火形成纳米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Fe-30wt%Ni合金片为母合金,用蒸发冷凝法制备了三种粗细不同的纳米微粒。经透射电镜和X光衍射物相分析,微粒成分与母合金一致。5T、5H和3K粉的平均粒度分别为13.6、27和40 mm。在室温和43~28个不同的流体静压力(0.000 1~2.205 GPa)下测量了它们的磁化曲线、磁导率曲线和起始磁化曲线。结果表明:(1)在H=(20-132)(1000/4π)A/m范围内Fe-30Ni合金三种纳米粉均具有恒磁导率。(2)三种纳米粉恒磁导率随静水压的变化规律如下:μr=3.83+0.253p-0.022 1p2-0.007 22p3(5T粉);μr=3.93+1.20p-1.97p2+1.52p3-0.510p4+0.059 9p5(5H粉);μr=5.96-0.276p+0.107p2-0.045 9p3(3K粉)。前两者随压力增加而升高。后者随压力增加而下降。(3)γ-α马氏体相变明显存在于5T、5H粉中,而3K粉中未见到。(4)Fe-30Ni合金片的μi从200kHz至2 MHz已下降一个数量级,而其纳米粉μi的频率范围高于300 MHz,增大两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纳米金属锌薄膜,结合后续的空气退火处理制备了纳米锌氧化物薄膜. 金属锌薄膜对甲基橙的还原降解以及锌氧化物薄膜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过程都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来描述. 甲基橙溶液在金属锌膜的还原降解下具有最快的褪色速率,但矿化不完全:在紫外光波段出现的额外吸收峰表明生成了芳香族中间产物. 完全氧化的氧化锌薄膜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速率仅为金属锌膜还原降解速率的1/4左右,没有出现芳香族中间产物. 另外实验发现部分氧化的锌氧化物薄膜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速率明显高于完全氧化的氧化锌薄膜,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可能由于部分氧化薄膜中同时存在的金属锌及氧化锌相之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谢斌  李金山  门振宇 《化学学报》1998,56(3):263-269
合成了七个胺铜或镍配离子的TCNQ电荷转移盐[ML2][TCNQ]n(TCNQ=7, 7, 8, 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 n=2, 3;M=Cu, Ni; L=tn, pn, dien, dmtade)。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顺磁共振谱、光电子能谱、磁化率和电导率对这些电荷转移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这些电荷转移盐分子中存在TCNQ^0和TCNQ^-且TCNQ^0与TCNQ^-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部分电荷从[TCNQ]n^2向[ML2]^2^+转移, 导致化合物中的金属表现为混合价态。七个样品的室温电导率在10^-^5~10^-^1^0S.cm^-^1, 属于有机半导体, 其导电性主要归结为一维TCNQ分子柱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配合物{[Cu(hmtade)][Ni(dmit)2]}2·4DMSO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配合物{[Cu(hmtade)][Ni(dmit)2]}2·4DMSO(1)(hmtade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4,11-二烯; dmit为1,3-二硫杂环戊二烯-2-硫酮-4,5-二硫醇; DMSO为二甲亚砜),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表征, 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 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49952(6) nm, b=1.77229(7) nm, c=3.1275(1) nm, β=102.442(1)°, V=8.1163(5) nm3, Dc=1.558 Mg/m3, Z=8, F(000)=3944, μ(Mo Kα)=1.637 mm-1, S=1.016, (Δ/σ)max=0.001, R1=0.0673, wR2 =0.1672[I>2σ(I)]. 晶体结构研究表明, 配合物{[Cu(hmtade)]·[Ni(dmit)2]}2·4DMSO包含2个[Cu(hmtade)][Ni(dmit)2]子单元. 每个子单元中, 1个dmit中的1个S原子与Cu及Ni配位, 形成异双核Cu—Ni配合物. 其中Cu(Ⅱ)为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形, Cu—N键长在0.1949(5)~0.2007(4) nm范围内, Cu—S键长分别为0.28913(18)和0.28952(18) nm; 配阴离子[Ni(dmit)2]2-为畸变四方形, Ni—S键长在0.21729(16)~0.21905(17) nm范围内. 溶剂分子DMSO与配体hmtade形成了N—H…O氢键. 通过分子内S…S和S…H短接触形成了二聚体, 二聚体之间通过S…S短接触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并通过S…S, S…H和C…H短接触进一步形成二维和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7.
水相Reformatsky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30年来,在水介质中形成碳-碳键一直是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水相中Reformatsky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反应机理和应用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一种多源空间数据统一访问模型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数据通常以栅格与矢量两种数据模型进行表达,但由于各自的不同特性,一般采用不同的访问方式.如何采用一致的方式进行多源空间数据访问是当前空间数据共享和互操作的难点之一.基于OGC SFS规范,从实现层次上考虑提出按几何与属性要素组织为几何-属性矢量数据模型(GAFeature model),同时融入了扩展栅格数据模型,通过借鉴设计模式中的提供者模式和桥接模式,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矢量栅格一体化访问管理模型,并进行了实现,使其能支持本地文件类型数据以及WCS、WFS空间信息服务.实验结果表明具备多源空间数据统一访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强  谷宇  谢斌 《中国物理 B》2017,26(6):67704-067704
The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QCM) is an important tool that can sense nanogram changes in mass. The hybrid temperature effect on a QCM resonator in aqueous solutions leads to unconvincing detection results.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effect is one of the keys when using the QCM for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s. Based on the Sauerbrey's and Kanazawa's theories, we proposed a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accuracy of the QCM measurement,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not only the thermal variations of viscosity and density but also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the QCM resonator. We presented an improved Sauerbrey equation that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compensate the drift of the QCM resonator. These results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when applying the QCM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20.
聚苯撑乙烯(PPV)由于其光致发光效率高、电荷传输性能好、可修饰等优点,自从1990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实现其电致发光以来,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为了提高PPV的加工性能,人们用取代基增加其溶解性,经过适当修饰的PPV衍生物可溶于普通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关于水溶性PPV研究的报道很少.通过自组装技术将水溶性共轭聚合物构建成发光材料及高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