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0篇 |
免费 | 256篇 |
国内免费 | 392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57篇 |
晶体学 | 25篇 |
力学 | 128篇 |
综合类 | 34篇 |
数学 | 283篇 |
物理学 | 6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6篇 |
1953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1926年,薛定谔在考察杨(Thomas Young,1773~1829)所进行的双缝干涉实验时便觉察到从双缝衍射后的光子纠缠在一起的问题.1935年,爱因斯坦(A.Einstein)、波多尔斯基(B.Podolsky)和罗申(N.Rosen)合写了一篇论文,提出了著名的EPR悖论:指出量子理论的完备性与物理实在性不相容.想由此否定现有量子理论的完备性.纠缠态的概念是在薛定谔讨论EPR佯谬和他本人提出的“猫佯谬”的理想实验中(1935年)提出的: 相似文献
32.
本文研究了在R^n中一类二阶非线性椭圆型方程的有界正的整体解,改善了Kusano,T.与Usami,H.的方法^「1」,推广了陈世明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34.
本文利用偏振拉曼光谱和第一性原理, 对磷酸二氢铵(NH4H2PO4, ADP)和不同氘含量磷酸二氢铵DADP晶体的晶格振动模式进行了研究. 实验测得了不同几何配置、200–4000 cm-1范围的偏振拉曼光谱, 分析在不同氘含量条件下921 cm-1和3000 cm-1附近拉曼峰的变化. 在ADP晶体中, 基于基本结构单元NH4+ 和H2PO4-基团的振动模, 用第一性原理进行了数值模拟, 进一步明确拉曼峰与晶体中原子振动的对应关系; 通过洛伦兹拟合不同氘含量DADP晶体的拉曼光谱中2000–2600 cm-1处各峰的变化讨论了DADP 晶体的氘化过程, 结果表明氘化顺序是先NH4+ 基团后H2PO4-基团, 研究结果为今后此类材料的生长和性能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采用横向表面PiN(SPiN)二极管构造的硅基可重构天线具有众多优于传统天线的独特优势, 是实现天线小型化和提升雷达与微波通信系统性能的有效技术途径. 本文提出一种Si/Ge/Si异质横向SPiN二极管, 并基于双极扩散模型与Fletcher型边界条件, 在大注入条件下建立了二极管结电压、电流密度与本征区固态等离子体浓度分布解析模型, 并数值模拟分析了本征区长度、P+与N+区掺杂浓度、外加电压对所建模型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固态等离子体浓度随本征区长度的增加下降, 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指数上升, 随P+与N+区掺杂浓度的提高而上升, 电流密度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指数上升. 同等条件下, 异质SPiN二极管的固态等离子体浓度相比同质二极管提高近7倍以上. 本文所建模型为硅基可重构天线的设计与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为解决气液分离问题,提出了粒径可控离心分离的设想,即通过某种雾化技术产生粒径可控的液滴,然后根据液滴的粒径确定气液分离所需要的离心力,在高速旋转的叶片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液滴一边与气流发生反应一边完成气液分离。为验证这一思想,搭建了一台旋流喷雾式单重态氧发生器(TFA-SOG),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和实验对这台TFA-SOG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的气液分离效率与实验的相一致,粒径可控离心分离的设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0.