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28篇
物理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于在1-吡啶-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PYPAPT)的分析功能基(N=N-NH)上引入了强助色杂环吡啶基,当PYPAPT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显色时,表现出它是高灵敏的显色试剂。本文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1-(4-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1-(2-羟基-3,5-二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1-(5-萘酚-7-磺酸)-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NAS-APAPT)及1-(2-6-二氯-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显色反应比较,PY  相似文献   
22.
报道了1-(5-萘酚-7-磺酸)-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NASAPAPT)的合成,研究了该试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DDMBAB),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PB)显色反应的条件。测定了显色反应的灵敏度,符合比尔定律的范围。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3.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DBSAF)与La3+的荧光性质,并进行了机理探讨。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SDS存在下,La3+与DBSAF生成络合物使DBSAF的荧光猝灭。体系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520和560nm,DBSAF的荧光强度差值与La3+的含量在1.6~8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2μg/L。本方法用于铜合金试样中微量镧的测定,结果满意,并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  相似文献   
24.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石墨烯/聚邻苯二胺膜饰碳糊电极(GR/PPD/CPE)。在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pH 7.3)中,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苯二酚(HQ)和邻苯二酚(CC)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利用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研究了扫速与峰电流或峰电位的关系,利用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了HQ和CC的含量,线性范围分别为6.5×10-7~5.0×10-4mol/L和1.0×10-7~5.0×10-4mol/L,检出限(S/N=3)分别为8.0×10-8mol/L和2.0×10-7mol/L。方法用于自来水样中的HQ和CC的测定,回收率在96.5%~102.5%之间。  相似文献   
25.
在氢氧化钠 氯化钠 甘氨酸 (NaOH NaCl CH2 (NH2 )COOH)缓冲溶液中 ,1 吡啶 3 [4 (苯基偶氮 )苯基 ] 三氮烯 (PYPAPT)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S)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CP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三元紫蓝色配合物 ,配合物在 6 3 0nm处有最大吸收。利用此显色反应分别测得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S)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0 分别为 1 6 1× 1 0 4 、1 .44× 1 0 4 和 1 .76× 1 0 4 L·mol- 1 ·cm- 1 。方法已应用于合成水样及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26.
建立了血浆氨的靛酚蓝直接显色测定新方法,研究了介质酸度、显色时间、共存物质及抗凝剂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柠檬酸钠作抗凝剂,在pH 10.5~11.2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显色强度高,干扰小。有色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3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48×104 L·mol-1·cm-1。血浆氨浓度在0~1 500 μmol·L-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检测下限为1.7 μmol·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3%(n=11),回收率为93.6%~101.6%,平均回收率97.0%。用本法测定43例正常人和97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浆氨含量均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7.
用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和酚-次氯酸盐直接显色法测定血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健  许金生  袁亚莉  周一平 《分析化学》1999,27(11):1361-1361
1 引言血液中的氨(血氨)含量测定对临床肝昏迷、肝性脑病及重症肝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氨的靛酚兰反应原理,以三氯乙酸沉淀蛋白、酚-次氯酸盐直接显色法测定血氨.用该法检测了81例正常人,137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氨浓度,结果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8.
许金生  袁亚莉 《无机化学学报》2008,24(10):1725-1728
芳香羧酸配合物由于具有多样的拓扑结构,且在许多领域里如材料、药物、分子电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制药等领域中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  相似文献   
29.
协同催化光度法测定血清中唾液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Cu^2+和Cr^3+的协同催化作用及Brij35的增溶作用建立了测定唾液酸的光度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980mg/L,检出限为1.5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83%~2.66%,回收率为94.7%~102.0%,用于测定人血清中的唾液酸,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0.
用蜘蛛丝素和聚乙烯醇的混合材料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氧电极表面,制成葡萄糖氧化酶电极。传感器对葡萄糖有灵敏的响应,平均响应时间为20s,电位变化值与葡萄糖浓度在3.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